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3419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共电沉积法在钛合金基体表面沉积铜锌两种金属,热处理得到含有铜锌涂层的钛合金;(2)将步骤(1)得到的含有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用复合酸进行脱合金处理,得到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得到具有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其纳米多孔的形貌增大植入物比表面积,提高抗菌剂利用率,同时铜锌的协同抗菌效应极大地提高了钛合金植入物的抗菌性能,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对超级耐药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在制备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特种加工技术,通过数字模型设计,将金属粉末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经过逐层加工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成熟,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可设计复杂结构实现定制化服务,材料利用率高,成形速度快等优点,使其在医用植入物领域备受关注。钛合金植入物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钛合金对细菌粘附往往比较敏感,容易引发细菌感染,从而可能导致植入体过早失效,甚至不得不进行翻修手术,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此,制备抗菌钛合金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纳米银颗粒因其强力的抗菌效果,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成为了目前用于制备抗菌钛合金的主要选择。如CN109453425A公开了一种在钛合金表面进行碱热处理和多巴胺活化,并在接枝HA的基础上进行紫外光照射沉积Ag颗粒,并进行壳聚糖包覆后形成载HA/Ag/Cs复合抗菌涂层;CN102758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采用共电沉积法在钛合金基体表面沉积铜锌两种金属,热处理得到含有铜锌涂层的钛合金;/n(2)将步骤(1)得到的含有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用复合酸进行脱合金处理,得到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共电沉积法在钛合金基体表面沉积铜锌两种金属,热处理得到含有铜锌涂层的钛合金;
(2)将步骤(1)得到的含有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用复合酸进行脱合金处理,得到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钛合金基体的材质包括纯钛、Ti6Al4V钛合金、Ti-6Al-7Nb钛合金、Ti-2Al-2.5Zr钛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步骤(1)中所述的热处理时间为1min-24h;所述的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共电沉积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钛合金基体与导电衬底相连接入电源阴极,将惰性阳极接入电源阳极,和参比电极一起置于含有铜、锌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盐和络合剂的溶液中,且参比电极不与阴阳极连通,打开直流电源,采用固定电位共沉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纳米多孔铜锌涂层的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复合酸的浓度为15-45wt%;所述的复合酸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鑫李垚鑫王小健李卫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