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15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包括外杆,所述外杆内部活动设置有内杆,外侧壁上活动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内杆内部卡合设置有手柄,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挂钩为J形结构,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推头,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杆和连接套筒活动固定在外杆上,所述连接套筒套设在外杆上且通过弹性柱进行固定,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杆和外杆的相互配合,使得内杆能在外杆中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挂钩和推头的位置和方向,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外杆上设置的支撑板能够在连接套筒和连杆的作用下进行撑开,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取环操作,有效降低了取环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
技术介绍
节育环是指植入女性生殖器内的节制生育的金属或者其它材质的环,主要是把输卵管用节育环扎住,临床实践证明,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可复性强的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在放置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取出,以防感染,目前的取出方式大多是使用取环钳进行操作,但此种方法对于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在取环时,确定节育器位置比较困难,医护需要较长时间才可夹出节育器,效率低,同时现有的取环器没有扩张支撑功能、并且使用灵活性较低,增加了取环操作的难度。因而设计一种操作简单、使用灵活的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取环器操作不便、灵活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通过内杆和外杆的相互配合,使得内杆能在外杆中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挂钩和推头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在外杆上通过连接套筒和连杆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在连接套筒和连杆的作用下能够进行扩张,从而通过支撑板的支撑扩张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取环操作,有效降低了取环操作的难度,另外挂钩采用圆头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挂钩在取环时伤到人体,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包括外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8内部活动设置有内杆1,外侧壁上活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4;>所述内杆1内部卡合设置有手柄11,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5,挂钩5为“J”形结构,所述手柄11的一端设置有与挂钩5相匹配的推头6;所述支撑板4通过连杆12和连接套筒10活动固定在外杆8上,所述连接套筒10套设在外杆8上且通过弹性柱9进行固定,弹性柱9通过弹簧卡合固定在外杆8上。所述支撑板4为弧形结构,其圆心角为120°。所述内杆1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凸台13。所述内杆1通过螺纹套筒Ⅰ2、轴承Ⅰ3、螺纹套筒Ⅱ7和轴承Ⅱ14活动卡合固定在外杆8内部。所述螺纹套筒Ⅰ2和螺纹套筒Ⅱ7分别螺纹连接在外杆8的两端。所述手柄11为长方体结构,其与推头6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头6的中部留设有与节育环相匹配的圆形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内杆和外杆的相互配合,使得内杆能在外杆中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挂钩和推头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同时在外杆上通过连接套筒和连杆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在连接套筒和连杆的作用下能够进行扩张,从而通过支撑板的支撑扩张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取环操作,有效降低了取环操作的难度,另外挂钩采用圆头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挂钩在取环时伤到人体,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背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底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侧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内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内杆1、螺纹套筒Ⅰ2、轴承Ⅰ3、支撑板4、挂钩5、推头6、螺纹套筒Ⅱ7、外杆8、弹性柱9、连接套筒10、手柄11、连杆12、凸台13、轴承Ⅱ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包括外杆8,所述外杆8内部转动设置有内杆1,外侧壁上活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4;所述内杆1内部卡合设置有手柄11,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5,挂钩5为“J”形结构,所述手柄11的一端设置有与挂钩5相匹配的推头6,所述手柄11为长方体结构,其与推头6为一体结构,“J”形结构的挂钩5能够有效避免挂钩5在取环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所述支撑板4通过连杆12和连接套筒10活动固定在外杆8上,所述连接套筒10套设在外杆8上且通过弹性柱9进行固定,弹性柱9通过弹簧卡合固定在外杆8上,弹性柱9的底端为与外杆8内部,其底端与外杆8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作用使得弹性柱9进行复位,从而利用弹性柱9能够实现对连接套筒10的位置固定,由于弹性柱9为现有技术,因而本文中对其结构没有进行详细描述,所述连杆12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连接在连接套筒10和支撑板4上,本实施例中弹性柱9的个数为3个,均位于一条直线上,用于对连接套筒10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支撑板4的位置固定,连接套筒10套设在外杆8上,通过连接套筒10的前后移动就能够利用连杆12带动支撑板4实现撑开和回收,为提高支撑板4的强度,支撑板4与外杆8之间通过两组连接杆进行连接,其中远离连接套筒10的连接杆用于连杆12和连接套筒10的连接,靠近连接套筒10的连接杆仅用于对支撑板4的支撑作用,所述连杆1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连接套筒10上和远离连接套筒10的连接杆的中间位置上。所述支撑板4为弧形结构,其圆心角为120°,既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的个数为3个,通过支撑板4能够进行扩张撑开,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取环操作。所述内杆1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凸台13,所述内杆1通过螺纹套筒Ⅰ2、轴承Ⅰ3、螺纹套筒Ⅱ7和轴承Ⅱ14活动卡合固定在外杆8内部,凸台13用于实现轴承Ⅰ3和轴承Ⅱ14的安装固定,内杆1的安装过程为,先将在内杆1放入外杆8中,随后将轴承Ⅱ14套设在内杆1的一端,使其通过外杆8和内杆1之间的缝隙进入,并靠近凸台13上,然后将螺纹套筒Ⅱ7螺纹连接在外杆8上,随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将轴承Ⅰ3和螺纹套筒Ⅰ2安装座唉外杆8的另外一端即可实现对内杆1的位置固定,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转动内杆1的末端就能够利用轴承Ⅰ3和轴承Ⅱ14实现内杆1在外杆8中的转动,内杆1转动过程中就能够实现挂钩5的开口位置移动,从而便于调节挂钩5的开口位置,进而实现对节育环的夹持拿取,有效的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灵活性,避免了在支撑板4打开后不能实现挂钩5对节育环夹取的问题。所述推头6的中间位置上留设有与节育环相匹配的圆形卡槽,所述手柄11为长方体结构,其与推头6为一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手柄11不能够进行转动,进而保证了推头6与挂钩5保持垂直关系,从而在挂钩5挂在节育环上时,推动手柄11,推头6上的圆形卡槽就能够实现对节育环的固定,有效防止了节育环的移动和掉落,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推头6尖端的外部同样为弧形结构,其直径与挂钩5的内径相同,手柄11和推头6的安装在整体设备安装之后进行,既在设备整体安装结束后,将手柄11和推头6通过内杆1上留设的矩形孔将其插入并使得推头6伸出即可,便于更换。本技术中,通过内杆1和外杆8的相互配合,使得内杆1能在外杆8中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包括外杆(8),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杆(8)内部活动设置有内杆(1),外侧壁上活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4);/n所述内杆(1)内部卡合设置有手柄(11),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5),挂钩(5)为“J”形结构,所述手柄(11)的一端设置有与挂钩(5)相匹配的推头(6);/n所述支撑板(4)通过连杆(12)和连接套筒(10)活动固定在外杆(8)上,所述连接套筒(10)套设在外杆(8)上且通过弹性柱(9)进行固定,弹性柱(9)通过弹簧卡合固定在外杆(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包括外杆(8),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杆(8)内部活动设置有内杆(1),外侧壁上活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4);
所述内杆(1)内部卡合设置有手柄(11),一端固定设置有挂钩(5),挂钩(5)为“J”形结构,所述手柄(11)的一端设置有与挂钩(5)相匹配的推头(6);
所述支撑板(4)通过连杆(12)和连接套筒(10)活动固定在外杆(8)上,所述连接套筒(10)套设在外杆(8)上且通过弹性柱(9)进行固定,弹性柱(9)通过弹簧卡合固定在外杆(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取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为弧形结构,其圆心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临床用宫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滨杨永秀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