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树岩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23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包括共鸣箱、琴杆、琴头、琴马、琴弦和琴弓,琴杆与共鸣箱固定连接,琴弦的一端通过琴轴与琴杆固定连接,琴弦的另一端与共鸣箱的侧面板固定连接,琴马压在共鸣箱音孔两侧的前面板上,琴弦的中部搭接在琴马上;在共鸣箱内套设有一个以上等比例逐级缩小的共鸣子箱;共鸣箱与共鸣子箱的音孔同心设置、且共鸣箱与共鸣子箱的音孔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一把拉弦乐器即可完成多音色的演奏,能够满足不同的演奏需求,功能多样,演奏者有其他音色的演奏需求时,无需另行更换或购买与该拉弦乐器的共鸣箱材质、形状或大小不同的拉弦乐器,减小了经济方面的负担,避免了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弦乐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
技术介绍
:拉弦乐器一般包括共鸣箱、琴杆、琴头、琴马、琴弦和琴弓,琴弓拉动琴弦,产生的振动力传递到共鸣箱,共鸣箱振动发声,进行演奏。对拉弦乐器音效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共鸣箱。为了使得从琴弦发生的音通过共鸣箱回响增幅后向外部传送,一般将共鸣箱的前、后面板和侧面板使用硬质的直线纹路的木材大致以葫芦形态加工后,在前面板的边缘内面附着侧面板的前截面,在后面板的边缘内面附着侧面板的后截面,从而,使得共鸣箱的内部除了形成于前面板的音孔,全部被封闭。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拉弦乐器,共鸣箱只有一个,因此每个拉弦乐器的音色单一且不能改变,一把拉弦乐器只能满足一种演奏需求,功能单一,演奏者有其他音色的演奏需求时,需要另行更换或购买与该拉弦乐器的共鸣箱材质、形状或大小不同的拉弦乐器,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方面的负担,造成很大的浪费,另一方面音乐表现力单调,减少了学习者和演奏的演奏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鸣箱和共鸣子箱共用后面板的可变音色拉弦乐器。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鸣箱和共鸣子箱后面板独立的可变音色拉弦乐器。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包括共鸣箱、琴杆、琴头、琴马、琴弦和琴弓,所述共鸣箱包括前面板、侧面板和后面板,所述侧面板两侧边部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音孔;所述琴杆的底端与所述侧面板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一端通过琴轴与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另一端与所述侧面板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马设于所述音孔两侧前面板的外部,所述琴弦与所述琴马的上部搭接;在所述共鸣箱内套设有一个以上等比例逐级缩小的共鸣子箱;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包括子箱前面板和子箱侧面板,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一侧边部与该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密闭连接;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另一侧边部与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上也开设有音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所述音孔同心设置、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所述音孔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对应设置的子琴马,所述共鸣箱对应的琴马、以及所述共鸣子箱对应的子琴马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每个所述子琴马大小较相邻外侧共鸣子箱或共鸣箱上的音孔较小。进一步的,在所述前面板和子箱前面板上沿琴杆长度方向开设有制音槽,所述制音槽同心设置,在所述制音槽内插设有制音杆,所述制音杆插入所述制音槽内的一端为多边形导杆,在所述多边形导杆上固定有板面与所述制音杆垂直的定位条,在所述多边形导向杆靠近所述制音杆的一侧套设有滑动条,所述定位条和所述滑动条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定位条和所述滑动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制音槽的宽度,所述定位条和所述滑动条的宽度小于所述制音槽的宽度;在所述制音杆上固定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内螺接有与所述制音杆长度方向一致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条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琴头上设有插杆,所述琴杆上设有插孔,琴杆上还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螺栓孔,所述琴头通过插杆插入插孔内与所述琴杆连接,所述插杆通过螺栓孔内设置的顶紧螺栓与所述插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包括共鸣箱、琴杆、琴头、琴马、琴弦和琴弓,所述共鸣箱包括前面板、侧面板和后面板,所述侧面板两侧边部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音孔;所述琴杆的底端与所述侧面板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一端通过琴轴与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另一端与所述侧面板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马设于所述音孔两侧前面板的外部,所述琴弦与所述琴马的上部搭接;在所述共鸣箱内套设有一个以上等比例逐级缩小的共鸣子箱;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包括子箱前面板、子箱侧面板和子箱后面板,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两侧边部与该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和子箱后面板密闭连接;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前面板上也开设有音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音孔同心设置、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音孔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进一步的,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子箱后面板依次贴合并固定连接;其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对应设置的子琴马,所述共鸣箱对应的琴马、以及所述共鸣子箱对应的子琴马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进一步的,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子箱后面板依次贴合并通过导向杆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沿所述共鸣箱的厚度方向固定设于所述后面板的内侧,所述导向杆贯穿每个子箱后面板,并与每个所述共鸣子箱滑动连接;共鸣箱还与每个共鸣子箱通过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琴马包括与所述共鸣箱和所述共鸣子箱数量一致的压肩,所述压肩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琴马上的压肩依次减小。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共鸣子箱数量一致的螺杆,每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挡块,在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后面板或子箱侧面板的相对外侧均固定设有挡环,每个所述螺杆的一端插入对应所述共鸣子箱的挡环内,并通过所述挡块与所述挡环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对应所述共鸣子箱相对外侧的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后面板,并与所述后面板螺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共鸣子箱数量一致的凸轮机构,每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和U型槽,在每个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相对外侧均固定设有所述U型槽,在每个所述U型槽内均转动设有所述凸轮,每个所述凸轮的轮轴贯穿该凸轮对应所述共鸣子箱相对外侧的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并与所述侧面板螺接。进一步的,在前面板和子箱前面板上沿琴杆长度方向开设有制音槽,所述制音槽同心设置,在所述制音槽内插设有制音杆,所述制音杆插入所述制音槽内的一端为多边形导杆,在所述多边形导杆上固定有板面与所述制音杆垂直的定位条,在所述多边形导向杆靠近所述制音杆的一侧套设有滑动条,所述定位条和所述滑动条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定位条和所述滑动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制音槽的宽度,所述定位条和所述滑动条的宽度小于所述制音槽的宽度;在所述制音杆上固定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内螺接有与所述制音杆长度方向一致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条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琴头上设有插杆,所述琴杆上设有插孔,琴杆上还设有与所述插孔连通的螺栓孔,所述琴头通过插杆插入插孔内与所述琴杆连接,所述插杆通过螺栓孔内设置的顶紧螺栓与所述插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共鸣箱内套设多个共鸣子箱,因此一把拉弦乐器即可完成多音色的演奏,能够满足不同的演奏需求,功能多样,演奏者有其他音色的演奏需求时,无需另行更换或购买与该拉弦乐器的共鸣箱材质、形状或大小不同的拉弦乐器,减小了经济方面的负担,避免了浪费,另一方面音乐表现力多样化,增加了学习者和演奏的演奏乐趣。2、本技术操作方便,在更换不同共鸣子箱进行共鸣演奏时,只需要更换不同的琴马,或利用驱动装置驱动相应的共鸣子箱与琴马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包括共鸣箱、琴杆、琴头、琴马、琴弦和琴弓,所述共鸣箱包括前面板、侧面板和后面板,所述侧面板两侧边部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音孔;所述琴杆的底端与所述侧面板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一端通过琴轴与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另一端与所述侧面板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马设于所述音孔两侧前面板的外部,所述琴弦与所述琴马的上部搭接;/n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鸣箱内套设有一个以上等比例逐级缩小的共鸣子箱;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包括子箱前面板和子箱侧面板,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一侧边部与该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密闭连接;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另一侧边部与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n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上也开设有音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所述音孔同心设置、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所述音孔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包括共鸣箱、琴杆、琴头、琴马、琴弦和琴弓,所述共鸣箱包括前面板、侧面板和后面板,所述侧面板两侧边部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音孔;所述琴杆的底端与所述侧面板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一端通过琴轴与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另一端与所述侧面板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马设于所述音孔两侧前面板的外部,所述琴弦与所述琴马的上部搭接;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鸣箱内套设有一个以上等比例逐级缩小的共鸣子箱;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包括子箱前面板和子箱侧面板,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一侧边部与该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密闭连接;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另一侧边部与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
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上也开设有音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所述音孔同心设置、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所述音孔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对应设置的子琴马,所述共鸣箱对应的琴马、以及所述共鸣子箱对应的子琴马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


3.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包括共鸣箱、琴杆、琴头、琴马、琴弦和琴弓,所述共鸣箱包括前面板、侧面板和后面板,所述侧面板两侧边部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面板密闭连接,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音孔;所述琴杆的底端与所述侧面板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一端通过琴轴与琴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琴弦的另一端与所述侧面板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琴马设于所述音孔两侧前面板的外部,所述琴弦与所述琴马的上部搭接;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鸣箱内套设有一个以上等比例逐级缩小的共鸣子箱;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包括子箱前面板、子箱侧面板和子箱后面板,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子箱侧面板两侧边部与该共鸣子箱的子箱前面板和子箱后面板密闭连接;
每个所述共鸣子箱的前面板上也开设有音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音孔同心设置、且所述共鸣箱与所述共鸣子箱的音孔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子箱后面板依次贴合并固定连接;其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共鸣子箱对应设置的子琴马,所述共鸣箱对应的琴马、以及所述共鸣子箱对应的子琴马由外到内等比例逐级缩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变音色的拉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和所述子箱后面板依次贴合并通过导向杆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岩
申请(专利权)人:张树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