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239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船体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伸入水面下方且能够切割水藻;及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和水泵,所述带式输送机设置在船体设有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一端位于水面下方,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且朝向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倾斜;所述水泵设置在船体上,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吸孔,多个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吸孔相连通。使用上述一种水藻清理装置,通过切割机构和运送机构,能够将水下的水藻切割并运送出水面,不需要人工打捞,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藻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藻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通过大力改造利用一切可供养殖的水域和潜在水域,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水体)产量;开拓水产养殖的新领域、新途径,发展工厂化、机械化、高密度温流水、网箱(包括多层网箱)、人工鱼礁、立体、间套混等养殖,水产养殖业获得较快发展。水藻是水生藻类植物,属于藻的一种,在富营养水体中容易导致水藻因养分过足而迅速生长繁殖,当水藻的比例失衡后,大量的水藻死亡容易导致水体腥臭和发绿发黑,更严重时会产生藻毒素,破坏养殖生态。因此需要定期对水藻进行打捞清理工作,保证养殖环境。现有的打捞工作通常为人工打捞清理,尤其是水下具有假根茎的藻类还需要切割,打捞困难,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藻清理装置,能够帮助工人清理水下的水藻,减轻劳力并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船体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伸入水面下方且能够切割水藻;及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和水泵,所述带式输送机设置在船体设有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一端位于水面下方,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且朝向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倾斜;所述水泵设置在船体上,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吸孔,多个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吸孔相连通。切割机构能够在水面下对有根茎的水藻进行切割,水泵通过抽水管吸水,产生的吸力从吸孔将水里或和水藻吸向带式输送机,并将水藻吸附在输送带上。输送启动后,不断地将水藻向水面上运送。上述一种水藻清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切割机构和运送机构,能够将水下的水藻切割运送出水面,不需要人工打捞,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吸孔呈矩形阵列状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侧面沿轴向设有多个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孔均连通多个吸孔;所述抽水管的远离水泵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抽水管相连通,另一端呈长条形且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头与带式输送机相平行,且与输送带的设有连接孔的侧面贴合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开口能够覆盖输送带朝水面上运送的一侧的连接孔。连接头一直贴合在输送带的侧面,输送带向上运输的一段始终在连接头的覆盖范围内,连接头通过连接孔与各个吸孔相连通,在抽水管的作用下,能够让输送带的表面产生吸附力。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气缸设置在安装板上,且位于带式输送机的一侧,所述推板与气缸相连接,且平行于带式输送机设置,所述推板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滑动连接。气缸推动推板往复运动,使推板能够不停地将输送带上的水藻推下,便于提升下料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带式输送机上的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凸起。凸起提升了输送带的粗糙度,能够挂住水面上的水藻将其向上运送。进一步地,所述推板与输送带上的凸起滑动连接。推板与凸起滑动连接,既能将水藻推动,还能避免与凸起产生干涉。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和切割刀,所述电机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且另一端伸入水中,所述切割刀设置在转轴位于水中的一端上。电机启动后,通过转轴带动切割在水中转动,从而能够对有假根茎的水藻进行切割。进一步地,还包括收料罩,所述收料罩设置在切割机构与带式输送机之间,所述收料罩呈喇叭状,且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收料罩的开口大的一端朝向切割机构,开口小的一端朝向带式输送机。收料罩能够将切割后的水藻收拢,并在带输送机的吸力作用下从开口较小的一端流出,最后被吸附在输送带上被运送出水面。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连接板与升降板,所述连接板与船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收料罩通过连杆与升降板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升降板上。通过升降机构能够将升降板相对于连接板和船体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切割机构的深浅,便于适应不同的养殖环境,并使收料罩始终靠近切割机构,避免切割后的水藻散落。进一步地,所述收料罩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朝向收料罩的开口小的一端设置,所述出水孔均与水泵的出水管相连通。为了避免输送带的吸力不够,难以将水藻吸走,可将水泵抽出的水从出水孔排出,将水藻推向带式输送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带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料罩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船体、100-安装板、110-连接板、120-升降板、130-电动推杆、200-切割机构、210-电机、220-转轴、230-切割刀、300-运送机构、310-带式输送机、320-输送带、330-吸孔、331-连接孔、340-凸起、350-水泵、360-抽水管、370-出水管、380-连接头、400-下料机构、410-气缸、420-推板、500-收料罩、510-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包括安装板100、切割机构200和运送机构300,安装板100设置在船体1上,切割机构200设置在安装板100上,通过切割将水里带有假根茎的水藻切下,运送机构300能够将水里和水面的水藻运输至水面上,从而改善水质和养殖环境。具体地,切割机构200包括电机210、转轴220和切割刀230,电机210设置在安装板100上,转轴220与电机210的输出轴相连接,且远离电机210的一端伸出水中,多个切割刀230沿周向、间隔均匀地设置在转轴220的位于水中的一端。运送机构300包括带式输送机310和水泵350,带式输送机310和水泵350均设置在船体1上,带式输送机310设置在船体1的设有安装板100的一侧,且一端位于水下,一端位于水上,位于水下的一端靠近切割机构200,位于水上的一端朝向远离切割机构200的方向倾斜。带式输送机310的输送带320上设有多个吸孔330,水泵350通过抽水管360与多个吸孔330相连接。具体地,吸孔330呈矩形阵列状设置在输送带320上,并且输送带320的侧面沿轴向设有多个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船体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n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伸入水面下方且能够切割水藻;及/n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和水泵,所述带式输送机设置在船体设有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一端位于水面下方,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且朝向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倾斜;/n所述水泵设置在船体上,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吸孔,多个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吸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船体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
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伸入水面下方且能够切割水藻;及
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带式输送机和水泵,所述带式输送机设置在船体设有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带式输送机的一端位于水面下方,另一端位于水面上方,且朝向远离切割机构的方向倾斜;
所述水泵设置在船体上,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设有多个吸孔,多个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吸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孔呈矩形阵列状设置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的侧面沿轴向设有多个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孔均连通多个吸孔;
所述抽水管的远离水泵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抽水管相连通,另一端呈长条形且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头与带式输送机相平行,且与输送带的设有连接孔的侧面贴合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开口能够覆盖输送带朝水面上运送的一侧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气缸设置在安装板上,且位于带式输送机的一侧,所述推板与气缸相连接,且平行于带式输送机设置,所述推板与带式输送机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泽海田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