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78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立柱,涉及升降系统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桌腿升降不畅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管和中管,所述中管套接于内管外侧且中管可沿内管作轴向往复运动,所述内管和中管之间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系数的滑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全新的套管滑动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内管和中管之间的无间隙装配,稳定性更强,滑动阻力更小,结构更为合理,滑动更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立柱
本技术涉及升降系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升降立柱。
技术介绍
桌子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电脑桌、书桌、办公桌等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随着人们的应用需求,对桌子的舒适、便利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能调整高度的桌子倍受人们喜爱,为满足人们需求,出现了利用升降立柱对高度调节的桌子。公告号为CN203467934U的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升降桌腿,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桌腿,所述桌腿中的外管套在内管上且外管与内管之间有多个滚珠条组件,所述滚珠条组件由塑料滚珠条和塑料球构成,塑料滚珠条有多个珠孔,塑料球位于珠孔内且塑料球直径大于塑料滚珠条厚度。上述方案中解决了现有桌腿上下运动摩擦阻力大、稳定性差的问题,但是滚珠在滚动时没有设定滚珠轨迹,容易出现卡珠的现象,因而造成桌腿升降不畅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升降立柱。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和中管,所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2)和中管(3),所述中管(3)套接于内管(2)外侧且中管(3)可沿内管(2)作轴向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和中管(3)之间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系数的滑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2)和中管(3),所述中管(3)套接于内管(2)外侧且中管(3)可沿内管(2)作轴向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和中管(3)之间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系数的滑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座(24),所述滑动座(2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滚动件(2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4)可弯曲折叠,所述滑动座(24)包括若干首尾连接的滑块一(241),相邻所述滑块一(241)之间形成有翻折边,所述滑动座(24)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凹槽和连接片(242),所述连接片(242)用于卡入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开设有卡孔一(245),所述连接片(242)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卡孔一(245)的卡柱一(24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滑块二(25),所述内管(2)朝向中管(3)的一端开设有卡孔二(30),所述滑块二(2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卡入卡孔二(30)的卡柱二(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3)朝向内管(2)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罩(26),所述防尘罩(2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条(27),所述中管(3)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卡条(27)卡入的槽条(28)。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3)通过滑动机构滑动连接有外管(4),所述外管(4)套接于中管(3)外侧且外管(4)可沿中管(3)作轴向往复运动,所述内管(2)的内部设有第一丝杆(5)和套设在第一丝杆(5)外侧的第二丝杆(6),所述第一丝杆(5)用于带动中管(3)和第二丝杆(6)作轴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二丝杆(6)用于带动外管(4)作轴向往复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锋应鑫勇石兰东赵奇晶茹钢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耐特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