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28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盘和压板,所述成型盘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成型盘的中部设置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模具盘,所述模具盘上设置模具块,所述压板盖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压板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为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把手、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压板外,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的上壁伸入到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能够在敷料加入美容液之前,对美容液进行混合,解决了多种不同美容液加入敷料时无法进行混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敷料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敷料制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敷料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各种护肤品及美容保养品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敷料是美容保养品的一种载体,其由于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速等优点而被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接受,敷料通过各类材料的载体,携带一定量的具有保养、修复等功能的物质,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暂时隔离外界的空气与污染,提高肌肤温度,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与新陈代谢,是肌肤的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除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和累计的油脂类物质,敷料中的水分渗入表皮的角质层,皮肤变得柔软,肌肤自然光亮而又弹性。目前DIY敷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多,DIY敷料即通过敷料成型装置,将敷料载体本体置于敷料成型装置内,再通过向装置中加入美容液,将美容液溶入到敷料载体上,再进行使用。虽然目前已有此类装置,但是均不具备混合的功能,当需要将不同功能的美容液进行混合使用时,只能通过外部的混合装置先进行混合,在加入到敷料成型装置中,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盘和压板,所述成型盘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成型盘的中部设置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模具盘,所述模具盘上设置模具块,所述压板盖合于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压板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为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把手、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压板外,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通过固定套安装在所述压板的上壁上,所述安装套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置轴承,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的上壁伸入到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优选的是,所述混合腔的上端设置加液口,所述混合腔的下端设置出液口。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搅拌轴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通孔,所述旋转把手设置贯穿所述旋转把手的安装孔,所述搅拌轴伸入到所述安装孔内设置。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孔内设置控制杆,所述控制杆贯穿所述通孔设置。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杆下端与塞体连接,所述控制杆上端设置提拉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塞体为橡胶塞,所述塞体嵌入设置在所述出液口内。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两组固定槽,所述压板与所述固定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固定块,通过固定槽与固定块的连接,能够将所述压板和成型盘进行固定连接,不会因外力转动对敷料载体造成破坏。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槽为倾斜的坡体结构,所述固定块为与所述坡体结构相适应的三角形结构,倾斜设置的固定槽在加入美容液时,不会造成积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能够在敷料加入美容液之前,对美容液进行混合,解决了多种不同美容液加入敷料时无法进行混合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的成型盘平面示意图;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侧面剖视图;图3为按照本技术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的旋转把手水平面剖视图。图中标注说明:1-成型盘;2-压板;3-模具盘;4-模具块;5-固定槽;6-混合腔;7-加液口;8-旋转把手;9-搅拌轴;10-固定套;11-搅拌叶;12-出液口;13-塞体;14-控制杆;15-通孔;16-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不同美容液进行混合使用的敷料成型装置,主要用于美容敷料的制备,包括成型盘1和压板2,所述成型盘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成型盘1的中部设置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模具盘3,所述模具盘3上设置模具块4,可以将敷料放置于所述模具盘3上,通过挤压的方式来制备美容用的敷料,所述压板2盖合于所述凹槽内,其中,所述压板2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为混合腔6,所述混合腔6用于混合不同效果的美容液,所述混合腔6内设置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用于对美容液进行搅拌,从而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把手8、搅拌轴9和搅拌叶11,所述旋转把手8设置在所述压板2外,所述旋转把手8与所述搅拌轴9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9通过固定套10安装在所述压板2的上壁上,所述安装套10与所述搅拌轴9之间设置轴承,所述搅拌轴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2的上壁伸入到所述混合腔6内设置,所述搅拌叶11设置在所述搅拌轴9上,使用时,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所述旋转把手8,从而带动所述搅拌轴9转动,所述搅拌轴9转动带动所述搅拌叶11转动,从而对所述混合腔6内的美容液进行搅拌,所述混合腔6的上端设置加液口7,所述加液口7用于向所述混合腔6内加入美容液,所述混合腔6的下端设置出液口12,所述出液口12用于向所述成型盘1的凹槽内加入美容液,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9为圆筒结构,内部中空并且设置通孔15,所述旋转把手8设置贯穿所述旋转把手8的安装孔,所述搅拌轴9伸入到所述安装孔内设置,即所述搅拌轴9的外壁与所述旋转把手8安装孔的内壁连接,所述通孔15内设置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贯穿所述通孔15设置,所述控制杆14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5的内径,所述控制杆14与所述搅拌轴9内通孔15的外壁不接触,由此,所述控制杆14与所述搅拌轴9两者各自使用时不会造成相互干扰,所述控制杆14下端与塞体13连接,所述控制杆14上端设置提拉部,所述塞体13为橡胶塞,所述塞体13嵌入设置在所述出液口12内,所述塞体13作为所述出液口12的开关设置,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两组固定槽5,所述压板2与所述固定槽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固定块16,通过固定槽5与固定块16的连接,能够将所述压板2和成型盘1进行固定连接,不会因外力转动对敷料载体造成破坏,具体的,所述固定槽5为倾斜的坡体结构,所述固定块16为与所述坡体结构相适应的三角形结构,倾斜设置的固定槽在加入美容液时,不会造成积液。本实施例使用时,首先将敷料载体放置在所述模具盘3内,将所述压板2盖合于所述成型盘1上,从所述加液口7向所述混合腔6内加入需要使用的不同种类的美容液,加入后,手动控制所述旋转把手8旋转,带动所述搅拌叶11转动,从而对所述混合腔6内的美容液进行混合,混合完后,提拉所述控制杆14上部的提拉部,将所述塞体13抽离所述出液口12,混合好的美容液经所述出液口12流入到所述模具盘3内与溶入到所述敷料载体上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技术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包括上述本技术说明书的
技术实现思路
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盘和压板,所述成型盘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成型盘的中部设置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模具盘,所述模具盘上设置模具块,所述压板盖合于所述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为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把手、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压板外,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的上壁伸入到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盘和压板,所述成型盘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成型盘的中部设置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模具盘,所述模具盘上设置模具块,所述压板盖合于所述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为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把手、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旋转把手设置在所述压板外,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的上壁伸入到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上端设置加液口,所述混合腔的下端设置出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敷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通孔,所述旋转把手设置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艳冯瑞茹胡绍显李亚军邵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