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钰宁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以及加弦三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87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48
一种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以及包含该单点传递琴马的加弦三弦,涉及乐器领域,该副支撑马包括支撑部、传导部以及延长部。该副支撑马配合主支撑马使用,共同对琴弦进行支撑。在使用副支撑马的情况下,主支撑马可以适当向琴头的方向移动,由副支撑马在琴尾方向辅助支撑。由于三弦的拉奏区域在琴腔靠近琴头的一端,主支撑马向这边移动后,可以对琴弦更好的进行支撑,使其与琴身保持适合拉奏的距离。于此同时,由于主支撑马起到振动传递的作用,为了避免两个支撑马之间出现振动的干扰,该副支撑马设有延长部,尽量增加其与琴腔的接触面积,以削弱其振动。该副支撑马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增加加弦三弦的拉奏舒适度,丰富其演奏形式。

A kind of auxiliary support horse for adding three strings and adding three st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以及加弦三弦
本技术涉及乐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
技术介绍
三弦又称“弦子”,三弦因张有三弦而得名,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在南方少数民族分布较广乐器。三弦具有三根弦,琴杆长且无品,皮膜振动发音。受不同地域、民族及文化风俗影响,三弦历来有多种形制,大致可归为大、中、小三种三弦。琴腔通常为椭圆形、圆形、方形、八边形等,有的两面蒙皮,有的单面蒙皮,侧抱于怀演奏。三弦的音色粗犷、豪放,既可以独奏,也可以用于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随着人们对乐器的认识和需求逐渐增加,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三弦进行了改造,以求在音质和演奏方式上进行突破,进一步挖掘三弦的音乐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其能够与三弦的主支撑马配合对琴弦进行支撑,从而使得主支撑马在设置时可以更为靠近琴头方向,使得该加弦三弦更加利于拉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包括上述副支撑马,其相比于传统的三弦来说,更加适合进行拉奏,丰富了三弦的演奏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形成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在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斜面在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交汇的顶点设置有第三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和所述第三支撑槽均沿所述支撑部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部;/n传导部,所述传导部位于所述支撑部下方,所述传导部的顶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连接,所述传导部的底部设置有主传导面;/n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延长部分别位于所述传导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延长部的底部设置有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整体呈等腰三角形,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形成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在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斜面在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交汇的顶点设置有第三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和所述第三支撑槽均沿所述支撑部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部;
传导部,所述传导部位于所述支撑部下方,所述传导部的顶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连接,所述传导部的底部设置有主传导面;
延长部,所述延长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延长部分别位于所述传导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延长部的底部设置有副传导面,所述副传导面与所述主传导面共面,共同组成所述加弦三弦的传导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主传导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主传导面之间的夹角均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弦三弦的副支撑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支撑槽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钰宁赵果庆
申请(专利权)人:赵钰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