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367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A相原料、B相原料、C相原料、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S2.将A相原料和B相原料分别加热至78‑82℃,并将C相原料加热至54‑56℃,在加热的过程中分别对A相原料、B相原料和C相原料充分搅拌,直至各组分均匀分散;S3.在水浴锅中首先加入B相原料,接着将A相原料加入B相原料,并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降温至54‑5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主要采用液晶型乳化体系,液晶具有亲水部和亲油部的两连续构造拥有大量的结合水和疏水性,从而具有良好的锁水功能和抑制水分蒸发的功效,提高角质层的渗透性,控制透皮吸收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具体是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伤口愈合是一个麻烦和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导致重大的临床发病率,如不愈合溃疡、感染、坏疽和截肢,近年来,虽然糖尿病伤口的治疗已经加强,但截肢率仍居高不下,这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占4~10%,而足溃疡的治疗较为昂贵,现有的价格适中的产品锁水功能和角质层的渗透性较差,对患者伤口的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开发一款价格适中,有效治疗糖尿病伤口的药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提高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法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而足溃疡的治疗较为昂贵,现有的价格适中的产品锁水功能和角质层的渗透性较差,对患者伤口的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A相原料、B相原料、C相原料、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S2.将A相原料和B相原料分别加热至78-82℃,并将C相原料加热至54-56℃,在加热的过程中分别对A相原料、B相原料和C相原料充分搅拌,直至各组分均匀分散;S3.在水浴锅中首先加入B相原料,接着将A相原料加入B相原料,并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降温至54-55℃;S4.将C相原料慢慢加入盛有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的水浴锅中,并对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混合物分散均匀后进行均质,最后降温搅拌;S5.待水浴锅中A相原料、B相原料与C相原料的混合物温度降至35-45℃时,向浴锅中加入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停止加热后,搅拌分散均匀,直至冷却至室温后即为成品。进一步地,所述S1中A相原料包括蔗糖多硬脂酸酯和鲸蜡醇棕榈酸酯共1份、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和鲸蜡硬脂醇共2.5份、丙二醇3份和鲸蜡硬脂醇2份。进一步地,所述S1中B相原料包括甘油三乙基己酸酯6份、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3份、氢化聚异丁烯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牛油果树果脂3份、新疆紫草提取物0.5份、鸸鹋油5份、肉豆蔻醇肉豆蔻酸酯1份和生育酚0.5份。进一步地,所述S1中C相原料包括聚丙烯酸钠0.2份、甘油4份、丁二醇3份和1,2-戊二醇5份。进一步地,所述S1中D相原料包括去离子水52.1份和水、甘油、金钗石斛茎提取物、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苦参根提取物、宁夏枸杞果提取物和紫松果菊提取物共5份。进一步地,所述S1中E相原料包括羧甲基脱乙酰壳多糖0.2份和去离子水3份。进一步地,所述S1中F相原料包括异抗坏血酸0.2份和去离子水3份。进一步地,所述S2中搅拌速度应保持为3000-4000r/min,搅拌时间为5-10min。进一步地,所述S4中均质搅拌速度为8000-8500r/min,均质时间为20-25min。进一步地,所述S5中搅拌速度为800-1000r/min,搅拌时间为15-40min。(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2)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液晶型乳化体系,液晶具有亲水部和亲油部的两连续构造拥有大量的结合水和疏水性,从而具有良好的锁水功能和抑制水分蒸发的功效,提高角质层的渗透性,控制透皮吸收速度。(3)本专利技术的原料简单,工艺流程较短,使得药物在保留其大部分对人体自然有益效果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产品的成本,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4)本专利技术用紫草是一种传统的伤口愈合的中药,其内部含有萘醌衍生物之一的arnebin-1,这在的伤口愈合性质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能够加速伤口愈合速度,促进血管形成,增加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形成厚厚的肉芽组织及创面再上皮化。(5)在通过添加了鸸鹋油动物油脂,因动物油脂和人的亲肤性比较好,所以能够加强产品的吸收性,使得药物的浪费更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型乳化体系角质层渗透性对比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透皮吸收速度对比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细胞增殖影响对比第一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细胞增殖影响对比第二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愈合试验对比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Transwell对比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HUVECs小管生成对比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HUVECs小管生成注释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伤口愈合对比试验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Arnebin-1对体重和血糖的影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11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如图1-图1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A相原料、B相原料、C相原料、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S2.将A相原料和B相原料分别加热至80℃,并将C相原料加热至55℃,在加热的过程中分别对A相原料、B相原料和C相原料充分搅拌,直至各组分均匀分散;S3.在水浴锅中首先加入B相原料,接着将A相原料加入B相原料,并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降温至55℃;S4.将C相原料慢慢加入盛有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的水浴锅中,并对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混合物分散均匀后进行均质,最后降温搅拌;S5.待水浴锅中A相原料、B相原料与C相原料的混合物温度降至40℃时,向浴锅中加入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停止加热后,搅拌分散均匀,直至冷却至室温后即为成品。进一步地,S1中A相原料包括蔗糖多硬脂酸酯和鲸蜡醇棕榈酸酯共1份、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和鲸蜡硬脂醇共2.5份、丙二醇3份和鲸蜡硬脂醇2份,蔗糖多硬脂酸酯、鲸蜡醇棕榈酸酯、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和鲸蜡硬脂醇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A相原料、B相原料、C相原料、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nS2.将A相原料和B相原料分别加热至78-82℃,并将C相原料加热至54-56℃,在加热的过程中分别对A相原料、B相原料和C相原料充分搅拌,直至各组分均匀分散;/nS3.在水浴锅中首先加入B相原料,接着将A相原料加入B相原料,并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降温至54-55℃;/nS4.将C相原料慢慢加入盛有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的水浴锅中,并对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混合物分散均匀后进行均质,最后降温搅拌;/nS5.待水浴锅中A相原料、B相原料与C相原料的混合物温度降至35-45℃时,向浴锅中加入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停止加热后,搅拌分散均匀,直至冷却至室温后即为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A相原料、B相原料、C相原料、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
S2.将A相原料和B相原料分别加热至78-82℃,并将C相原料加热至54-56℃,在加热的过程中分别对A相原料、B相原料和C相原料充分搅拌,直至各组分均匀分散;
S3.在水浴锅中首先加入B相原料,接着将A相原料加入B相原料,并搅拌均匀,直至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降温至54-55℃;
S4.将C相原料慢慢加入盛有A相原料与B相原料的混合物的水浴锅中,并对混合物进行搅拌,使得混合物分散均匀后进行均质,最后降温搅拌;
S5.待水浴锅中A相原料、B相原料与C相原料的混合物温度降至35-45℃时,向浴锅中加入D相原料、E相原料和F相原料,停止加热后,搅拌分散均匀,直至冷却至室温后即为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A相原料包括蔗糖多硬脂酸酯和鲸蜡醇棕榈酸酯共1份、鲸蜡硬脂基葡糖苷和鲸蜡硬脂醇共2.5份、丙二醇3份和鲸蜡硬脂醇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草修护霜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B相原料包括甘油三乙基己酸酯6份、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3份、氢化聚异丁烯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份、牛油果树果脂3份、新疆紫草提取物0.5份、鸸鹋油5份、肉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卫群蔡光欣惠宏襄黄丽翠吴嫦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创美抗衰老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