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虾混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17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虾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池塘消毒:将池塘进行消毒,再加入水质调节剂;B.水体调控:将经过消毒的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6‑2.2米,水温控制在25‑30℃,pH控制在7.5‑8.0,透明度控制在30‑32厘米、溶解氧控制在6.5‑7.5毫克/升;C.投放鱼苗和虾苗:向池塘内投放草鱼鱼苗和南美白对虾虾苗,并依次投放鱼饲料和虾饲料,早晚各一次;D.水质管理:每隔4‑5天换水一次,每隔10‑15天向池塘中加入微生物菌剂。本申请所述方法进行鱼虾混养,南美白对虾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虾混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鱼虾混养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养殖方式和实用技术也不断涌现。其中,鱼虾混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鱼虾混养能够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形成生物多样化,净化调节水质,防控疫病发生,节约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收益。目前,鱼虾混养普遍以南美白对虾与草鱼或罗非鱼等为养殖对象。然而,南美白对虾虾苗的疫病防治是人们在养殖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和重点。南美白对虾虾苗易感染细菌病、真菌病与聚缩虫等病害,且发病严重,持续期长,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美白对虾病害率低的鱼虾混养方法。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鱼虾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池塘消毒:将池塘进行消毒,再加入水质调节剂;B.水体调控:将经过消毒的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6-2.2米,水温控制在25-30℃,pH控制在7.5-8.0,透明度控制在30-32厘米、溶解氧控制在6.5-7.5毫克/升;C.投放鱼苗和虾苗:向池塘内投放草鱼鱼苗和南美白对虾虾苗,并依次投放鱼饲料和虾饲料,早晚各一次;D.水质管理:每隔4-5天换水一次,每隔10-15天向池塘中加入微生物菌剂。进一步,步骤A所述水质调节剂包括红色非硫细菌、酵母菌和硝化菌。进一步,红色非硫细菌、酵母菌和硝化菌的质量比为4-7:6-9:2-5。进一步,所述虾饲料中含有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枸杞子、甘草、杜仲和大蒜素。进一步,枸杞子、甘草、杜仲和大蒜素的质量比为6-9:3-4:2-6:4-10。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的用量为虾饲料质量的1.2%-1.5%。进一步,所述换水量为5%-6%。进一步,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蓝细菌、绿硫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红色非硫细菌。进一步,蓝细菌、绿硫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红色非硫细菌的质量比为2-5:1-3:5-10:4-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所述方法进行鱼虾混养,南美白对虾成活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实施例1鱼虾混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池塘消毒:将池塘用50毫克/L的高锰酸钾乳液进行消毒,再加入水质调节剂(由红色非硫细菌、酵母菌和硝化菌按照质量比为4:9:2组成);B.水体调控:将经过消毒的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6米,水温控制在30℃,pH控制在7.9,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溶解氧控制在6.7毫克/升;C.投放鱼苗和虾苗:向池塘内投放草鱼鱼苗400条和南美白对虾虾苗1200条,并依次投放鱼饲料和含有1.2%中药制剂(由枸杞子、甘草、杜仲和大蒜素按照质量比为9:4:2:4组成)的虾饲料,早晚各一次;D.水质管理:每隔4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6%),每隔14天向池塘中加入微生物菌剂(由蓝细菌、绿硫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红色非硫细菌按照质量比为5:1:5:4组成)。实施例2鱼虾混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池塘消毒:将池塘用50毫克/L的高锰酸钾乳液进行消毒,再加入水质调节剂(由红色非硫细菌、酵母菌和硝化菌按照质量比为7:6:5组成);B.水体调控:将经过消毒的池塘的水深控制在2.1米,水温控制在27℃,pH控制在7.8,透明度控制在32厘米、溶解氧控制在7.4毫克/升;C.投放鱼苗和虾苗:向池塘内投放草鱼鱼苗300条和南美白对虾虾苗1500条,并依次投放鱼饲料和含有1.3%中药制剂(由枸杞子、甘草、杜仲和大蒜素按照质量比为9:4:2:10组成)的虾饲料,早晚各一次;D.水质管理:每隔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5%),每隔10天向池塘中加入微生物菌剂(由蓝细菌、绿硫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红色非硫细菌按照质量比为2:3:10:8组成)。实施例3鱼虾混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池塘消毒:将池塘用50毫克/L的高锰酸钾乳液进行消毒,再加入水质调节剂(由红色非硫细菌、酵母菌和硝化菌按照质量比为6:7:4组成);B.水体调控:将经过消毒的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9米,水温控制在28℃,pH控制在7.6,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溶解氧控制在6.9毫克/升;C.投放鱼苗和虾苗:向池塘内投放草鱼鱼苗500条和南美白对虾虾苗1600条,并依次投放鱼饲料和含有1.5%中药制剂(由枸杞子、甘草、杜仲和大蒜素按照质量比为7:4:5:6组成)的虾饲料,早晚各一次;D.水质管理:每隔4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6%),每隔12天向池塘中加入微生物菌剂(由蓝细菌、绿硫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红色非硫细菌按照质量比为3:2:7:5组成)。实施例1-3的鱼苗投放90天后,虾苗投放45天后,随机选取50只草鱼和200只南美白对虾,统计按照实施例1-3所述饲喂方法草鱼和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结果如表1所示。表1成活率结果来源饲喂率(草鱼)/%死亡率(南美白对虾)/%实施例189实施例2108.5实施例3108由表1可知,按照实施例1-3所述方法进行鱼虾混养,草鱼死亡率为8%-10%,南美白对虾的死亡率为8%-9%。由此证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进行鱼虾混养,虾苗的成活率高。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池塘消毒:将池塘进行消毒,再加入水质调节剂;/nB.水体调控:将经过消毒的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6-2.2米,水温控制在25-30℃,pH控制在7.5-8.0,透明度控制在30-32厘米、溶解氧控制在6.5-7.5毫克/升;/nC.投放鱼苗和虾苗:向池塘内投放草鱼鱼苗和南美白对虾虾苗,并依次投放鱼饲料和虾饲料,早晚各一次;/nD.水质管理:每隔4-5天换水一次,每隔10-15天向池塘中加入微生物菌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池塘消毒:将池塘进行消毒,再加入水质调节剂;
B.水体调控:将经过消毒的池塘的水深控制在1.6-2.2米,水温控制在25-30℃,pH控制在7.5-8.0,透明度控制在30-32厘米、溶解氧控制在6.5-7.5毫克/升;
C.投放鱼苗和虾苗:向池塘内投放草鱼鱼苗和南美白对虾虾苗,并依次投放鱼饲料和虾饲料,早晚各一次;
D.水质管理:每隔4-5天换水一次,每隔10-15天向池塘中加入微生物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水质调节剂包括红色非硫细菌、酵母菌和硝化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虾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红色非硫细菌、酵母菌和硝化菌的质量比为4-7:6-9: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泽海田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