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95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它是在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内设置分别与驾乘人员的腰部及肩部对应的弹性支撑板,在两个弹性支撑板之间设置上下布置的螺套,螺套上端通过上丝杠与肩部弹性支撑板连接,螺套下端通过下丝杠与腰部弹性支撑板连接,上下丝杠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则上丝杠、螺套及下丝杠组成花篮螺栓结构,转动螺套,可通过上丝杠挤压或拽拉肩部弹性支撑板,通过下丝杠挤压或推拉腰部弹性支撑板,从而使弹性支撑板凸起变形,形成支撑驾乘人员腰部及肩部的支撑结构,实现驾乘人员腰部及肩部的可调节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支撑乘客腰部及肩部的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越来越向中高端化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尤其是汽车座椅的乘座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人体脊柱从侧面看是一个曲线,在人体腰部存在向前的弯曲凹陷,在人体颈肩部位存在向后的凸出,因此,长期久坐时,需要在背部增加支撑,以提高舒适性。对于汽车座椅来说,汽车座椅的靠背是汽车座椅重要的结构部件,用于支撑驾乘人员的背部,尤其是对驾驶员来说,由于驾驶员在车辆驾驶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容易产生疲劳,因此,驾驶员座椅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安全。目前,市场上的汽车的座椅大多都没有腰部支撑,尤其是驾驶员座椅,缺少腰部支撑,在驾驶过程中更加容易出现疲劳感,为此,人们通常在驾驶座椅上摆放腰垫用于支撑驾驶员的腰部,但是,摆放的腰垫缺少与座椅的可靠固定,更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为提升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市场上出现一些用于支撑驾乘人员腰部的支撑结构,但是,现有的腰部支撑组件大多是通过增大座椅靠背的与腰部对应区域的厚度来实现的,这种腰部支撑组件无法调节支撑程度,与驾乘人员适配性较差,另外,仅仅支撑驾乘人员的腰部,容易导致驾乘人员颈肩部位与座椅靠背脱离,颈肩部位悬空,长时间驾驶更加容易产生疲劳感。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它是在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内设置分别与驾乘人员的腰部及肩部对应的弹性支撑板,在两个弹性支撑板之间设置上下布置的螺套,螺套上端通过上丝杠与肩部弹性支撑板连接,螺套下端通过下丝杠与腰部弹性支撑板连接,上下丝杠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则上丝杠、螺套及下丝杠组成花篮螺栓结构,转动螺套,可通过上丝杠挤压或拽拉肩部弹性支撑板,通过下丝杠挤压或推拉腰部弹性支撑板,从而使弹性支撑板凸起变形,形成支撑驾乘人员腰部及肩部的支撑结构,实现驾乘人员腰部及肩部的可调节支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其中:包括靠背骨架、底座骨架、上固定连杆、上活动连杆、下固定连杆、下活动连杆、弹性支撑板、调节组件及传动装置,所述的靠背骨架下端与底座骨架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与底座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靠背骨架下端与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靠背骨架能够相对底座骨架转动,从而实现靠背骨架与底座骨架夹角调整,所述的靠背骨架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固定连杆、上活动连杆、下活动连杆及下固定连杆,所述的上固定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靠背骨架两侧上部固定连接,下固定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靠背骨架两侧下部固定连接,上活动连杆及下固定连杆能够沿靠背骨架的高度方向移动,上固定连杆与上活动连杆通过上弹性支撑板连接,下固定连杆与下活动连杆通过下弹性支撑板连接,上活动连杆与下活动连杆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的上活动连杆、上弹性支撑板及上固定连杆组成肩部支撑组件,所述的下活动连杆、下弹性支撑板及下固定连杆组成腰部支撑组件,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上丝杠、下丝杠及螺套,所述的上丝杠的上端与上活动连杆固定连接,上丝杠的下端从螺套的上端穿装在螺套内,并与螺套螺纹连接,所述的下丝杠的下端与下活动连杆固定连接,下丝杠的上端从螺套的下端穿装在螺套内,并与螺套螺纹连接,所述的上丝杠与下丝杠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靠背骨架内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驱动螺套转动,使上丝杠、下丝杠深入螺套内或从螺套内伸出,从而推动上活动连杆及下活动连杆沿靠背骨架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蜗杆、涡轮、纵向传动杆、短轴及转动手柄,所述的涡轮设置在螺套上,并与螺套固定连接,所述的涡轮与蜗杆相互配合,所述的蜗杆沿靠背骨架的横向布置,蜗杆的两端与靠背骨架通过轴承组件连接,所述的蜗杆上键连接有上从动锥齿轮,所述的靠背骨架的一侧设置有纵向传动杆,所述的纵向传动杆沿靠背骨架的高度方向布置,纵向传动杆与考培骨架通过轴承组件连接,所述的纵向传动杆上端键连接有上主动锥齿轮,上主动锥齿轮与上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纵向传动杆的下端键连接有下从动锥齿轮,下从动锥齿轮与下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下主动锥齿轮键连接在短轴上,所述的短轴与靠背骨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短轴的一端位于靠背骨架的外侧,其上连接有转动手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短轴的位于靠背骨架外的一侧设置有离合组件,所述的离合组件包括拨叉、固定齿圈及活动齿圈,所述的固定齿圈与靠背骨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齿圈内设置有内齿,所述的活动齿圈通过连接键套装连接在短轴上,并能沿短轴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活动齿圈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齿,所述的活动齿圈的外齿与固定齿圈的内齿相互啮合,所述的拨叉的叉齿端与活动齿圈的外圆周铰接,所述的拨叉的拨动手柄的中部与固定齿圈的端面铰接,拨动拨叉能够实现活动齿圈与固定齿圈的啮合与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转动手柄为双向棘轮手柄结构,包括棘轮、左卡爪、右卡爪、棘轮座、拨钮、凸轮及弹簧,所述的棘轮座上端为手柄端,棘轮座下部设置用于安装棘轮的安装槽,所述的短轴从安装槽的内穿过并与安装槽的底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棘轮位于安装槽内,并与与安装槽内的短轴通过键连接,所述的安装槽的底板的上部铰接连接有左卡爪及右卡爪,所述的左卡爪与卡爪呈八字型对称布置,所述的左卡爪的下端及右卡爪的下端均与棘轮的齿槽对应,所述的左卡爪及右卡爪分别通过弹簧与安装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的左卡爪及右卡爪之间的安装槽的底板上设置有凸轮,所述的凸轮与连接轴键连接,连接轴能够相对安装槽的底板转动,所述的连接轴穿过棘轮座上的安装槽的底板与位于棘轮座外侧的拨钮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靠背骨架内设置有槽型轨道,所述的槽型轨道沿靠背骨架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的上弹性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套管,所述的上活动连杆穿装在上套管内,所述的下弹性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套管,所述的下活动连杆穿装在下套管内,所述的上活动连杆的两端及下活动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的滚轮设置在槽型轨道内,并能沿槽型轨道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螺套内设置有两个滚珠螺母,所述的滚珠螺母分别布置在螺套的上下两端,所述的螺套上部的滚珠螺母与上丝杠相互配合,组成滚珠丝杠结构,所述的螺套下部的滚珠螺母与下丝杠相互配合,组成滚珠丝杠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下活动连杆与上活动连杆之间通过多个调节组件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上弹性支撑板及下弹性支撑板均为钢板条,钢板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钢板条分别沿上活动连杆或下活动连杆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是在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内设置分别与驾乘人员的腰部及肩部对应的弹性支撑板,在两个弹性支撑板之间设置上下布置的螺套,螺套上端通过上丝杠与肩部弹性支撑板连接,螺套下端通过下丝杠与腰部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骨架(1)、底座骨架(2)、上固定连杆(3)、上活动连杆(4)、下固定连杆(6)、下活动连杆(5)、弹性支撑板、调节组件及传动装置,所述的靠背骨架(1)下端与底座骨架(2)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与底座骨架(2)固定连接,所述的靠背骨架(1)下端与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靠背骨架(1)能够相对底座骨架(2)转动,从而实现靠背骨架(1)与底座骨架(2)夹角调整,所述的靠背骨架(1)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固定连杆(3)、上活动连杆(4)、下活动连杆(5)及下固定连杆(6),所述的上固定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靠背骨架(1)两侧上部固定连接,下固定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靠背骨架(1)两侧下部固定连接,上活动连杆(4)及下固定连杆(6)能够沿靠背骨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上固定连杆(3)与上活动连杆(4)通过上弹性支撑板(7)连接,下固定连杆(6)与下活动连杆(5)通过下弹性支撑板(8)连接,上活动连杆(4)与下活动连杆(5)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的上活动连杆(4)、上弹性支撑板(7)及上固定连杆(3)组成肩部支撑组件,所述的下活动连杆(5)、下弹性支撑板(8)及下固定连杆(6)组成腰部支撑组件,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上丝杠(10)、下丝杠(12)及螺套(11),所述的上丝杠(10)的上端与上活动连杆(4)固定连接,上丝杠(10)的下端从螺套(11)的上端穿装在螺套(11)内,并与螺套(11)螺纹连接,所述的下丝杠(12)的下端与下活动连杆(5)固定连接,下丝杠(12)的上端从螺套(11)的下端穿装在螺套(11)内,并与螺套(11)螺纹连接,所述的上丝杠(10)与下丝杠(12)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靠背骨架(1)内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驱动螺套(11)转动,使上丝杠(10)、下丝杠(12)深入螺套(11)内或从螺套(11)内伸出,从而推动上活动连杆(4)及下活动连杆(5)沿靠背骨架(1)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骨架(1)、底座骨架(2)、上固定连杆(3)、上活动连杆(4)、下固定连杆(6)、下活动连杆(5)、弹性支撑板、调节组件及传动装置,所述的靠背骨架(1)下端与底座骨架(2)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的连接轴与底座骨架(2)固定连接,所述的靠背骨架(1)下端与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使靠背骨架(1)能够相对底座骨架(2)转动,从而实现靠背骨架(1)与底座骨架(2)夹角调整,所述的靠背骨架(1)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上固定连杆(3)、上活动连杆(4)、下活动连杆(5)及下固定连杆(6),所述的上固定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靠背骨架(1)两侧上部固定连接,下固定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靠背骨架(1)两侧下部固定连接,上活动连杆(4)及下固定连杆(6)能够沿靠背骨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上固定连杆(3)与上活动连杆(4)通过上弹性支撑板(7)连接,下固定连杆(6)与下活动连杆(5)通过下弹性支撑板(8)连接,上活动连杆(4)与下活动连杆(5)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的上活动连杆(4)、上弹性支撑板(7)及上固定连杆(3)组成肩部支撑组件,所述的下活动连杆(5)、下弹性支撑板(8)及下固定连杆(6)组成腰部支撑组件,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上丝杠(10)、下丝杠(12)及螺套(11),所述的上丝杠(10)的上端与上活动连杆(4)固定连接,上丝杠(10)的下端从螺套(11)的上端穿装在螺套(11)内,并与螺套(11)螺纹连接,所述的下丝杠(12)的下端与下活动连杆(5)固定连接,下丝杠(12)的上端从螺套(11)的下端穿装在螺套(11)内,并与螺套(11)螺纹连接,所述的上丝杠(10)与下丝杠(12)的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靠背骨架(1)内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驱动螺套(11)转动,使上丝杠(10)、下丝杠(12)深入螺套(11)内或从螺套(11)内伸出,从而推动上活动连杆(4)及下活动连杆(5)沿靠背骨架(1)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蜗杆(13)、涡轮(14)、纵向传动杆(15)、短轴(16)及转动手柄(17),所述的涡轮(14)设置在螺套(11)上,并与螺套(11)固定连接,所述的涡轮(14)与蜗杆(13)相互配合,所述的蜗杆(13)沿靠背骨架(1)的横向布置,蜗杆(13)的两端与靠背骨架(1)通过轴承组件连接,所述的蜗杆(13)上键连接有上从动锥齿轮(18),所述的靠背骨架(1)的一侧设置有纵向传动杆(15),所述的纵向传动杆(15)沿靠背骨架(1)的高度方向布置,纵向传动杆(15)与考培骨架通过轴承组件连接,所述的纵向传动杆(15)上端键连接有上主动锥齿轮(19),上主动锥齿轮(19)与上从动锥齿轮(18)相互啮合,所述的纵向传动杆(15)的下端键连接有下从动锥齿轮(20),下从动锥齿轮(20)与下主动锥齿轮(21)相互啮合,所述的下主动锥齿轮(21)键连接在短轴(16)上,所述的短轴(16)与靠背骨架(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短轴(16)的一端位于靠背骨架(1)的外侧,其上连接有转动手柄(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乘客腰部及肩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轴(16)的位于靠背骨架(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新龙陈希李通王峰伟郭贺洋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