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有机化合物和包括该新型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有机化合物和包括该新型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显示器尺寸的增大,人们对占据较小空间的平面显示元件越来越感兴趣。在本领域中,包括用作平面显示元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技术已迅速发展。通过湮灭将空穴和电子从空穴注入电极(阳极)和电子注入电极(阴极)注入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射层中而产生的空穴和电子对,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发光。有利地,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形成在柔性透明基板如塑料等上,可以在低电压下操作,消耗相对较低的功率,并具有良好的色彩再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可以用作发射层的主体材料的新型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射层包括所述新型化合物以实现较低的驱动电压,并且其中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化合物,从而延长寿命并实现优异的发光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上述未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以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n<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
<式1>
其中,X1至X3各自独立地为N或CR17,各自相同或不同,前提是X1、X2和X3中的至少一个为N,
选自R1-R6的相邻基团、选自R7-R12的相邻基团、选自R13-R16的相邻基团和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R17时,选自R17的相邻基团,可以结合形成碳数为6至14的饱和或不饱和环化合物,
R1-R6、R7-R12、R13-R16和R17中未稠合形成环的基团,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24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环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的杂芳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杂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但要排除所有R1-R12均是选自由氢和氘组成的组中的一个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由以下结构组成的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R17时,相邻的R17结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或C2-C10杂芳基的稠合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选自R1-R6的相邻基团、所述选自R7-R12的相邻基团和所述选自R13-R16的相邻基团结合形成由以下结构组成的组中的一个:
并且
上述基团中与碳原子键合的氢原子被取代或未被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R17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己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甲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乙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丙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甲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氨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萘基氨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选自R1-R6的相邻基团、所述选自R7-R12的相邻基团和所述选自R13-R16的相邻基团结合形成以下基团的稠合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哌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苯基,
R1-R6、R7-R12、R13-R16和R17中未形成稠合环的部分,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哌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1由以下式1(a)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定纬,李祥智,谢坤山,丁欢达,李文成,叶益腾,张俣,郑培灿,陈志宽,金康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