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22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包括充气支架、防滑软垫、条形气柱、异型垫板、连接带、充气口和扁平形凹槽气柱,所述充气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异型垫板,且异型垫板的内部安装有条形气柱,所述充气支架的一侧端面外侧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外侧连接安装有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所述充气支架的底部端面通过胶粘固定安装有防滑软垫;所述条形气柱的顶部一侧连接安装有充气口,且充气口通过充气管与外界充放气装置连接;所述连接带为软性布带结构;该全自动侧翻身气垫,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在使用时,通过气体的充入及放出能够完成体位的变换,从而能够便于患者进行翻身,翻身稳定,省时省力,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
技术介绍
在医院和疗养院内,许多患者需要定时翻身,通常需要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多人协助,手动完成,人力需求大,费时费力。翻身时多个体位垫来回放入、撤出很不方便,有时还会意外触碰到患者其它部位、医疗设备及引流管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翻身后体位的维持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计全自动、防滑侧翻身气垫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防滑侧翻身气垫,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在使用时,通过气体的充入及放出能够完成体位的自动变换,从而能够便于患者进行翻身,翻身稳定,省时省力,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包括充气支架、防滑软垫、条形气柱、异型垫板、连接带、充气口和扁平形凹槽气柱,所述充气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异型垫板,且异型垫板的内部安装有条形气柱,所述充气支架的一侧端面外侧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外侧连接安装有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进一步设计,所述充气支架的底部端面通过胶粘固定安装有防滑软垫。进一步设计,所述条形气柱的顶部一侧连接安装有充气口,且充气口通过充气管与外界充放气装置连接。进一步设计,所述连接带为软性布带结构。进一步设计,所述扁平形凹槽气柱的端面一侧连接安装有充气口,且充气口通过充气管与外界充放气装置连接。所述的扁平形凹槽气柱为扁形浅凹槽充气柱。所述的扁平形凹槽气柱的高度可以根据充气量的大小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全自动防滑侧翻身气垫,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在使用时,通过气体的充入及放出能够完成体位的变换,放完气就是平垫状态,充上气后就是异型三角垫,便于将病人的体位从平卧位翻转至侧身位30°-40°的状态,从而能够便于患者进行精准角度翻身,翻身稳定,省时省力。体位变换时无需反复撤放各种体位垫,减少意外发生的危险性。同时,通过在异型垫板和条形气柱前面加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患者躺在异型垫板和条形气柱上时可以把手放到连接带一侧的扁平形凹槽气柱的表面,提高患者的手部舒适性,还可以防止病人身体滑动,保持体位固定。对于不同身形的患者,可以根据使用要求使用一个或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防护效果好,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平垫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气支架;2、防滑软垫;3、条形气柱;4、异型垫板;5、连接带;6、充气口;7、扁平形凹槽气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包括充气支架1、防滑软垫2、条形气柱3、异型垫板4、连接带5、充气口6和扁平形凹槽气柱7,充气支架1的底部端面通过胶粘固定安装有防滑软垫2,提高充气支架1与床板之间的防滑效果;充气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异型垫板4,且异型垫板4的内部安装有条形气柱3,条形气柱3的顶部一侧连接安装有充气口6,且充气口6通过充气管与外界充放气装置连接,便于通过充气口6对条形气柱3进行充气和放气;充气支架1的一侧端面外侧设置有连接带5,连接带5为软性布带结构,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连接带5的外侧连接安装有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7,扁平形凹槽气柱7的端面一侧连接安装有充气口6,且充气口6通过充气管与外界充放气装置连接,便于通过充气口6对扁平形凹槽气柱7进行充气和放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防滑软垫2能够将充气支架1放置在病床上,条形气柱3没有充气时,在患者能够平躺在异型垫板4的顶部,充气支架1能够对异型垫板4具有支撑效果,当需要翻身时,将外界充放气装置通过充气管与充气口6连接,使得气柱3被充气发生膨胀,从而能够使得异型垫板4升起,使得病人由平卧位翻转至30°-40°的侧身位状态,从而将患者进行翻身;翻身完成后,通过外界充放气装置将条形气柱3内部的气体经过充气口6和充气管排出,从而能够使得该气垫能够处于平垫状态;通过在异型垫板4前面加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7,对于不同身形的患者,可以根据使用要求使用一个扁平形凹槽气柱7或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7,通过充气口6对扁平形凹槽气柱7进行充气,患者躺在异型垫板4和条形气柱3上时可以把手放到连接带5一侧的扁平形凹槽气柱7的表面,防护效果好,提高患者的手部舒适性。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包括充气支架(1)、防滑软垫(2)、条形气柱(3)、异型垫板(4)、连接带(5)、充气口(6)和扁平形凹槽气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异型垫板(4),且异型垫板(4)的内部安装有条形气柱(3),所述充气支架(1)的一侧端面外侧设置有连接带(5),所述连接带(5)的外侧连接安装有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包括充气支架(1)、防滑软垫(2)、条形气柱(3)、异型垫板(4)、连接带(5)、充气口(6)和扁平形凹槽气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异型垫板(4),且异型垫板(4)的内部安装有条形气柱(3),所述充气支架(1)的一侧端面外侧设置有连接带(5),所述连接带(5)的外侧连接安装有两个扁平形凹槽气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侧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架(1)的底部端面通过胶粘固定安装有防滑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玉乔黎权帅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