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麻醉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麻醉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皮肤对人体进行麻醉是局部麻醉的一种方式。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操作简单、可调整麻醉面积,并能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的表面麻醉的麻醉装置。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调整麻醉面积,并能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的麻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调整麻醉面积的麻醉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麻醉装置,包括:基板1,贯穿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通孔2,所述通孔的一端连通有喷头组件20;所述喷头组件20包括喷杆21、导液管22、喷嘴23,所述喷嘴23与所述导液管22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导液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杆21连接并连通,所述喷杆21一端与通孔2连通,所述喷杆21上设置有两通电磁阀211;所述导液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转动盘221,所述第一转动盘的旋转可带动导液管22和喷嘴23旋转;所述导液管22内部为锥形腔体,所述喷嘴23的底面均布有孔;药液容置腔3,其固定设于所述基板1上部,所述药液容置腔3的内腔与所述喷头组件20通过基板上的通孔2连通设置,且所述药液容置腔3的一侧设置有气嘴31;增压器4,其设置于基板1上,所述增压器4通过充气管与气嘴31连接,其可为药液容置腔3提供压力;控制器5,设置于基板1上,其可控制第一转动盘221的旋转。为了使药剂混合更加均匀,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是,喷杆内设置有刺状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1),贯穿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通孔(2),所述通孔(2)的一端连通有喷头组件(20);/n所述喷头组件(20)包括喷杆(21)、导液管(22)、喷嘴(23),所述喷嘴(23)与所述导液管(22)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导液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杆(21)连接并连通,所述喷杆(21)一端与通孔(2)连通,所述喷杆(21)上设置有两通电磁阀(211);所述导液管(22)的外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盘(221),所述第一转动盘的旋转可带动导液管(22)和喷嘴(23)旋转;所述导液管(22)内部为锥形腔体,所述喷嘴(23)的底面均布有孔;/n药液容置腔(3),其固定设于所述基板(1)上部,所述药液容置腔(3)内腔与所述喷头组件(20)通过所述通孔(2)连通设置,且所述药液容置腔(3)的一侧设置有气嘴(31);/n增压器(4),其设置于基板(1)上,所述增压器(4)通过充气管与气嘴(31)连接,其可为药液容置腔(3)提供压力;/n控制器(5),其设置于基板(1)上,所述控制器(5)可控制第一转动盘(221)的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贯穿设置有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通孔(2),所述通孔(2)的一端连通有喷头组件(20);
所述喷头组件(20)包括喷杆(21)、导液管(22)、喷嘴(23),所述喷嘴(23)与所述导液管(22)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导液管(22)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杆(21)连接并连通,所述喷杆(21)一端与通孔(2)连通,所述喷杆(21)上设置有两通电磁阀(211);所述导液管(22)的外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盘(221),所述第一转动盘的旋转可带动导液管(22)和喷嘴(23)旋转;所述导液管(22)内部为锥形腔体,所述喷嘴(23)的底面均布有孔;
药液容置腔(3),其固定设于所述基板(1)上部,所述药液容置腔(3)内腔与所述喷头组件(20)通过所述通孔(2)连通设置,且所述药液容置腔(3)的一侧设置有气嘴(31);
增压器(4),其设置于基板(1)上,所述增压器(4)通过充气管与气嘴(31)连接,其可为药液容置腔(3)提供压力;
控制器(5),其设置于基板(1)上,所述控制器(5)可控制第一转动盘(221)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杆(21)内设置有刺状凸起(212),且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3)横截面为梯形,且梯形底部锥角为7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3)下端设置有接触架,所述接触架为从喷嘴下端延伸出的至少一根以上的接触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翔,周旺,钱橙,马敏,刘思远,王灿灿,戴巍,蔡振远,唐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