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87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用于形成子像素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内形成有有机功能层,所述开口部的底部沿一方向,自中部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和凹槽;所述中部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一发光效率;所述凸起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二发光效率;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三发光效率;所述第二发光效率和所述第三发光效率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发光效率的80%。该方案提高了整个子像素区域内的发光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体),是指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当有电流通过时,发光材料就会发光的现象制成的显示器件,与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具有可视角度大、功耗低等优点。制备OLED的有机功能层时,可以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将有机溶液打印到像素界定层的像素开口内,一般地,像素界定层下部为亲液材料,上部为疏液材料,以及有机溶液边缘处干燥速度高于中部等原因,造成有机溶液会沿着像素开口的内壁向上攀爬,导致干燥后形成的有机材料层中部薄,边缘厚,致使像素内发光不均匀,在同一像素内,中部的亮度高于边缘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像素内亮度不均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用于形成子像素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内形成有有机功能层,所述开口部的底部沿一方向,自中部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和凹槽;所述中部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一发光效率;所述凸起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二发光效率;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三发光效率;所述第二发光效率和所述第三发光效率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发光效率的80%。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开口部为矩形,所述沿一方向为沿所述矩形的长边方向。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沿所述长边方向,自所述中部向两侧边缘分别依次交替设置有两个凸起和两个凹槽;位于所述中部同侧的两个所述凸起中,靠近所述中部的所述凸起的顶面低于另一所述凸起的顶面;位于所述中部同侧的两个所述凹槽中,靠近所述中部的所述凹槽的底面低于另一所述凹槽的底面。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凹槽的深度为第三发光效率所对应的有机功能层厚度,减去凹槽位置处形成有机功能层的有机溶液攀爬高度及有机功能层中部的厚度。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根据预先标定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发光层厚度所对应的发光效率,确定所述凹槽的深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第一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位于开口部的区域,沿一方向自中部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和凹槽;在第一结构层上形成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至少具有位于开口部的电极图案;在第一电极层上形成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于开口部的位置设置有像素开口;在所述像素开口内打印有机溶液以形成所述有机功能层;在像素界定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至少具有与所述有机功能层电连接的电极图案。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形成第一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位于开口部的区域,沿一方向自中部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和凹槽,包括:涂覆平坦化材料;采用半色调掩膜通过一次曝光工艺,于开口部的区域,形成具有沿一方向,自中部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和凹槽的平坦化层。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开口部为矩形,所述沿一方向为沿所述矩形的长边方向。作为可实现的方式,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根据预先标定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发光层厚度所对应的发光效率,确定所述凹槽的深度。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凸起和凹槽后,凸起和凹槽部位分别对应的有机功能层的区域的发光效率,大于中部所对应有机功能层的区域的发光效率的80%,因此提高了整个子像素区域内的发光均匀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空穴注入层与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之和,与发光层厚度所对应的发光效率的云图;图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用于形成子像素1的开口部K,开口部K内形成有有机功能层6,开口部K的底部沿一方向,自中部C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5和凹槽4;中部C对应的有机功能层6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一发光效率;凸起5对应的有机功能层6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二发光效率;凹槽4对应的有机功能层6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三发光效率;第二发光效率和第三发光效率分别大于第一发光效率的80%。子像素1的排布方式可以不局限于如图1所示的矩阵排布,且子像素1的大小及形状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这里所说的有机功能层6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以发光,其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复合层状结构,例如但不限于,单层结构可以仅包括发光层,复合层状结构可以顺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电子注入层。另参见图4,这里的沿一方向可以是垂直于开口部K的深度S的任一方向,优选地沿着有机功能层6发光均匀性差的方向。开口部K的深度S方向是指图2中上下的方向。另参见图7,有机功能层6可以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向开口部K喷入有机溶液,并干燥后形成。根据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类型,不同的子像素可以喷入不同的有机溶液,也可以喷入相同的有机溶液。如,子像素是红绿蓝三原色,则分别向对应开口部K喷入形成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的有机溶液;对于白光加彩色滤光片的形式,在各开口部K均喷入用于形成发射白光的子像素的有机溶液。当然,还有其他形式,这里不一一赘述。有机功能层6的厚度与发光效率有直接关系,不同的有机功能层6厚度可以具有相同的发光效率,例如,厚度为H的有机功能层6的发光效率,与厚度为2H、3H左右的有机功能层6的发光效率相同或接近。由于有机溶液在开口部K内存在攀爬现象,在有机溶液干燥后形成的有机功能层6呈现中部C区域厚度较为均一,越向边缘,厚度越大,因攀爬而造成的有机功能层6厚度的增加,其厚度增加量是有限的,但是该有限的增加量会造成相应区域发光效率的降低,为了克服该问题,在中部C向外,也即厚度较为均一的区域之外,先设置凸起5,凸起5弥补了有机溶液的向上攀爬并干燥为机功能层6后,其所对应区域相对于中部的厚度增加量,使得凸起5上方的机功能层6的厚度与中部C的机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用于形成子像素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内形成有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的底部沿一方向,自中部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和凹槽;/n所述中部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一发光效率;/n所述凸起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二发光效率;/n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三发光效率;/n所述第二发光效率和所述第三发光效率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发光效率的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用于形成子像素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内形成有有机功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的底部沿一方向,自中部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凸起和凹槽;
所述中部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一发光效率;
所述凸起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二发光效率;
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区域,发光效率为第三发光效率;
所述第二发光效率和所述第三发光效率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发光效率的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为矩形,所述沿一方向为沿所述矩形的长边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长边方向,自所述中部向两侧边缘分别依次交替设置有两个凸起和两个凹槽;
位于所述中部同侧的两个所述凸起中,靠近所述中部的所述凸起的顶面低于另一所述凸起的顶面;
位于所述中部同侧的两个所述凹槽中,靠近所述中部的所述凹槽的底面低于另一所述凹槽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第三发光效率所对应的有机功能层厚度,减去凹槽位置处形成有机功能层的有机溶液攀爬并干燥为机功能层后,其所对应区域相对于中部的厚度增加量及有机功能层中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
根据预先标定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