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443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S2:计算温升率并将所述温升率作为第一评价指标;S3:判断是否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4,当不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5;S4:启动异常报警,进入步骤S6;S5:计算灰色关联度作为第二评价指标,进入步骤S6;S6:判断是否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启动异常报警,当不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构建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后返回步骤S2。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时不停电对变压器油温表检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仪表校验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
技术介绍
油浸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设备,油温是变压器运行中非常重要的监视参数,油温变化对变压器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当变压器正常运行时,铁芯和绕组产生损耗使得其他部位温度升高,利用油的循环和对流把铁芯和绕组损耗而产生的热传递散热片,在传送到外面环境中,当散热与发热温度趋于平衡时,油温趋于稳定,为保障变压器的寿命一般规定顶层油温不能超过85℃。每个变压器的油温是通过油温表上传至调度自动化系统,油温表是否正常,也就是油温表能否正确反映变压器的实际油温尤为重要。目前,油温表是否正常需要通过周期性的停电检定判断,根据电压等级不同一般为三年或者六年,这种方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需要设备停电,影响供电可靠性;二是两次检定周期之间的时间属于管控真空。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时或准实时的不停电检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能够实时不停电对变压器油温表检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S2:计算温升率并将所述温升率作为第一评价指标;S3:判断是否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4,当不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5;S4:启动异常报警,进入步骤S6;r>S5:计算灰色关联度作为第二评价指标,进入步骤S6;S6:判断是否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启动异常报警,当不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构建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后返回步骤S2。上述方案基于油温主要由负荷引起,油温变化与负荷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两者波动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时油温不可能低于环境温度,据此可实现油温表异常的在线检出。优选地,由于每一台变压器均配有油温表、电流互感器和微气象传感器,而油温表具有油温采集和上传的功能、电流互感器具有负荷采集和上传的功能、微气象传感器具有环境温度采集和上传的功能,并且每15分钟上传一个数据至调度自动化系统,步骤S1所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的数据均由调度自动化系统导出。优选地,步骤S1中的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分别表示为:环境温度时间序列T:T={T1,T2,…,Tm};变压器油温时间序列θ:θ={θ1,θ2,…,θm};负荷时间序列I:I={I1,I2,…,Im};其中,Tm为时间点m的环境温度遥测值,θm为时间点m的油温遥测值,Im为时间点m的负荷遥测值。优选地,步骤S2中温升率K为将所述变压器油温与环境温度做数值计算得到的权重值,具体为:其中,ΔTk为二值化的温升,θk为时间点k的变压器油温遥测值,Tk为时间点k的环境温度遥测值。优选地,步骤S3所述的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为预设的第一评价指标判断阈值,当温升率大于等于第一评价指标判断阈值时为不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温升率小于第一评价指标判断阈值时为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优选地,所述第一评价指标判断阈值为90%,第一评价指标是基于油温不可能低于环境温度,而当出现油温低于环境温度时必定是油温表出现异常,判断阈值设定90%是为规避负荷为零时因油温表本身测量误差导致的油温略低于环境温度的偶然情况。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灰色关联度r是将所述变压器油温与负荷做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计算值,具体为:式中,其中ξ(k)是第k个灰色关联系数,θ'k是时间点k的无量纲化的变压器油温遥测值,I'k是时间点k的无量纲化的负荷遥测值。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的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为预设的第二评价指标判断阈值,当灰色关联度大于等于第二评价指标判断阈值时为不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灰色关联度小于第二评价指标判断阈值时为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优选地,所述第二评价指标判断阈值为0.95,当关联度小于0.95,说明油温表示数受负荷影响变小,即判断油温表异常,启动报警;当关联度大于等于0.95,说明油温表示数受负荷强力影响,现有样本数据未发现油温表异常。优选地,步骤S6中的新建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具体为:为减少计算量,所述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在增加一组新数据的同时丢弃一组历史数据,保持时间序列的元素个数m不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对环境温度遥测数据、油温遥测数据、负荷遥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根据油温主要由负荷引起,油温变化与负荷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两者波动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时油温不可能低于环境温度的原理,实现油温表的在线不停电校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S2:计算温升率并将所述温升率作为第一评价指标;S3:判断是否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4,当不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5;S4:启动异常报警,进入步骤S6;S5:计算灰色关联度作为第二评价指标,进入步骤S6;S6:判断是否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启动异常报警,当不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构建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后返回步骤S2。上述方案基于油温主要由负荷引起,油温变化与负荷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两者波动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时油温不可能低于环境温度,据此可实现油温表异常的在线检出。由于每一台变压器均配有油温表、电流互感器和微气象传感器,而油温表具有油温采集和上传的功能、电流互感器具有负荷采集和上传的功能、微气象传感器具有环境温度采集和上传的功能,并且每15分钟上传一个数据至调度自动化系统,步骤S1所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的数据均由调度自动化系统导出。步骤S1中的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分别表示为:环境温度时间序列T:T={T1,T2,…,Tm};变压器油温时间序列θ:θ={θ1,θ2,…,θm};负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分别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nS2:计算温升率并将所述温升率作为第一评价指标;/nS3:判断是否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4,当不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5;/nS4:启动异常报警,进入步骤S6;/nS5:计算灰色关联度作为第二评价指标,进入步骤S6;/nS6:判断是否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启动异常报警,当不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构建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后返回步骤S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
S2:计算温升率并将所述温升率作为第一评价指标;
S3:判断是否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4,当不满足第一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执行步骤S5;
S4:启动异常报警,进入步骤S6;
S5:计算灰色关联度作为第二评价指标,进入步骤S6;
S6:判断是否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当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启动异常报警,当不满足第二评价指标异常标准时,构建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后返回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的数据均由调度自动化系统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构建环境温度、变压器油温、负荷时间序列,分别表示为:
环境温度时间序列T:
T={T1,T2,…,Tm};
变压器油温时间序列θ:
θ={θ1,θ2,…,θm};
负荷时间序列I:
I={I1,I2,…,Im};
其中,Tm为时间点m的环境温度遥测值,θm为时间点m的油温遥测值,Im为时间点m的负荷遥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油温表在线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温升率K为将所述变压器油温与环境温度做数值计算得到的权重值,具体为:






其中,ΔTk为二值化的温升,θk为时间点k的变压器油温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波武利会刘崧张殷曾庆辉刘少辉宋安琪陈邦发吴小平张刚何胜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