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92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底座,与锅体相连接,底座与锅体之间围设形成容纳腔;电源盒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电源盒组件位于底座朝向锅体的一侧上,以使电源盒组件位于容纳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锅体组件,电源盒组件位于底座朝向锅体的一侧上,从而使得电源盒组件位于底座与锅体围设形成的容纳腔中,通过将电源盒组件直接固定在底座的内侧,使得电源盒组件的安装方便,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将电源盒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之后还需要在底座上设置底盖板的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无需另外设置底盖板,简化了锅体组件的结构,节省了零件,同时也简化了组装工艺,减少了组装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体组件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力锅等烹饪器具,如图1所示,电源盒组件130’一般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120’上,电源盒组件130’与锅体110’内部的电路板160’等零件接线后,再在底座120’上安装一个底盖板300’,用于遮挡底座120’中的电源盒组件130’等零部件,避免电源盒组件130’的外露而造成安全隐患。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源盒组件130’安装一般通过螺钉固定,使得电源盒组件130’的安装工时较长,并且,还需单独设置底盖板用于遮挡底座120’中的零件,导致产品的零件多,装配复杂,装配工时长,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底座,与锅体相连接,底座与锅体之间围设形成容纳腔;电源盒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电源盒组件位于底座朝向锅体的一侧上,以使电源盒组件位于容纳腔中。本技术所提供的锅体组件包括锅体、底座及电源盒组件,其中,底座与锅体相连接且底座与锅体之间围设形成容纳腔,电源盒组件设置在底座上,电源盒组件位于底座朝向锅体的一侧上,也即,电源盒组件位于底座的内侧,从而使得电源盒组件位于底座与锅体围设形成的容纳腔中,通过将电源盒组件直接固定在底座的内侧,使得电源盒组件的安装方便,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将电源盒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之后还需要在底座上设置底盖板的方案,本技术的结构无需另外设置底盖板,简化了锅体组件的结构,节省了零件,同时也简化了组装工艺,减少了组装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底座同时具有安装电源盒组件以及将电源盒组件遮挡在容纳腔中的作用,也即,底座既能够用于安装电源盒组件,又能够遮挡容纳腔中的电源盒组件等零部件,避免电源盒组件的外露而造成安全隐患,实现一物多用,从而在简化锅体组件的结构的同时,不会对锅体组件的性能造成影响,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锅体的下端形成有开口,底座盖设开口以形成容纳腔;或是将底座设置为一端面内凹的结构,并将内凹的一面盖设在锅体的下端,从而使得底座与锅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锅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锅体组件还包括:卡扣,设置在电源盒组件和底座中的一个上;扣位,设置在电源盒组件和底座中的另一个上,卡扣与扣位相配合以使电源盒组件扣合在底座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组件还包括卡扣和扣位,卡扣设置在电源盒组件和底座中的一个上,扣位设置在电源盒组件和底座中的另一个上,电源盒组件通过卡扣和扣位之间的配合扣合在底座上,也即,通过卡扣和扣位能够实现电源盒组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卡扣和扣位的结构简单,便于组装,且组装后可以拆卸,使得电源盒组件能够多次拆卸,便于产品的后续维修,且卡扣和扣位易于生产、成本低,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进一步地,通过卡扣和扣位实现电源盒组件和底座之间的连接,也便于电源盒组件和底座之间的组装,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螺钉连接电源盒组件和底座的方案,简化了组装工艺,减少了组装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锅体组件还包括:限位片,限位片的一端与卡扣相连接,限位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卡扣与扣位扣合连接的情况下,限位片的自由端止抵扣位以防止卡扣由扣位中脱出。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卡扣上设置有限位片,在卡扣与扣位扣合连接的情况下,限位片能够止抵扣位,从而防止卡扣由扣位中脱出,使得卡扣和扣位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防止在产品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源盒组件由底座上脱离,进而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具体地,限位片的一端与卡扣相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限位片与卡扣相连接的一端与卡扣一起穿入到扣位中,当卡扣与扣位组装到位后,限位片的自由端止抵于扣位上,从而防止卡扣由扣位中脱出。具体地,在需要将卡扣由扣位中取出时,先按压限位片的自由端,使得限位片的自由端由止抵在扣位上的状态脱离,再将卡扣由扣位中取出,也便于卡扣和扣位之间的拆卸。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卡扣和扣位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卡扣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片。在该技术方案中,锅体组件包括多个卡扣和多个扣位,卡扣和扣位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也即,一个卡扣对应一个扣位,多个卡扣和多个扣位的配合能够使得电源盒组件更加牢固的固定在底座上,防止电源盒组件由底座上脱离;进一步地,在多个卡扣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限位片,也即,可以仅在多个卡扣中的一个上设置限位片,一个限位片即可起到防止电源盒组件由底座上脱离,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的作用,且一个限位片不仅使得产品的结构简单,还能够使得卡扣与扣位之间易于拆卸;当然,也可以在多个卡扣中的几个卡扣上设置限位片,或是在多个卡扣中的每一个卡扣上均设置限位片,设置多个限位片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电源盒组件由底座上脱离,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具体地,卡扣的数量为2至4个,扣位的数量与卡扣相同,同样为2至4个,在该范围内,既可避免卡扣的数量过少,少于2个而导致电源盒组件与底座之间的固定不稳,电源盒组件易脱落、晃动等问题,又可避免卡扣的数量过多,多于4个而导致产品的结构复杂,造成工艺、材料上的浪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卡扣设置在电源盒组件上,锅体组件还包括:视窗孔,设置在底座上,视窗孔贯穿底座,视窗孔的位置与至少一个卡扣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在该技术方案中,底座上设有贯穿底座的视窗孔,也即,通过视窗孔能够由底座的外侧看到容纳腔中的零件,进一步地,视窗孔的位置与至少一个卡扣的位置相对应,也即,在电源盒组件安装在底座上的情况下,通过视窗孔能够看到卡扣;使得在底座安装到锅体上后,由底座背离锅体的一侧(底座的外侧)通过视窗孔能够看到安装在容纳腔中的至少一个卡扣,从而在底座与锅体组装后可以通过由视窗孔是否能够看到卡扣来判断电源盒组件是否已安装,无需拆卸底座进行检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源盒组件需与锅体底部的电路板等零件通过连接线连接,也即,在电源盒组件与电路板连接后,连接线的长度必然会导致底座无法与锅体分离太远,从而使得底座无法翻转过来后再组装电源盒组件,因而操作者需要在由底座背离锅体的一侧盲装,将电源盒组件安装在底座朝向锅体的一侧上,因次,视窗孔的设置还能够便于电源盒组件的安装到位,也即,可以通过由视窗孔是否能够看到卡扣来判断电源盒组件是否已安装到位。进一步地,视窗孔的位置与至少一个卡扣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也即,可以仅在底座上设置一个视窗孔,使得该视窗孔与多个卡扣中的一个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一个视窗孔即可起到判断电源盒组件是否已安装到位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在底座上设置多个视窗孔,使得多个视窗孔分别与多个卡扣中的几个卡扣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或是在底座上与多个卡扣中的每一个卡扣的安装位置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n底座,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锅体之间围设形成容纳腔;/n电源盒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源盒组件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锅体的一侧上,以使所述电源盒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底座,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锅体之间围设形成容纳腔;
电源盒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源盒组件位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锅体的一侧上,以使所述电源盒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
卡扣,设置在所述电源盒组件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上;
扣位,设置在所述电源盒组件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相配合以使所述电源盒组件扣合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
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一端与所述卡扣相连接,所述限位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扣合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限位片的自由端止抵所述扣位以防止所述卡扣由所述扣位中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和所述扣位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所述卡扣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限位片。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电源盒组件上,所述锅体组件还包括:
视窗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视窗孔贯穿所述底座,所述视窗孔的位置与至少一个所述卡扣的安装位置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