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40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包括口腔稳定主管,口腔稳定主管的下端连有免充气罩囊,口腔稳定主管内部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上端贯穿伸出口腔稳定主管顶端,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口腔稳定主管内设置有内镜通道,内镜通道的内腔直径为6.0mm,内镜通道的上端贯穿口腔稳定主管顶端,内镜通道的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且开口位置位于声门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免充气喉罩,通过设置大尺寸的内镜通道,并将内镜通道的末端出口设置在声门处,使内镜通道不仅能够用来插入胃管引流胃液,还有利于将内镜沿着内镜通道进入气道,适用于介入术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
本技术涉及喉罩,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
技术介绍
免充气喉罩相较于传统充气喉罩,其插入时间更短,插入更加简便,对组织压迫的最小化以及术后投诉的概率大大减少。同时该喉罩有通气管和胃管腔道的设计,胃管腔道可插入胃管引流胃液,防止胃胀气和返流误吸。在气道介入术中,喉罩通气管能够用于插入支架推送器,但喉罩所留置的胃管腔道在气道介入术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因其末端开口于食管且管腔较小,不利于引导电子支气管镜通过声门到达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喉罩所留置的胃管腔道对气道介入术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因其末端开口于食管且管腔较小,不利于引导电子支气管镜通过声门到达气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通过将原有胃管腔道设置成大尺寸的内镜通道,并将内镜通道的末端出口设置在声门处,设置后的内镜通道不仅能够用来插入胃管引流胃液,还有利于将内镜沿着内镜通道推入气道,适用于介入术中使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包括口腔稳定主管,口腔稳定主管的下端连有免充气罩囊,口腔稳定主管内部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上端贯穿伸出口腔稳定主管顶端,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口腔稳定主管内设置有内镜通道,内镜通道的内腔直径为6.0mm,内镜通道的上端贯穿口腔稳定主管顶端,内镜通道的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且开口位置位于声门处。本技术的免充气喉罩,通过设置大尺寸的内镜通道,并将内镜通道的末端出口设置在声门处,使内镜通道不仅能够用来插入胃管引流胃液,还能够有利于将内镜沿着内镜通道推入气道,适用于介入术中使用。本技术的喉罩,将内镜通道腔体的直径扩大到6.0mm,同时将出口设在免充气罩囊使用时靠近声门的部位,这样在介入术中,可以引导电子支气管镜内镜沿着内镜通道通过声门到达气管,这样喉罩在使用时内镜通道可以保证小于6.0mm的内镜与支架推送器同时进入气道,便于介入术的完成。口腔稳定主管的外壁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牙槽,在喉罩在嘴巴中放置好后,牙齿可咬在凹陷处,减小上下牙之间的张开距离,减轻下巴的负担,同时牙齿咬住口腔稳定主管,能够进一步消除喉罩旋转或移位的情况。免充气罩囊的内壁上设有吸水材料层,吸水材料层可采用高吸液率泡棉,吸液率至少在10倍以上,能够快速有效吸收气道口反流物和分泌物,进一步降低正压通气时胃容物和气道口分泌物进入肺部的风险。所述免充气罩囊采用弹性材料制得,置入患者咽喉部时对粘膜的刺激减小,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麻醉后苏醒。通气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容易确认最佳插入深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通过设置大尺寸的内镜通道,并将内镜通道的末端出口设置在声门处,使内镜通道不仅能够用来插入胃管引流胃液,还有利于将内镜沿着内镜通道进入气道,适用于介入术中使用;2、本技术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口腔稳定主管的外壁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牙槽,在喉罩在嘴巴中放置好后,牙齿可咬在凹陷处,减小上下牙之间的张开距离,减轻下巴的负担,同时牙齿咬住口腔稳定主管,能够进一步消除喉罩旋转或移位的情况;3、本技术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免充气罩囊的内壁上设有吸水材料层,吸水材料层可采用高吸液率泡棉,吸液率至少在10倍以上,能够快速有效吸收气道口反流物和分泌物,进一步降低正压通气时胃容物和气道口分泌物进入肺部的风险。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口腔稳定主管,2-免充气罩囊,3-通气管,4-内镜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包括口腔稳定主管1,口腔稳定主管1的下端连有免充气罩囊2,口腔稳定主管1内部设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上端贯穿伸出口腔稳定主管1顶端,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2,口腔稳定主管1内设置有内镜通道4,内镜通道4的内腔直径为6.0mm,内镜通道4的上端贯穿口腔稳定主管1顶端,内镜通道4的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2且开口位置位于声门处。本技术的免充气喉罩,通过设置大尺寸的内镜通道,并将内镜通道的末端出口设置在声门处,使内镜通道不仅能够用来插入胃管引流胃液,还有利于将内镜沿着内镜通道推入气道,适用于介入术中使用。本技术的喉罩,将内镜通道腔体的直径扩大到6.0mm,同时将出口设在免充气罩囊使用时靠近声门的部位,这样在介入术中,可以将引导电子支气管镜内镜沿着内镜通道通过声门到达气管,这样喉罩在使用时内镜通道可以保证小于6.0mm的内镜与支架推送器同时进入气道,便于介入术的完成。优选的,口腔稳定主管的外壁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牙槽,在喉罩在嘴巴中放置好后,牙齿可咬在凹陷处,减小上下牙之间的张开距离,减轻下巴的负担,同时牙齿咬住口腔稳定主管,能够进一步消除喉罩旋转或移位的情况。优选的,免充气罩囊的内壁上设有吸水材料层,吸水材料层可采用高吸液率泡棉,吸液率至少在10倍以上,能够快速有效吸收气道口反流物和分泌物,进一步降低正压通气时胃容物和气道口分泌物进入肺部的风险。优选的,所述免充气罩囊采用弹性材料制得,置入患者咽喉部时对粘膜的刺激减小,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及麻醉后苏醒。优选的,通气管的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容易确认最佳插入深度。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包括口腔稳定主管(1),口腔稳定主管(1)的下端连有免充气罩囊(2),口腔稳定主管(1)内部设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上端贯穿伸出口腔稳定主管(1)顶端,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2),其特征在于,口腔稳定主管(1)内设置有内镜通道(4),内镜通道(4)的内腔直径为6.0mm,内镜通道(4)的上端贯穿口腔稳定主管(1)顶端,内镜通道(4)的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2)且开口位置位于声门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的双通道免充气喉罩,包括口腔稳定主管(1),口腔稳定主管(1)的下端连有免充气罩囊(2),口腔稳定主管(1)内部设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上端贯穿伸出口腔稳定主管(1)顶端,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2),其特征在于,口腔稳定主管(1)内设置有内镜通道(4),内镜通道(4)的内腔直径为6.0mm,内镜通道(4)的上端贯穿口腔稳定主管(1)顶端,内镜通道(4)的下端贯穿免充气罩囊(2)且开口位置位于声门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时置入内镜和支架推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述良金星星李一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