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丽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425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雨水收集装置顶部固设雨水篦子,雨水收集装置连接有渗水装置,渗水装置连接雨水缓存池,雨水缓存池连接生态水池;生态水池底部固设由渗水墙组成的净水池,渗水墙为顶部开口的环状墙体。雨水收集装置、渗水装置、雨水缓存池和生态水池之间分别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第三连接管道连接为一个整体。雨水收集装置顶部与地面水平;雨水缓存池和渗水装置的顶部均低于地面设置,雨水缓存池的顶部高于渗水装置的顶部位置;生态水池的顶部不低于地面设置;渗水墙的顶部高于生态水池的顶部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处理过程设置简单,可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循环收集
,具体为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雨水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的淡水资源,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雨水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突出,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出现了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待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需要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长期使用,构造简单、环境友好的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顶部固设雨水篦子,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连接有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连接雨水缓存池,所述雨水缓存池连接生态水池;所述生态水池底部固设由渗水墙组成的净水池,所述渗水墙为顶部开口的环状墙体。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渗水装置、雨水缓存池和生态水池之间分别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第三连接管道连接为一个整体。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顶部与地面水平;所述雨水缓存池和渗水装置的顶部均低于地面设置,且所述雨水缓存池的顶部高于所述渗水装置的顶部位置;所述生态水池的顶部不低于地面设置;所述渗水墙的顶部高于所述生态水池的顶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在靠近所述渗水装置的一侧固设有滤网。优选的,所述渗水墙由外到内依次为石英砂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植物纤维层,在植物纤维层上培养有好氧生物膜。优选的,所述生态水池的底部铺设生物介质材料,所述生物介质材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优选的,所述生物介质过滤材料可以为青砖或火山石,所述生物介质材料上设有若干微孔。更优选的,所述净水池内部设有喷泉装置和抽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设置有多个雨水收集、处理的分隔区,整个处理过程设置简单,最终处理的水进入生态水池内可以种植水生植物也可以养水生动物,与净水池中的喷泉装置结合起来美化环境,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雨水收集装置;2.雨水篦子;3.渗水装置;4.雨水缓存池;5.生态水池;6.渗水墙;7.净水池;801.第一连接管道;802.第二连接管道;803.第三连接管道;9.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所述雨水收集装置顶部固设雨水篦子2,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连接有渗水装置3,所述渗水装置3连接雨水缓存池4,所述雨水缓存池4连接生态水池5;所述生态水池5底部固设由渗水墙6组成的净水池7,所述渗水墙6为顶部开口的环状墙体。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渗水装置3、雨水缓存池4和生态水池5之间分别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道801、第二连接管道802、第三连接管道803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顶部与地面水平;所述雨水缓存池4和渗水装置的顶部均低于地面设置,且所述雨水缓存池4的顶部高于所述渗水装置3的顶部位置;所述生态水池5的顶部不低于地面设置;所述渗水墙6的顶部高于所述生态水池5的顶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道802在靠近所述渗水装置3的一侧固设有滤网9。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墙6由外到内依次为石英砂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植物纤维层,在植物纤维层上培养有好氧生物膜。更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水池5的底部铺设生物介质材料,所述生物介质材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更进一步的,所述生物介质过滤材料可以为青砖或火山石,所述生物介质材料上设有若干微孔,可供微生物繁殖生长,有效的分解可溶解的悬浮物特点,同时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青砖、火山石具有耐用的特点。最后,所述净水池7内部设有喷泉装置和抽水装置。具体实施例1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雨水收集装置顶部固设雨水篦子2,雨水收集装置1连接有渗水装置3,渗水装置3连接雨水缓存池4,雨水缓存池4连接生态水池5;生态水池5底部固设由渗水墙6组成的净水池7,渗水墙6为顶部开口的环状墙体。雨水收集装置1、渗水装置3、雨水缓存池4和生态水池5之间分别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道801、第二连接管道802、第三连接管道803连接为一个整体。进一步优化的设计,雨水收集装置1顶部与地面水平;雨水缓存池4和渗水装置的顶部均低于地面设置,且雨水缓存池4的顶部高于渗水装置3的顶部位置;生态水池5的顶部不低于地面设置;渗水墙6的顶部高于生态水池5的顶部位置。另外,第二连接管道802在靠近所述渗水装置3的一侧固设有滤网9,可将渗水装置3中流向雨水缓存池中的水进行二次过滤。带有杂质的雨水在雨水缓存池4中进行沉淀,之后在经过第三连接管道803输送至生态水池5中。生态水池5的底部铺设生物介质材料,生物介质材料上种植有水生植物。生物介质过滤材料可以为青砖或火山石,生物介质材料上设有若干微孔,可供微生物繁殖生长,有效的分解可溶解的悬浮物特点,同时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青砖、火山石具有耐用的特点,可一次投放长久使用。渗水墙6由外到内依次为石英砂滤层、活性炭吸附层和植物纤维层,在植物纤维层上培养有好氧生物膜。生态水池内储存的水经过渗水墙进入净水池7中,进水池7内部设有喷泉装置和抽水装置。可以直接将净化后的水用于喷泉,也能直接将水抽取用作地面冲洗、绿地灌溉、补充水系和喷泉用水等。本专利技术整个系统,能将雨水高效收集,当小雨是雨水中杂质多,污染性大,可以利用收集装置1将雨水收集至渗水装置3中,渗水装置3为沙石底的装置,可将雨水渗透至地下,补充地下水;当雨量大时,渗水装置3内水量升高,通过设置于渗水装置3顶部的第一连接管道801将水引流至雨水缓存池4;经过缓存池沉淀泥沙后进入生态水池5。生态水池内可以种植水生植物也可以养水生动物,与净水池中的喷泉装置结合起来美化环境,解决城市热岛效应。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个别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雨水收集装置顶部固设雨水篦子,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连接有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连接雨水缓存池,所述雨水缓存池连接生态水池;/n所述生态水池底部固设由渗水墙组成的净水池,所述渗水墙为顶部开口的环状墙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顶部固设雨水篦子,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连接有渗水装置,所述渗水装置连接雨水缓存池,所述雨水缓存池连接生态水池;
所述生态水池底部固设由渗水墙组成的净水池,所述渗水墙为顶部开口的环状墙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渗水装置、雨水缓存池和生态水池之间分别依次通过第一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第三连接管道连接为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雨水循环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顶部与地面水平;
所述雨水缓存池和渗水装置的顶部均低于地面设置,且所述雨水缓存池的顶部高于所述渗水装置的顶部位置;
所述生态水池的顶部不低于地面设置;
所述渗水墙的顶部高于所述生态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