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体验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验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隔震体验台。
技术介绍
隔震建筑与传统抗震建筑在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隔震建筑因有隔震系统而上部结构缓慢平移,而传统的抗震建筑上部结构左右摇摆非常厉害。怎么样让人们了解隔震结构的优势一直是我们宣传的目的,真实地震时不利于人们的观察,只能震后通过灾害调查客观的反应;大型振动台试验可以比较真实的模拟地震来了解隔震结构的优势,但只能在有大型振动台的实验室内进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而且费用高昂。因而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隔震体验台,其通过设置振动座、隔震支座和体验座,然后再在振动座上设置一个用于切换振动座与体验座之间是否通过隔震支座连接的切换装置,在试验的过程中,先通过振动座产生振动,然后人坐在体验座上,通过切换装置的切换作用,实现让体验座上的人依次体验通过隔震支座连接或是同传统结构一样固定连接,如此来实现让体验座上的人了解隔震支座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切换装置的切换原理便是通过设置一个可改变的刚性连接结构来进行切换,现有技术中分别提供了采用液压缸的活塞杆伸缩以及电磁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震体验台,包括体验台(1)、隔震支座(2)和振动台(3)以及固定支座(4),所述隔震支座(2)设置在振动台(3)上,所述体验台(1)通过隔震支座(2)或固定支座(4)设置在振动台(3)上,所述振动台(3)上设有用于切换隔震支座(2)和固定支座(4)的切换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包括若干根固定杆(41),若干根固定杆(41)可升降的设置在振动台(3)的台面上,其上端与体验台(1)可拆卸连接,所述切换装置(5)包括切换电机(51),所述切换电机(51)嵌设在振动台(3)内,转轴与若干根固定杆(41)联动,驱动固定杆(41)在振动台(3)的台面上升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体验台,包括体验台(1)、隔震支座(2)和振动台(3)以及固定支座(4),所述隔震支座(2)设置在振动台(3)上,所述体验台(1)通过隔震支座(2)或固定支座(4)设置在振动台(3)上,所述振动台(3)上设有用于切换隔震支座(2)和固定支座(4)的切换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包括若干根固定杆(41),若干根固定杆(41)可升降的设置在振动台(3)的台面上,其上端与体验台(1)可拆卸连接,所述切换装置(5)包括切换电机(51),所述切换电机(51)嵌设在振动台(3)内,转轴与若干根固定杆(41)联动,驱动固定杆(41)在振动台(3)的台面上升降,所述隔震支座(2)的上端与体验台(1)固定连接,下端与振动台(3)的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振动台(3)的台面上设有用于拆卸安装隔震支座(2)下端的拆装装置(6),所述切换电机(51)的转轴与拆装装置(6)联动,当切换至隔震支座(2)时,切换电机(51)驱动固定杆(41)下降,固定杆(41)上端与体验台(1)拆开,当切换至固定支座(4)时,切换电机(51)驱动固定杆(41)上升,固定杆(41)的上端与体验台(1)连接,并将体验台(1)顶起,拆装装置(6)将隔震支座(2)下端与振动台(3)的台面拆开,并随着体验台(1)升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体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验台(1)的下侧面相对于固定杆(41)的位置上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振动台(3)与固定杆(41)一一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供固定杆(41)穿过的升降槽(31),所述升降槽(31)的内槽壁上可旋转的设有驱动齿轮(32),所述切换电机(51)的转轴同轴套接有驱动齿盘(511),所述驱动齿盘(511)的齿边延伸至升降槽(31)内,并与驱动齿轮(32)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32)套设在固定杆(41)上,并与固定杆(41)螺纹连接,当固定杆(41)升起时,固定杆(41)的上端嵌入到固定槽(11)内。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宁,宋廷苏,黄剑涛,王林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同泰华创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