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89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属于木材加工领域。所述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桉木切割成板,在45‑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使用稳定剂在真空条件下浸泡16‑20h,然后将木板和稳定剂一同放至反应釜中,反应完成待自然冷却取出木板;木板放入压力炉进行压力干燥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含水率进行监控,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2‑10%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调节温度为38‑50℃,并保持至木板含水率为9‑14%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茎材所需含水率,并保持茎材的质量,避免其加工后出现开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材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具的档次要求也逐步提升,其中木质家具尤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伴随科技的进步,全球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近,国内产的木质家具热销全球各地,同时也给木质家具行业带来了技术上的难题: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温差大,湿度不一,木质家具的框架木材非常容易开裂以及变形,从而破坏了木质家具的品相,给木质家具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桉木是一种浅色的阔叶木,木纹紧密而不规则。边材层比较宽,呈白至淡粉色;心材则为浅棕红色。桉木是一种速生材,不坚韧,质轻,易断,应选其它既坚韧又光滑,质重的杂料。桉木在中国南部广泛生长,并且在橱柜和家具的生产中有多种用途,特别是用于仿古家具的生产。桉木一般是砍伐后放置一段时间,等待桉木材干燥到一定程度,然后进行后续加工。此类的放置木材大多放置在阳光底下直接暴晒,这样的处理后果导致后续加工过程中木材出现炸裂、开裂的问题,而且木材板容易粉化。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茎材加工中含水率控制精度不高,且加工后易出现开裂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方案: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将桉木切割成板,在45-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使用稳定剂与水以质量比1:20混合均匀后的稳定剂溶液在真空条件下浸泡16-20h,然后将木板和稳定剂一同放至反应釜中,反应完成待自然冷却取出木板;S2:木板放入压力炉进行压力干燥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含水率进行监控,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2-10%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S3:调节温度为38-50℃,并保持至木板含水率为9-14%即可。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将桉木切割成板,在52℃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1%。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真空条件为:5×10-1×10-1Pa,温度保持30-50℃。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反应釜的反应条件为在50-70℃下加热1-3h。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5%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调节温度为43℃,并保持至木板含水率为18%即可。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压力干燥工艺为:先在10-20kPa,温度24-27℃下保持2-6h;再升高至30-40kPa,温度32-39℃下保持2-4h;最后在50-75kPa,温度40-58℃下保持6-10h即完成处理。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压力干燥工艺为:先在16kPa,温度26℃下保持4h;再升高至35kPa,温度36℃下保持2.7h;最后在62kPa,温度52℃下保持9h即完成处理。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分:甲基硅酸25-40份、松油18-30份、白蜡16-21份、硫酸铝11-18份、碳酸钙8-15份、二氧化钛6-11份、羟苯甲酯4-7份、硅酸钠2-5份、三羟乙基胺6-15份、琥珀酸4-9份、椰油醇硫酸钠3-7份。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分:甲基硅酸32份、松油24份、白蜡18份、硫酸铝15份、碳酸钙11份、二氧化钛8份、羟苯甲酯5份、硅酸钠4份、三羟乙基胺10份、琥珀酸6份、椰油醇硫酸钠5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1.由表1可知,实施例1-3的实际含水率与调控含水率分别相差3.6%、5.6%、5.0%,可见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本专利技术调控方法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规模生产。2.在添加的稳定剂中,硫酸铝、二氧化钛、羟苯甲酯产生了相应的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茎材静曲强度,降低了干缩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1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将桉木切割成板,在52℃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1%,使用稳定剂与水以质量比1:20混合均匀后的稳定剂溶液在真空条件下浸泡18h,然后将木板和稳定剂一同放至反应釜中,在62℃下加热2h,反应完成待自然冷却取出木板;S2:木板放入压力炉进行压力干燥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含水率进行监控,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5%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S3:调节温度为43℃,并保持至木板含水率为11%即可。所述真空条件为,20Pa,温度保持45℃。所述步骤S2中,压力干燥工艺为:先在16kPa,温度26℃下保持4h;再升高至35kPa,温度36℃下保持2.7h;最后在62kPa,温度52℃下保持9h即完成处理。所述稳定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分:甲基硅酸32份、松油24份、白蜡18份、硫酸铝15份、碳酸钙11份、二氧化钛8份、羟苯甲酯5份、硅酸钠4份、三羟乙基胺10份、琥珀酸6份、椰油醇硫酸钠5份。实施例2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将桉木切割成板,在45℃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使用稳定剂与水以质量比1:20混合均匀后的稳定剂溶液在真空条件下浸泡16h,然后将木板和稳定剂一同放至反应釜中,在50℃下加热1h,反应完成待自然冷却取出木板;S2:木板放入压力炉进行压力干燥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含水率进行监控,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2%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S3:调节温度为38℃,并保持至木板含水率为9%即可。所述真空条件为:50Pa,温度保持30℃。所述步骤S2中,压力干燥工艺为:先在10kPa,温度24℃下保持2h;再升高至30kPa,温度32℃下保持2h;最后在50kPa,温度40℃下保持6h即完成处理。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组分:甲基硅酸25份、松油18份、白蜡16份、硫酸铝11份、碳酸钙8份、二氧化钛6份、羟苯甲酯4份、硅酸钠2份、三羟乙基胺6份、琥珀酸4份、椰油醇硫酸钠3份。实施例3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将桉木切割成板,在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5%,使用稳定剂与水以质量比1:20混合均匀后的稳定剂溶液在真空条件下浸泡20h,然后将木板和稳定剂一同放至反应釜中,在70℃下加热3h,反应完成待自然冷却取出木板;S2:木板放入压力炉进行压力干燥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含水率进行监控,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10%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桉木切割成板,在45-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使用稳定剂与水以质量比1:20混合均匀后的稳定剂溶液在真空条件下浸泡16-20h,然后将木板和稳定剂一同放至反应釜中,反应完成待自然冷却取出木板;/nS2:木板放入压力炉进行压力干燥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含水率进行监控,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2-10%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nS3:调节温度为38-50℃,并保持至木板含水率为9-14%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桉木切割成板,在45-6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25-35%,使用稳定剂与水以质量比1:20混合均匀后的稳定剂溶液在真空条件下浸泡16-20h,然后将木板和稳定剂一同放至反应釜中,反应完成待自然冷却取出木板;
S2:木板放入压力炉进行压力干燥工艺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对含水率进行监控,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2-10%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
S3:调节温度为38-50℃,并保持至木板含水率为9-14%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桉木切割成板,在52℃下干燥至含水量为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真空条件为:5×10-1×10-1Pa,温度保持3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反应釜的反应条件为在50-70℃下加热1-3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当干燥木板含水率距离所需含水率还剩5%时,恢复常压并停止干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桉木实木门茎材含水率调控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晟陈松武刘晓玲陈萍陆敏虞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贺州恒达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