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及具备此的电路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49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探针,更详细地说在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中使用于导通检查及动作特性检查的探针。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针,包括:弹性部(100),以长度方向进行伸缩;第一接触部(2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二接触部(3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探针及具备此的电路检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探针及具备此的电路检查装置,更详细地说在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中使用于导通检查及动作特性检查的探针及具备此的电路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在摄像机或者液晶面板等的电子零部件模块,在其制造工艺中执行导通检查及动作特性检查等,为了实施这种检查,使用探针连接FPC接触电极或者贴合的基板和基板连接器等的电极部和检查装置,其中FPC接触电极用于与设置在电子零部件模块的主体基板连接。即,在连接电子零部件模块内的电极部和检查装置时,可灵活使用探针电连接电极部和检查装置,此时在电子零部件模块的电极端子和检查装置之间可通过适当的接触压力稳定的接触探针。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的接触,以往使用了包括弹簧的弹簧针,在这一情况下增加检查对象物体和检查装置之间的通电电路,从而增加了电阻,据此存在要求高电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检查对象物体和检查装置之间的接触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接触电阻的探针,以解决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针,包括:弹性部100,以长度方向进行伸缩;第一接触部2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二接触部3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弹性部100可包括:第一弹性部400,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和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隔开的方向形成;第二弹性部500,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00和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隔开的方向形成;第三弹性部600,在所述第一弹性部400及所述第二弹性部500之间以接近所述第一接触部200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一弹性部400可包括:第一直线部410,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和所述长度方向直交的方向延伸;第一弯曲部420,形成圆弧形,并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部4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600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部400还可包括凸出部430,所述凸出部430在所述第一直线部410的底面向下侧凸出形成。所述第二弹性部500可包括:第二直线部510,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00和所述长度方向直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弯曲部520,形成圆弧形,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部510,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600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弹性部600可包括:第一连接部610,以交叉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弹性部400延伸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620,以交叉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从所述第二弹性部500延伸进行连接;第三弯曲部630,形成圆弧形,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10及所述第二连接部620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610可从所述第一弹性部400以朝向所述第一接触部20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620可从所述第二弹性部500以朝向所述第二接触部300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弹性部100可由彼此间隔间距配置的带状的一对弹性片110、120形成。所述弹性部100可包括至少一个桥130,所述桥130连接彼此间隔间距配置的带形状所述一对弹性片110、120之间。所述弹性部100可包括:第一弹性部400,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和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隔开的方向形成;第二弹性部500,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00和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隔开的方向形成;第四弹性部1000,从所述第一弹性部400以接近于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200和所述第二接触部300之间的虚拟的垂直线L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五弹性部1100,从所述第四弹性部1000以从所述垂直线L隔开的方向延伸形成;第六弹性部1200,在所述第五弹性部1100和所述第二弹性部500之间以接近于所述垂直线L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二弹性部500可包括:第二直线部510,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00和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第二弯曲部520,形成圆弧形,并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部510,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弹性部120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接触部300可包括:第二连接部310,在所述弹性部100的下侧延伸以交叉于所述垂直线L的方向形成;第二接触面320,从所述第二连接部310向下侧凸出形成,以与基板接触;第二延伸部330,在所述垂直线L侧从所述第二连接部310向上侧凸出形成。所述第二直线部510可配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330。另外,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检查装置,包括:插口部700,多个收容槽710在上部排成一列;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意一项的多个探针1,安装在所述多个收容槽710;本体部800,结合于所述插口部700,并且形成有与所述多个收容槽710相对应的开口部810,以向上侧暴露探针1的至少一部分。本专利技术可包括盖部900,所述盖部900在所述本体部800上侧以上下方向移动,通过加压上下移动,据此向上侧暴露所述探针1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盖部900可包括:盖板910,形成有多个开口槽911,与所述多个收容槽710相对应;多个弹性体920,配置在所述盖板910和所述本体部800之间,通过压缩及恢复力使所述盖板910上下移动。所述插口部700包括:基座720,形成贯通槽721,向下侧暴露探针1的至少一部分;收容部730,配置在所述基座720的上部面,以形成安装所述多个探针1的所述多个收容槽710。(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探针包括能够以长度方向伸缩的弹性部,进而在检查装置和检查对象物体之间的各种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接触,具有接触可靠性高的优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探针包括能够以长度方向伸缩的弹性部,进而也可适用于各种检查对象物体,具有更加广泛的使用性的优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探针在检查装置和检查对象之间的接触状况下保持最短距离的接触路径,进而具有提高接触可靠性的同时接触电阻低的优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探针相比于以往的弹簧针具有优秀的耐久性,更详细地说,在现有的弹簧针执行10万至15万次的压缩及膨胀的情况下,降低弹簧弹力,进而降低耐久性,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探针则具有利用弹性部反复执行80万次至120万次的压缩及膨胀也保持耐久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探针的检查装置的形状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的检查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的检查装置的形状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使用于图1的检查装置的探针的一示例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使用于图1的检查装置的探针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使用于图1的检查装置的探针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使用于图1的检查装置的探针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使用于图1的检查装置的探针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使用于图1的检查装置的探针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使用于图1的检查装置的探针的另一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n弹性部(100),以长度方向进行伸缩;/n第一接触部(2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n第二接触部(3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5 KR 10-2019-0139968;20191105 KR 10-2019-011.一种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部(100),以长度方向进行伸缩;
第一接触部(2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第二接触部(300),形成在所述弹性部(10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100)包括:
第一弹性部(400),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和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隔开的方向形成;第二弹性部(500),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00)和所述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以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隔开的方向形成;第三弹性部(600),在所述第一弹性部(400)及所述第二弹性部(500)之间以接近所述第一接触部(200)的方向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400)包括:
第一直线部410,以与所述第一接触部(200)和所述长度方向直交的方向延伸;第一弯曲部420,形成圆弧形,并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部4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600)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400)还包括:
凸出部430,在所述第一直线部410的底面向下侧凸出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部(500)包括:
第二直线部(510),以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00)和所述长度方向直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弯曲部(520),形成圆弧形,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部(510),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600)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弹性部(600)包括:
第一连接部(610),以交叉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弹性部(400)延伸进行连接;第二连接部(620),以交叉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从所述第二弹性部(500)延伸进行连接;第三弯曲部(630),形成圆弧形,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10)及所述第二连接部(6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610)从所述第一弹性部(400)以朝向所述第一接触部(200)的方向延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620)从所述第二弹性部(500)以朝向所述第二接触部(300)的方向延伸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100)由彼此间隔间距配置的带状的一对弹性片110、120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100)包括至少一个桥130,所述桥130连接彼此间隔间距配置的带形状所述一对弹性片11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炳圭
申请(专利权)人:起翔有限公司朴炳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