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91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包括金属内胆和发热圈,发热圈套在金属内胆的外侧,发热圈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的外侧面接触配合,发热圈上设有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圈的外侧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分别处在所述发热圈的缺口两侧;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之间通过至少一条拉伸弹簧连接。这种装配结构能够方便地将发热圈装配在金属内胆上,并且可确保发热圈与金属内胆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传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的烹饪器具(如慢炖锅)一般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体中的金属内胆(如铝内胆),该金属内胆的外侧套设有发热圈,外壳体上配置有控制发热圈加热的电加热控制组件。使用时,电加热控制组件控制发热圈发热,利用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接触配合进行传热,实现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现有的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包括金属内胆和发热圈,发热圈套设在金属内胆的外侧,发热圈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的外侧面接触配合;发热圈上设有缺口,缺口的两侧边沿上设有一对向外突出的凸耳,凸耳上设有多个连接通孔,两个凸耳上的连接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相应的两个连接通孔中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上设有能够与固定螺栓的螺杆相啮合的螺母。装配时,先将发热圈套设在金属内胆的外侧,然后将各个固定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相应的两个连接通孔,再将各个螺母分别安装在相应固定螺栓的螺杆上,并拧动螺母使其朝向固定螺栓的头部移动,通过各个固定螺栓的头部与各个螺母推动两个凸耳相互靠近,将发热圈的缺口不断收紧,直至发热圈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的外侧面紧密接触。但是,上述对发热圈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不便,而且由于装配后发热圈的位置和缺口大小固定不变,因此在加热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发热圈因热应力变形而出现损伤或接触不良的情况,缩短其使用寿命,影响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这种装配结构不仅能够方便地将发热圈装配在金属内胆上,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加热过程中可确保发热圈与金属内胆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可有效延长发热圈的使用寿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包括金属内胆和发热圈,发热圈套在金属内胆的外侧,发热圈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的外侧面接触配合,发热圈上设有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圈的外侧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分别处在所述发热圈的缺口两侧;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之间通过至少一条拉伸弹簧连接。装配时,先将发热圈套设在金属内胆的外侧(通常发热圈套设在金属内胆的下部外侧),再将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钩在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上,利用拉伸弹簧自身的拉力使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相互靠近,以此来将发热圈缺口的两侧边沿收紧,使发热圈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的外侧面紧密接触,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在加热过程中,当发热圈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热应力变形时,拉伸弹簧会随之作相应伸缩变形,对发热圈的缺口大小实现自动调整,这样可确保发热圈与金属内胆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传热效果好,同时可避免发热圈因收缩过紧而造成损伤的情况,从而有效延长发热圈的使用寿命。通常,上述发热圈由电加热控制组件来控制加热,电加热控制组件包括电信号操控发热圈加热的PCB电控板和用于提供电力输入的电源板。通常,上述金属内胆采用铝内胆、不锈钢内胆或铁内胆。优选方案中,上述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之间通过两条拉伸弹簧连接,分别为第一拉伸弹簧和第二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处在第一拉伸弹簧上侧,第二拉伸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一拉伸弹簧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表示拉伸弹簧的一种属性,在数值上等于拉伸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装配时,先将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钩在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上,利用第一拉伸弹簧自身的拉力使发热圈缺口的两侧边沿收紧,再将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钩在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上,利用第二拉伸弹簧自身的拉力使发热圈缺口的两侧边沿进一步收紧,使发热圈的装配更为简单、方便。本技术的装配结构通过金属内胆、发热圈、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和拉伸弹簧之间的配合,不仅能够简单、方便地将发热圈装配在金属内胆上,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加热过程中,当发热圈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热应力变形时,拉伸弹簧会随之作相应伸缩变形,对发热圈的缺口大小实现自动调整,这样可确保发热圈与金属内胆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传热效果好,同时可避免发热圈因收缩过紧而造成损伤的情况,从而有效延长发热圈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包括金属内胆1和发热圈2,发热圈2套在金属内胆1的外侧,发热圈2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1的外侧面接触配合,发热圈2上设有缺口21,发热圈2的外侧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22,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22分别处在发热圈2的缺口21两侧;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22之间通过两条拉伸弹簧连接,分别为第一拉伸弹簧3和第二拉伸弹簧4,第二拉伸弹簧4处在第一拉伸弹簧3上侧,第二拉伸弹簧4的劲度系数大于第一拉伸弹簧3的劲度系数。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内胆1采用铝内胆、不锈钢内胆或铁内胆。下面简述一下本装配结构的装配方法:装配时,先将发热圈2套设在金属内胆1的下部外侧,然后将第一拉伸弹簧3的两端分别钩在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22上,利用第一拉伸弹簧3自身的拉力使发热圈2缺口21的两侧边沿收紧,再将第二拉伸弹簧4的两端分别钩在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22上(第二拉伸弹簧4处在第一拉伸弹簧3上侧),利用第二拉伸弹簧4自身的拉力使发热圈2的缺口21两侧边沿进一步收紧,使发热圈2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1的外侧面具有良好的接触,传热效果好。在加热过程中,当发热圈2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热应力变形时,第一拉伸弹簧3、第二拉伸弹簧4会随之作相应伸缩变形,自动调整发热圈2的缺口21大小,这样可确保发热圈2与金属内胆1之间保持良好的接触,传热效果好,同时可避免发热圈2因收缩过紧而造成损伤的情况,从而有效延长发热圈2的使用寿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包括金属内胆和发热圈,发热圈套在金属内胆的外侧,发热圈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的外侧面接触配合,发热圈上设有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圈的外侧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分别处在所述发热圈的缺口两侧;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之间通过至少一条拉伸弹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圈与金属内胆的装配结构,包括金属内胆和发热圈,发热圈套在金属内胆的外侧,发热圈的内侧面与金属内胆的外侧面接触配合,发热圈上设有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圈的外侧面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分别处在所述发热圈的缺口两侧;两个弹簧端部固定件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作忠吴绍凤钟原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