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堵塞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工地污水,污水中往往含有大量泥沙碎石之类的物质,如果直接排放至河道或地表水中,会造成河道淤塞;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污水处理器主要有两种:一是简单的沉淀池,靠体积庞大的沉淀池将砂石等物质自然沉淀下来,占地面积大,沉淀时间长,处理效果差,很难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另一种是设置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过滤网将泥沙等杂质去除,这种方法,由于沙子细小,且遇水容易堵塞滤网,需要不断清理滤网,影响建筑污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堵塞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网容易堵塞,影响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外桶,外桶内套装有一个与外桶同轴的内桶,内桶上安装有一个与内桶同轴的转轴,转轴上方的内桶内壁上开设有一个与内桶同轴的弧形槽,弧形槽上方的内桶与外桶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竖直的通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外桶(1),外桶(1)内套装有一个与外桶(1)同轴的内桶(2),内桶(2)上安装有一个与内桶(2)同轴的转轴(7),转轴(7)上方的内桶(2)内壁上开设有一个与内桶(2)同轴的弧形槽(4),弧形槽(4)上方的内桶(2)与外桶(1)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竖直的通槽,两个通槽形成一个进料口(3),转轴(7)下方的内桶(2)和外桶(1)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竖直的通孔(10),两个通孔(10)相通且构成一个出料口(6);/n所述的位于内桶(2)内的转轴(7)上圆周均布有多个过滤单元,外桶(1)的外侧圆周均布有多个与过滤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外桶(1),外桶(1)内套装有一个与外桶(1)同轴的内桶(2),内桶(2)上安装有一个与内桶(2)同轴的转轴(7),转轴(7)上方的内桶(2)内壁上开设有一个与内桶(2)同轴的弧形槽(4),弧形槽(4)上方的内桶(2)与外桶(1)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竖直的通槽,两个通槽形成一个进料口(3),转轴(7)下方的内桶(2)和外桶(1)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竖直的通孔(10),两个通孔(10)相通且构成一个出料口(6);
所述的位于内桶(2)内的转轴(7)上圆周均布有多个过滤单元,外桶(1)的外侧圆周均布有多个与过滤单元一一对应且可随过滤单元共同转动的接料槽(15),每个过滤单元均包含一个安装在转轴(7)上的径向的过滤网(8),过滤网(8)可绕其固定在转轴(7)的一端转动并可复位,每个过滤网(8)的后侧均安装有一个与一过滤网(8)形状相同的刮板(9),刮板(9)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0),每个通孔(10)靠近对应过滤网(8)的一侧均铰接有一个可转动并可复位的挡板(11),转轴(7)上安装有一个可绕转轴(7)轴线转动的支杆(14),支杆(14)的上端安装有一个位于弧形槽(4)内的弧形板(5),支杆(14)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可沿内桶(2)内壁转动且可复位的滑块(12),滑块(12)转动可经支杆(14)带动弧形板(5)转动,滑块(12)内安装有可沿内桶(2)径向移动的销钉(13);当滑块(12)位于其位移的最上方时,弧形板(5)与进料口(3)偏离使得进料口(3)被打开,污水进入内桶(2)内并流动到进料口(3)后侧的刮板(9)上,水的重力使得此刮板(9)上的挡板(11)旋转,并将对应的刮板(9)上的挡板(11)打开,之后污水经过滤网(8)过滤后由出料口(6)流出;转轴(7)带动过滤网(8)转动,其中一个过滤网(8)与销钉(13)接触带动滑块(12)转动,滑块(12)经支杆(14)带动弧形板(5)转动使得进料口(3)被关闭,当进料口(3)被关闭后,滑块(12)转动到位移的最末端,转轴(7)继续转动,销钉(13)使得对应的过滤网(8)发生抖动并将泥沙抖落在此过滤网(8)与之后的刮板(9)之间的内桶(2)上,刮板(9)转动将泥沙推至进料口(36)并由接料槽(15)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7)与外桶(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电机经减速器与转轴(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7)上圆周均布有多个与过滤网(8)一一对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