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供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474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供应系统,包括蒸汽供应喷管和缩放喷头,缩放喷头设置在蒸汽供应喷管的顶部。蒸汽供应系统设置在气溶胶实验容器内,蒸汽供应喷管通过法兰与气溶胶实验容器的蒸汽入口管连接。缩放喷头由下至上是一个正圆台和一个倒圆台的组合,正圆台和倒圆台的重合面与水平面平行。蒸汽供应喷管是圆柱体结构,内部设置多层通管,每两层通管之间设置有一层环状隔离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蒸汽供应效率提高,气溶胶弥散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供应系统
本技术属于蒸汽供应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供应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模拟严重事故条件下核反应堆安全壳内的气溶胶分布,研究事故条件下安全壳内的工况,需要在气溶胶实验容器内产生向上均匀扩散的蒸汽,从而对冲向下运动的气溶胶。现有蒸汽供应系统为外接式孔状球形喷头,不同的蒸汽供应喷管需要匹配不同的球形喷头,使用不方便。同时,孔状球形喷头与蒸汽供应喷管连接处会有能量损失,造成蒸汽供应效率降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改进的蒸汽供应系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蒸汽供应系统,使得蒸汽供应效率提高,气溶胶弥散更均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供应系统,包括蒸汽供应喷管和缩放喷头,缩放喷头设置在蒸汽供应喷管的顶部,蒸汽供应喷管的最外侧为外壁。蒸汽供应系统的最顶部为顶面,最底部为底面。所述蒸汽供应系统设置在气溶胶实验容器内,蒸汽供应喷管通过法兰与气溶胶实验容器的蒸汽入口管连接。缩放喷头由下至上是一个正圆台和一个倒圆台的组合,正圆台和倒圆台的重合面与水平面平行。两个圆台的相同一侧的母线夹角为45-90°。优选地,夹角为60°。所述蒸汽供应喷管是圆柱体结构。蒸汽供应喷管内部设置多层通管,每层通管的中心轴均与蒸汽供应喷管的中心轴重合,每层通管上下贯穿蒸汽供应系统的顶面和底面。每两层通管之间设置有一层环状隔离层,每层环状隔离层与相邻的通管紧密贴合。环状隔离层上下贯穿蒸汽供应系统的顶面和底面。环状隔离层的中心轴与蒸汽供应喷管的中心轴重合。除最外层通管和最内层通管以外,其他所有通管底部的内外径之差均和最内层通管的直径相同。最外层通管底部的内外径之差为最内层通管直径的二倍。蒸汽供应喷管的直径与蒸汽入口管的直径相同。蒸汽通过蒸汽入口管进入蒸汽供应系统,从而在气溶胶实验容器内扩散分布,对冲向下运动的气溶胶,使气溶胶均匀弥散在整个气溶胶实验容器内。蒸汽供应喷管的外壁厚度为蒸汽供应喷管直径的1/20。不论有多少个通管,外壁的厚度都不变。外壁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垂直。所述环状隔离层的内壁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垂直。环状隔离层的外壁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不垂直,环状隔离层的外壁顶部向气溶胶实验容器的壁面方向倾斜。环状隔离层的外壁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夹角为80-90°。优选地,夹角为85°。所述蒸汽供应系统由不锈钢制成。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使得蒸汽供应效率提高,气溶胶弥散更均匀;2、新型喷管比传统的球孔喷管更加适应气溶胶试验平台;3、拆装方便;4、不设定蒸汽供应喷管的具体外径,只确定各个通道和壁厚与总直径的比例,可以根据气溶胶容器的具体设计确定总直径,建造更为方便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蒸汽供应系统实施例一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蒸汽供应系统实施例二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蒸汽供应系统与气溶胶实验容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为蒸汽供应喷管;2为缩放喷头;21为一号通管;22为二号通管;23为三号通管;24为外壁;31为一号环状隔离层;32为二号环状隔离层;42为气溶胶实验容器;43为法兰;44为蒸汽入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供应系统,包括蒸汽供应喷管1和缩放喷头2,缩放喷头2设置在蒸汽供应喷管1的顶部,蒸汽供应喷管1的最外侧为外壁24。蒸汽供应系统的最顶部为顶面,最底部为底面。所述蒸汽供应系统设置在气溶胶实验容器42内,蒸汽供应喷管1通过法兰43与气溶胶实验容器42的蒸汽入口管44连接。缩放喷头2由下至上是一个正圆台和一个倒圆台的组合,正圆台和倒圆台的重合面与水平面平行。两个圆台的相同一侧的母线夹角为45-90°。优选地,夹角为60°。所述蒸汽供应喷管1是圆柱体结构。蒸汽供应喷管1内部设置多层通管,每层通管的中心轴均与蒸汽供应喷管1的中心轴重合,每层通管上下贯穿蒸汽供应系统的顶面和底面。每两层通管之间设置有一层环状隔离层,每层环状隔离层与相邻的通管紧密贴合。环状隔离层上下贯穿蒸汽供应系统的顶面和底面。环状隔离层的中心轴与蒸汽供应喷管1的中心轴重合。除最外层通管和最内层通管以外,其他所有通管底部的内外径之差均和最内层通管的直径相同。最外层通管底部的内外径之差为最内层通管直径的二倍。蒸汽供应喷管1的直径与蒸汽入口管44的直径相同。蒸汽通过蒸汽入口管44进入蒸汽供应系统,从而在气溶胶实验容器42内扩散分布,对冲向下运动的气溶胶,使气溶胶均匀弥散在整个气溶胶实验容器42内。蒸汽供应喷管1的外壁24厚度为蒸汽供应喷管1直径的1/20。不论有多少个通管,外壁24的厚度都不变。外壁24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垂直。所述环状隔离层的内壁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垂直。环状隔离层的外壁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不垂直,环状隔离层的外壁顶部向气溶胶实验容器42的壁面方向倾斜。环状隔离层的外壁与蒸汽供应系统的底面夹角为80-90°。优选地,夹角为85°。所述蒸汽供应系统由不锈钢制成。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蒸汽供应喷管1内部设置两层通管,由内到外依次为一号通管21和二号通管22,一号通管21和二号通管22之间设置一号环状隔离层31。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蒸汽供应喷管1内部设置有三层通管,由内到外依次为一号通管21、二号通管22和三号通管23。一号通管21和二号通管22之间设置一号环状隔离层31,二号通管22和三号通管23之间设置二号环状隔离层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供应喷管(1)和缩放喷头(2),缩放喷头(2)设置在蒸汽供应喷管(1)的顶部,蒸汽供应喷管(1)的最外侧为外壁(24),蒸汽供应系统的最顶部为顶面,最底部为底面,所述蒸汽供应系统设置在气溶胶实验容器(42)内,蒸汽供应喷管(1)通过法兰(43)与气溶胶实验容器(42)的蒸汽入口管(44)连接,蒸汽供应系统由不锈钢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供应喷管(1)和缩放喷头(2),缩放喷头(2)设置在蒸汽供应喷管(1)的顶部,蒸汽供应喷管(1)的最外侧为外壁(24),蒸汽供应系统的最顶部为顶面,最底部为底面,所述蒸汽供应系统设置在气溶胶实验容器(42)内,蒸汽供应喷管(1)通过法兰(43)与气溶胶实验容器(42)的蒸汽入口管(44)连接,蒸汽供应系统由不锈钢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放喷头(2)由下至上是一个正圆台和一个倒圆台的组合,正圆台和倒圆台的重合面与水平面平行,两个圆台的相同一侧的母线夹角为45-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供应喷管(1)是圆柱体结构,蒸汽供应喷管(1)内部设置多层通管,每层通管的中心轴均与蒸汽供应喷管(1)的中心轴重合,每层通管上下贯穿蒸汽供应系统的顶面和底面;每两层通管之间还设置有一层环状隔离层,每层环状隔离层与相邻的通管紧密贴合,环状隔离层上下贯穿蒸汽供应系统的顶面和底面,环状隔离层的中心轴与蒸汽供应喷管(1)的中心轴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除最外层通管和最内层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林魏严凇季松涛史晓磊张培升刁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