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19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训练装置,包括集装箱,所述的集装箱被分割为依次设置的侦查室、燃烧室和控制室,在所述的侦查室和燃烧室间的隔断板上设置有防火门,在所述的燃烧室内与所述的防火门对应处设置有门后点火机构,所述的门后点火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与气源经控制阀连通的门后气嘴,门后点火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防火门与集装箱间的位置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烧训练装置由火情侦查和火场进入、体验轰燃和内攻灭火训练三大训练装置组成,各装置安装于集装箱内,可由专业车辆运输移动,不必受场地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烧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消防和应急救援人员的灭火训练多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并非在真火情况下模拟现场。国内部分消防队训练场所拥有真火训练系统的也多采用传统的室外真火模拟训练装置进行训练,室内真火训练系统非常少见,而且训练系统的控制系统和安全、环保措施非常不完善,模拟火焰的火焰形式和训练考核的评定等都离国际真火训练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中国专利CN203786926U公开了一种消防救援真火训练系统,以集装箱为载体,将所述集装箱安置在货车底盘上,所述集装箱内依次分为四个区域,区域一内设有气瓶、电控柜、电缆桥架及烟雾发生器;区域三设为控制室;区域二内设有管道及连接管道的法兰、设于所述管道上的阀门;区域四内设有储气瓶,所述储气瓶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控制室内的火点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火点控制系统通过燃气管路分别与所述气瓶、电控柜、电缆桥架及所述管道连。虽然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真火训练,但是其训练针对性不强,而且训练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燃烧训练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烧训练装置,包括集装箱,所述的集装箱被分割为依次设置的侦查室、燃烧室和控制室,在所述的侦查室和燃烧室间的隔断板上设置有防火门,在所述的燃烧室内与所述的防火门对应处设置有门后点火机构,所述的门后点火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与气源经控制阀连通的门后气嘴,门后点火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防火门与集装箱间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的门后点火器、位置传感器和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室内;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燃烧盘,以及固定设置在燃烧盘内且与所述的气源通过燃烧控制阀连通的燃烧气管,以及燃烧点火装置,所述的燃烧气管设置在所述的燃烧盘的水面之下且其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的燃烧点火装置与所述的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防火门的门框的中上部。所述的支架为多个且前后间隔设置。在所述的燃烧室顶部设置有轰燃装置,所述的轰燃装置包括与集装箱顶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架上方的挂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挂架上的与气源经轰燃控制阀连通的轰燃气嘴,所述的挂架固定设置在顶隔板上,所述的顶隔板与集装箱顶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挂架上方的集装箱上设置有进气机构,所述的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设置在进气管下部的导流板,设置在集装箱顶部的屋顶风机。还包括设置在集装箱底部的百叶窗进气口。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的可燃气体探测仪、温度传感器以及红外摄像头。燃烧室内设置有与控制器可控连接的发烟机。还包括排风机构,所述的排风机构包括离心排风机以及设置在集装箱内的并与所述的离心排风机通过排烟管连通的多个抽排口。在集装箱箱体内侧,用方钢和钢板焊接一层内墙,内墙与箱体之间用岩棉填充,内墙与箱体之间的空隙便于热量的发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燃烧训练装置由火情侦查和火场进入、体验轰燃和内攻灭火训练三大训练装置组成,各装置安装于集装箱内,可由专业车辆运输移动,不必受场地限制。训练过程中还可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以训练人员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反应能力。该套装置的三个装置针对各自的业务训练需要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在有限的空间里设置了尽量多的训练项目,基本满足了部队火情侦查和火场进入、体验轰燃和内攻灭火现有装备训练的需求,提高受训人员的灭火技战术水平和救援灭火水平。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燃烧训练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防火门部正视图;图4所示为防火门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燃烧训练装置,所述的集装箱被分割为依次设置的侦查室1、燃烧室2和控制室3,在所述的侦查室和燃烧室间的隔断板上设置有防火门11,在所述的燃烧室2内与所述的防火门对应处设置有门后点火机构,所述的门后点火机构包括支撑架21,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与气源经控制阀连通的门后气嘴22,门后点火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防火门与集装箱间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的门后点火器、位置传感器和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所示的控制器和气源等对应设置在所述的控制室内。其中,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防火门的门框的中上部。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4包括支架41,设置在支架上的水盘42,以及固定设置在水盘内且与所述的气源通过燃烧控制阀连通的燃烧气管43,以及燃烧点火装置,所述的燃烧气管设置在所述的水盘的水面之下,燃烧气管上均匀的设置出气孔,在与气源接通时,气体便会从气孔放出,冒出水面,由燃烧点火装置引燃。所述的燃烧点火装置与所述的控制器通讯连接。其中,所述的支架为多个前后且间隔设置以增大燃烧面。而且各支架上的水盘采用连通设计以便水流及燃烧气管通过,还包括向水盘内加水的补水管6。这样能形成面状燃烧区。采用水盘设计,通过溢流孔或者盘深可以控制水的深度,保证燃烧效果。作为具体实施方式,燃烧盘按照单人床的尺寸,同比例缩小,设计制作。在内部设置有一套不锈钢的燃烧点火装置生成火焰,火焰大小通过现场手动控制或远程控制。燃烧盘采用将气孔布置在水下的结构形式,使燃烧火焰更接近真实、自然不会像燃气灶那样火焰是喷出来,同时水又会对燃烧盘进行冷却保护,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火点,可实现不同着火面积和着火大小的控制,提高训练效果。其中,所述的支撑架可以直接固定在防火门背侧中部或中上部,也可以固定在防火门处的门框上,或者铰接在防火门处的门框上以在灭火之后转开,或者也可以有单独设置。当将支撑架设置在防火门背侧时,则将燃气管等从门体中穿过即可。本技术采用40尺的集装箱,具体尺寸为12192cmx2438cmx2896cm,箱内约28平米。燃烧训练装置由真火点火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燃气供应等系统组成。火情侦查和火场进入训练通过该门后火装置进行训练,门后火用以模拟在防火门打开时无焰闷燃由于氧气的突然汇集变成门后火场景;被门内部安装的火点如门后点火器受控加热点燃,当打开防火门时火焰变大非常真实地从整扇门框附近蔓延开来;火焰大小通过现场控制手柄手动控制或控制中心控制,包括火焰高度,并能关闭火焰。如,可以设计为两级火势,打开门逢时可见到有小的火苗,当打开门时位置传感器被触发,则增大控制阀供气量,自动产生大的门后火的主火。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燃烧室顶部设置有轰燃装置5,所述的轰燃装置包括与集装箱顶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架上方的挂架51,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挂架上的与气源经轰燃控制阀连通的轰燃气嘴52,所述的挂架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所述的集装箱被分割为依次设置的侦查室、燃烧室和控制室,在所述的侦查室和燃烧室间的隔断板上设置有防火门,在所述的燃烧室内与所述的防火门对应处设置有门后点火机构,所述的门后点火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与气源经控制阀连通的门后气嘴,门后点火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防火门与集装箱间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的门后点火器、位置传感器和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室内;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燃烧盘,以及固定设置在燃烧盘内且与所述的气源通过燃烧控制阀连通的燃烧气管,以及燃烧点火装置,所述的燃烧气管设置在所述的燃烧盘的水面之下且其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的燃烧点火装置与所述的控制器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所述的集装箱被分割为依次设置的侦查室、燃烧室和控制室,在所述的侦查室和燃烧室间的隔断板上设置有防火门,在所述的燃烧室内与所述的防火门对应处设置有门后点火机构,所述的门后点火机构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至少一个与气源经控制阀连通的门后气嘴,门后点火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防火门与集装箱间的位置传感器,所述的门后点火器、位置传感器和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室内;所述的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燃烧盘,以及固定设置在燃烧盘内且与所述的气源通过燃烧控制阀连通的燃烧气管,以及燃烧点火装置,所述的燃烧气管设置在所述的燃烧盘的水面之下且其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的燃烧点火装置与所述的控制器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设置在防火门的门框的中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为多个且前后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燃烧室顶部设置有轰燃装置,所述的轰燃装置包括与集装箱顶部固定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联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杰联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有限公司苏联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