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91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包括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一锅体相配合的第一锅盖、可与所述第一锅盖相连的第一盖柄、第二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相配合的第二锅盖及可与所述第二锅盖相连的第二盖柄,所述第二锅体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锅体内,且该第二锅体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容置第一盖柄和/或第二盖柄的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放置在一起的体积小,因此在对第一、第二锅体包装后,所占用的空间小,运输方便,其运输效率高,降低运输所需的成本;而且包装成本低,包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
本技术属于厨房烹饪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
技术介绍
日常家庭中,锅具是烹饪的必要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厨房当中会配置多个锅具以满足烹饪所需,而为了方便用户购买,现有锅具厂家会将生产多个不同尺寸和种类的锅具一同出售。目前厂家在出售锅具的时候,一个锅具采用一个纸盒进行包装,该包装后锅具具有防碰撞,保护效果好;而对于成套的多个锅具,该包装方式会造成占用的空间大,在运输时,占用的空间大,运输的锅具数量少,运输效率低,运输的成本高;并且单个锅具单独包装,其包装所需的纸箱和防护海绵数量大,其造成包装成本高,而且包装时间长,包装效率低;同时单个包装时,锅盖的盖柄容易在锅内晃动,运输时发出异响,同时还会造成锅体、锅盖及盖柄受损,影响整个锅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装成本低的便于包装的锅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包括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一锅体相配合的第一锅盖、可与所述第一锅盖相连的第一盖柄、第二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相配合的第二锅盖及可与所述第二锅盖相连的第二盖柄,所述第二锅体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锅体内,且该第二锅体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容置第一盖柄和/或第二盖柄的固定件。本技术通过将第二锅体部分放置于第一锅体当中,其实现第二锅体和第一锅体进行叠放,因此第二锅体占用了部分第一锅体的空间,其减小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放置在一起的体积,因此在对第一、第二锅体包装后,所占用的空间小,因此运输方便,其运输效率高,降低运输所需的成本;由于第一、第二锅体叠放在一起的体积小,因此包装锅具的时候,多个锅体只需要一个纸箱即可,其包装成本低,包装效率高;同时固定件对第一、第二盖柄进行限位,因此在包装完成后的锅具,第一、第二盖柄不会出现晃动,因此在运输锅具时,第一、第二盖柄不会与锅体的内壁相碰撞,其保障了第一、第二锅体的质量。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盖柄和/或第二盖柄的容置凹部;通过设置容置凹部,其方便将第一、第二盖柄直接放置到容置凹部当中,容置凹部对第一、第二盖柄进行限位,其对第一、第二盖柄的限位效果好。优选的,所述第一锅盖设于所述第一锅体下部或盖设于所述固定件上部;通过将第一锅盖放置在第一锅体下部或固定件上部,其占用的空间小,因此进一步的减小了第一、第二锅体占用的空间。优选的,所述固定件边缘具有弯曲形成的折边结构;通过设置折边结构可对便于固定件盖在第二锅体上,因此对第二盖体优选的,所述第二锅盖包括第二盖体和围设于所述第二盖体边缘的第二盖环,所述第二盖环部分插入至所述第二锅体内;通过在第二盖体的边缘安装第二盖环,其在第二锅盖盖设到第二锅体上之后,可保障第二锅盖不会左右晃动,同时挡住第二盖体的边缘,其保障第二盖体不会割到人的手。优选的,所述第二盖环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盖体侧壁上的第二环体部和可穿设于所述第二锅体内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位于所述第二环体部下方,所述第二凸沿穿设于所述第二锅体内;通过设置第二凸沿可便于第二锅盖盖到锅体之后,第二锅盖不会晃动。优选的,所述第二环体部上部弯卷形成有防刮部;通过在第二环体部上卷绕成防刮部,其具有保护用户的手不会被刮到,提高第二锅盖的安全性,同时防刮部可以挡住部分由第二锅盖上泄出的液体,避免液体落入到灶台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锅体包括锅体部和与所述锅体部一体成型的锅底部,所述锅底部直径小于所述锅体部直径;通过将锅底部的直径设置的小于锅体部,其可便于件锅底部放入到第一锅体当中,其便于第二锅体和第一锅体相互叠放。优选的,所述第二锅体上设有锅柄架,所述锅柄架上设有锅柄件;通过设置锅柄件可便于提起锅具,其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锅柄件设上设有多个阶梯部;通过设置阶梯部,其在使用锅具的时候,可将锅具架在不同的高度上,因此锅具使用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放置在一起的体积小,因此在对第一、第二锅体包装后,所占用的空间小,运输方便,其运输效率高,降低运输所需的成本;而且包装成本低,包装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包括第一锅体11、第一锅盖12、第一盖柄13、第二锅体21、第二锅盖22及第二盖柄23,其中所述第二锅体21为铝合金锅,该第二锅体21包括锅体部211和锅底部212,所述锅体部211和底锅部212为一体成型,并且底锅212上端直径小于所述锅体部211的直径,在所述锅体部211上设有锅柄架241,该锅柄架241为金属板,所述锅柄架241通过螺钉与锅体部211相连,所述锅柄架241的底部粘接有锅柄件242,所述锅柄件242为耐热耐高温的塑料或者是胶木,在所述锅柄件242上设有多个阶梯部24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锅盖22用于盖到锅体部211上,该第二锅盖22包括第二盖体221和第二盖环222,所述第二盖体221为玻璃盖,所述第二盖环222套在所述第二盖体221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二盖环222包括有第二环体部251和的第二凸沿252,所述第二环体部251为一圈金属环,所述第二环体部251套在所述第二盖体221上,并且第二环体部251与第二盖体221的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二凸沿252为一圈金属环,该第二凸沿252的直径小于锅体部211的直径,所述第二凸沿252与所述第二环体部251一体成型,在将第二锅盖22盖到锅体部211上之后,所述第二凸沿252插入至所述锅体部211当中;所述第二环体部251上部卷曲形成有防刮部253。具体的,所述第二盖柄23为塑料柄,该第二盖柄23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盖体221相连;在售卖时,所述第二盖柄23未与所述第二盖体221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其中所述第一锅体11为铝合金锅,该第一锅体11包括筒体部111和下底部112,所述筒体部111和下底部112为一体成型,并且下底部112上端直径小于所述筒体部111的直径,并且所述筒体部111的直径大于上述锅体部211的直径,因此所述锅体部211可放置到所述筒体部111当中,从而实现第二锅体21叠放到第一锅体11当中。在所述筒体部111的侧壁上通过螺杆固连有支架141,该支架141为金属板,所述支架141通过螺钉与筒体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包括第一锅体(11)、与所述第一锅体(11)相配合的第一锅盖(12)、可与所述第一锅盖(12)相连的第一盖柄(13)、第二锅体(21)、与所述第二锅体(21)相配合的第二锅盖(22)及可与所述第二锅盖(22)相连的第二盖柄(2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体(21)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锅体(11)内,且该第二锅体(21)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容置第一盖柄(13)和/或第二盖柄(23)的固定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包括第一锅体(11)、与所述第一锅体(11)相配合的第一锅盖(12)、可与所述第一锅盖(12)相连的第一盖柄(13)、第二锅体(21)、与所述第二锅体(21)相配合的第二锅盖(22)及可与所述第二锅盖(22)相连的第二盖柄(2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体(21)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锅体(11)内,且该第二锅体(21)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容置第一盖柄(13)和/或第二盖柄(23)的固定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盖柄(13)和/或第二盖柄(23)的容置凹部(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盖(12)设于所述第一锅体(11)下部或盖设于所述固定件(3)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边缘具有弯曲形成的折边结构(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包装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盖(22)包括第二盖体(221)和围设于所述第二盖体(221)边缘的第二盖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朗厨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