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珍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359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包括:中底,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部可为鞋跟;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所述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并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CB/sin A=CA/sin B=AB/sin C;脚床,由全垫式软质填充物组成,位于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软质填充物设有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所述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根据人体工学设计;大底,固定在中底之下,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缓解足部压力和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跟鞋
,特别涉及一种女跟鞋,尤其是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
技术介绍
高跟鞋,有时又称女跟鞋,是一种鞋跟特别高的鞋,使穿此鞋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高。高跟鞋有许多种不同款式,尤其是在鞋跟的变化上更是非常多,如细跟、粗跟、楔型跟、钉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由于高跟鞋需要较强的稳定性,因此中国传统的制鞋面料布就不适合。制作高跟鞋。最常规也是穿着最舒适的面料是牛皮、羊皮等动物皮革,最好的当然是头层牛皮;然而,动物皮革造价比较贵,对制作工匠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人造革应运而生。人造革的优点当然是造价便宜,可以批量化机械生产,非常符合工业化社会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革已经可以做的跟真皮很像,PU皮就是典型。上世纪50年代至今是高跟鞋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早期的高跟鞋因造鞋技术及用料的限制,鞋跟只能造成漏斗状,即跟部自鞋底开始收窄,到底部再扩大。鞋跟后来虽可发展成笔直,却依然欠缺线条美。直至50年代的钢钉技术改革了高跟鞋,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现今尖细鞋跟。当高跟鞋的高度上升到6-8厘米时,在走路时,人的身体重心会自然上移。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你穿着7厘米的高跟鞋走2小时,脖颈僵硬度会上升22%,健康专家通常不建议长期面对电脑的人穿6-8厘米的高跟鞋,这样只会让人的脖子越来越累。可见,当高跟鞋的高度越高,对人体足部造成的压力就越大,从而对人体的舒适度和足部健康的负面影响越大。人们既希望穿高跟鞋,同时又不希望足部因为穿高跟鞋而产生各种不适。在不少正式的办公场合,都有明文或不明文的规定要求女士需要穿着高跟鞋。于是,根部可调节的高跟鞋应运而生,当人们觉得高跟鞋的高度穿起来不舒服时,可以将根部的高度调低,改善足部受力的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手动调节根部高度非常麻烦。此外,调节根部高度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足部受到过多的压力的问题,足部的压力只是从脚前掌往后转移,并没有缓解。还有,哪怕市面上有点高跟鞋设有缓冲压力的附加层,由于在行走时,足部会偏离一开始的位置,导致缓冲压力的附加层无法发挥到最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女跟鞋让足部受力不均匀而感到疼痛不适问题,达到了缓解足部压力和疼痛的技术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包括:中底,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所述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所述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部可为鞋跟;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所述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所述中底和所述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CB/sinA=CA/sinB=AB/sinC;所述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所述中底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所述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脚床,由全垫式软质填充物组成,位于所述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所述软质填充物的内脚弓,外脚弓,脚掌和脚趾关节相应位置分别设有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所述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根据人体工学设计;大底,固定在所述中底之下,其轮廓与所述中底相匹配,所述大底由倾斜部分和前掌部组成,所述倾斜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前掌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部分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优选的,所述鞋跟的顶部设有一预制钉和两预制螺丝,所述预制钉和预制螺丝成三角形,所述鞋跟固定在所述与鞋跟贴合预留处。更优选的,所述硬性材质为采用硬纸浆、PP、超纤、橡胶或塑胶中的一种射出成形的硬质材料;所述软质填充物上下方贴有贴合网布。更优选的,所述软质填充物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记忆海绵或气垫的一种;所述软质填充物上方还可以设有填充顶层。特别优选的,所述软质填充物还可以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所述填充顶层还可以是羊皮层。优选的,所述符合人体工学的气垫的厚度为2mm以上。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凹凸部位确定:使用者先行踩在铺好用于测量的记忆软质填充物的样品女跟鞋内,使得用于测量的记忆软质填充物根据使用者的脚型和下压力呈现出凹凸结构;(S2)鞋面缝制:根据呈现出凹凸结构的用于测量的记忆软质填充物制备出同样结构的定制式软质填充物,并将定制式软质填充物先行贴布,以及将内里与鞋内垫皮先行裁切好,并与鞋面缝合成袋状;(S3)套上楦头:根据软质填充物所需的厚度从楦头内挖出槽位,并将袋状鞋面套上楦头;(S4)中底贴合与哇孔:将套上楦头的袋状鞋面贴合中底,然后在对应鞋跟的部位挖孔,并产生圆形的与中底同材质的回填物;(S5)大底贴合:先将大底与鞋跟贴合,再将贴合好鞋跟的大底与中底贴合,并锁上预制螺丝和预制螺钉,制得半成品;(S6)加入回填物:往半成品内加入与中底同材质的回填物,制得成品。优选的,制备(S2)中所述的定制式软质填充物时,可以采用模具,将软性物质注入模具中成型,形成具有与足部结构相匹配的凹凸结构的脚床,使脚床符合人体工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采用半截中底的设计,靠近鞋跟的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包结合脚床用软质填充物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再结合扭力点和大底的前掌部设有多个凸点,并匹配上设有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的符合人体工学的脚床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一方面,鞋头可以折叠起来,与不可轻易折叠鞋头的女跟鞋相比,降低鞋头部分对足部的限位作用,鞋头可以随着足部的动作和踩在地上的力度,折叠调整其瞬时角度。如果鞋头部分不能折叠,则对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的向上作用力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作用到脚前掌处,使脚前掌感到压力;当鞋头部分可以轻易折叠时,脚踩在地上,脚前掌的前端会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时,脚前掌可以轻易的随着可折叠的鞋头翘起,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运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得出鞋的内身外身两侧的两个扭力点,且该两个扭力点可以与鞋跟顶部中心点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增加鞋子的稳定度。人的重量部分落在鞋跟上,足部前掌支撑余下重量。假设2个扭力点不存在的时候,穿着跟鞋时,人体重量一部分落在鞋跟,一部分落在脚前掌部分,人体重量随着跟鞋的倾斜度增加,作用在脚前掌的力增加;当向地板方向凸出的2个扭力点设计在鞋的底部后,该2个扭力点则成为了2个支撑重量的点,原本落入到脚前掌的重量,则被该2个扭力点分散,重量一部分落入到鞋跟上,一部分落入到2个扭力点上,剩余的重量落在脚前掌,大大缓解脚前掌受到的压力。稳定的三角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足部压力的支撑,从而缓解了重量因缺乏支撑而大量落入到脚前掌部分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底,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所述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所述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n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部可为鞋跟;/n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所述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所述中底和所述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nCB/sin A=CA/sin B=AB/sin C;/n所述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所述中底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所述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n脚床,由全垫式软质填充物组成,位于所述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o;所述软质填充物的内脚弓,外脚弓,脚掌和脚趾关节相应位置分别设有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所述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根据人体工学设计;/n大底,固定在所述中底之下,其轮廓与所述中底相匹配,所述大底由倾斜部分和前掌部组成,所述倾斜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前掌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部分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底,其后半截采用硬性材质,其前半截留空;所述后半截分为倾斜面和水平面,所述倾斜面和水平面一体成型;所述后半截设有螺丝孔位多个;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螺丝孔位内,其底部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部可为鞋跟;
两个扭力点A和B,位于所述中底的底部,所述两个扭力点与所述鞋跟的顶部中心点C成三角形ABC,所述中底和所述鞋跟的相对位置均遵循以下正弦三角关系式:
CB/sinA=CA/sinB=AB/sinC;
所述扭力点所在位置位于所述中底后半截的水平面靠近所述前半截的地方,且向下凸出并靠近鞋底内身和外身两侧的地方;
脚床,由全垫式软质填充物组成,位于所述中底之上且可向上下方向折叠180o;所述软质填充物的内脚弓,外脚弓,脚掌和脚趾关节相应位置分别设有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所述内脚弓凸出部,外脚弓凸出部,脚趾关节凸出部和脚趾凹陷部根据人体工学设计;
大底,固定在所述中底之下,其轮廓与所述中底相匹配,所述大底由倾斜部分和前掌部组成,所述倾斜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前掌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倾斜部分的顶部设有与鞋跟贴合预留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跟的顶部设有一预制钉和两预制螺丝,所述预制钉和预制螺丝成三角形,所述鞋跟固定在所述与鞋跟贴合预留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学折叠女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材质为采用硬纸浆、PP、超纤、橡胶或塑胶中的一种射出成形的硬质材料;所述软质填充物上下方贴有贴合网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工学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珍
申请(专利权)人:王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