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软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3371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含有翻译调节肿瘤蛋白(TCTP)的软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的软骨修复材料含有TCTP,因此具有较强的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而且该材料具有3D复合体结构,很好的模拟了软骨细胞在体内生存的微环境,含TCTP的软骨修复材料为软骨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保证软骨细胞快速增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修复材料选用胶原海绵和海藻酸钠组合作为支架,其具有生物可吸收,无毒的特性,具有很好的组织相溶性和细胞吸附性,对软骨损伤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软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软骨修复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多见于膝关节等负重关节的常见多发病,常引起关节肿痛及畸形等,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软骨组织工程作为新兴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软骨组织工程三要素包括: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目前,细胞类型包括:干细胞和各类分化细胞;生长因子包括:激素和各类细胞生长因子;常用的细胞支架包括:人工合成可降解聚合物以及透明质酸类支架。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作为最常见的生长因子,具有起效快、短期疗效显著的特点,但TGF-β3和BMP-6具有促分化作用,会不同程度的改变软骨细胞的状态和活力,不能很好修复软骨损伤。激素具有快速起效的作用效果,但因其副作用较大,长期治疗效果欠佳。透明质酸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透明质酸存在提取流程繁冗,价格昂贵,且复合胶原水凝胶制作步骤繁琐的缺点。此外,人工合成可降解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差,细胞吸附力弱以及可能会引起无菌性炎症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翻译调节肿瘤蛋白在制备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产品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含有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软骨修复材料。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骨修复材料,所述软骨修复材料是由翻译调节肿瘤蛋白、海藻酸钠、胶原海绵以及软骨细胞制备而成,且形成具有3D结构的复合物。本专利技术中之所以选择翻译调节肿瘤蛋白(TCTP),是因为TCTP是一种常表达于肿瘤细胞和大肠杆菌的蛋白因子,具有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海藻酸钠是从褐藻或细菌中提取出的天然高分子多糖,类似于细胞外基质中的糖胺聚糖(GAG),但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快速成形、对生物体无毒害以及制作简单的优点。医用胶原海绵是一种商业化胶原海绵,具有缓释药物、可吸收降解、安全性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将构建的TCTP-海藻酸钠-胶原海绵-软骨细胞3D复合物进行体外培养,并将其植入关节软骨损伤区域进行修复。此条件下,软骨细胞可以很好的扩增并形成软骨,动物实验中,本专利技术将体外培养的3D复合物植入大鼠损伤关节软骨区域进行6周和12周的修复,结果显示大鼠损伤区域的软骨细胞II型胶原和糖胺聚糖AGG表达量显著增加,预示着本专利技术制备的3D复合物对损伤软骨进行了很好的修复。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软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离体的动物软骨放入消化液中消化;(2)将步骤(1)获得的消化液过滤,离心,获得原代软骨细胞;(3)将原代软骨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后,培养传代至3~4代;(4)将含有海藻酸钠和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软骨细胞悬液注入胶原海绵中,即可获得本专利技术的软骨修复材料。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消化的具体步骤为:将离体的动物软骨移入I型胶原酶消化液中,37℃消化30分钟;然后再将其放入含有I型胶原酶和D型胶原酶的消化液中,37℃消化4-6小时。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过滤采用45μm的滤膜过滤。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获得原代软骨细胞的具体步骤为:用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重悬离心细胞,并于37℃,5%CO2条件下培养,隔天更换新鲜培养基,获得原代软骨细胞。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如下:在原代细胞中加入胰酶,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将悬液离心,以2×105/mL的密度转入新的培养瓶中,将软骨细胞培养传代至3~4代。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海藻酸钠的浓度为4%(w/v)。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浓度为10~50μg/mL。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浓度为20μg/m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构建的软骨修复材料由于含有TCTP,因此具有较强的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且该材料较好的模拟了软骨细胞体内生长的微环境。本专利技术的修复材料选用胶原海绵和海藻酸钠组合作为支架,其具有生物可吸收,无毒的特性,具有很好的组织相溶性和细胞吸附性,对软骨损伤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SD大鼠原代关节软骨细胞贴壁后状态示意图(标尺:100μm)。图2为SD大鼠原代关节软骨细胞加入胰酶后收缩变圆示意图(标尺:100μm)。图3为TCTP各浓度对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示意图。图4为采用检测软骨细胞糖胺聚糖AGG分泌的经典方法---阿利新蓝染色法检测TCTP各浓度对软骨细胞糖胺聚糖AGG分泌的影响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构建的TCTP-海藻酸钠-胶原海绵-软骨细胞3D复合物体外培养14天后的冰冻切片经H&E染色、阿尔新蓝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分别检验软骨细胞的生长状态、软骨细胞分泌的糖胺聚糖AGG的含量以及形成新生软骨组织的示意图(标尺:50μm)。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简洁明了的展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所有试剂与耗材均通过商业途径获得。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试剂和材料来源如下: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国械注准:20143642302,无锡贝迪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10×5mm。海藻酸钠: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货号:105640;胰酶,货号:25300054;胎牛血清:货号:10100147,青-链霉素,货号:15070063,均由Gibco公司提供。翻译调节肿瘤蛋白(TCTP),货号:ICA962Mu01,1mg,上海联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LMAIBio),0.1%BSA稀释,-80℃保存。实施例1构建TCTP-海藻酸钠-胶原海绵-软骨细胞3D复合物1、新生SD大鼠原代关节软骨细胞分离取新生SD大鼠3只,无菌环境下麻醉并处死后,用无菌手术刀片和眼科镊分离股骨头和胫骨,剔除软组织,将分离处的膝关节软骨放入1×PBS缓冲液,清洗两次;将分离的关节软骨移入I型胶原酶(0.7mg/mL)消化液中,在37℃恒温水浴箱振荡消化30分钟,之后,弃掉粘稠状溶液。将消化掉肌肉组织的关节软骨放入含有I型胶原酶(0.7mg/mL)和D型胶原酶(3mg/mL)的消化液中,将组织块吹散,反复消化,37℃恒温水箱振荡消化4-6小时,收集消化液并用45μm的滤膜过滤,滤液在1000g转速下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用DMEM高糖培养基重悬细胞,并按照2×105/mL的密度接种在10cm的培养皿中,加入10mLDMEM高糖培养基,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隔天,弃掉培养基,用无菌PBS清洗细胞3次,换入新的DMEM高糖培养基,DMEM高糖完全培养基含有10%澳洲胎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可看到贴壁的原代软骨细胞成圆形或多边形(图1)。平均每只SD大鼠可分离得到原代软骨数目为107。2、原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翻译调节肿瘤蛋白在制备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产品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译调节肿瘤蛋白在制备治疗关节软骨损伤产品中的应用。


2.一种软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骨修复材料是由翻译调节肿瘤蛋白、海藻酸钠、胶原海绵以及软骨细胞制备而成,且形成具有3D结构的复合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离体的动物软骨放入消化液中消化;
(2)将步骤(1)获得的消化液过滤,离心,获得原代软骨细胞;
(3)将原代软骨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后,培养传代至3~4代;
(4)将含有海藻酸钠和翻译调节肿瘤蛋白的软骨细胞悬液注入胶原海绵中,即可获得本发明的软骨修复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消化的具体步骤为:将离体的动物软骨移入I型胶原酶消化液中,37℃消化30分钟;然后再将其放入含有I型胶原酶和D型胶原酶的消化液中,37℃消化4-6小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珍熊喜峰张金丽殷文慧刘志河张少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