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11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其能够满足广角、低背以及低F值的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该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以及第六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像侧,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并且满足预定的条件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摄像装置所使用的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在固体摄像元件上成像被摄体的像的摄像镜头,尤其涉及一种在不断小型化、高性能化的智能手机及移动电话、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游戏机、PC、机器人等信息设备等,以及附加有相机功能的家电产品、监视用相机或汽车等上搭载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家电产品、信息终端设备、汽车或公共交通工具中普遍搭载有相机功能。另外,当前对于融合了相机功能的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高,从而各式各样的商品的开发不断开展。在这样的设备中搭载的摄像镜头,需要小型也需要高分辨率性能。作为现有的以高性能化为目标的摄像镜头,例如已知有以下专利文献1的摄像镜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480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第四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以及第六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想要通过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透镜结构来实现广角化、低背化以及低F值化时,非常难以进行周边部的像差校正,不能够获得良好的光学性能。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衡地满足广角化,低背化以及低F值化的要求,且具备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并且,关于本技术中使用的用语,透镜的面的凸面、凹面、平面是指近轴(光轴附近)的形状。光焦度是指近轴(光轴附近)的光焦度。极点是指切平面与光轴垂直相交的光轴上以外的非球面上的点。光学总长是指,从位于最靠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至摄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光学总长及后焦距是通过对配置于摄像透镜与摄像面之间的IR截止滤光片或保护玻璃等的厚度进行空气换算而得到的距离。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技术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以及第六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通过增强第一透镜的光焦度来实现广角化以及低背化。第二透镜良好地校正在第一透镜产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第三透镜维持低背化并且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和畸变。第四透镜维持低背化并且良好地校正像散、场曲和畸变。第五透镜良好地校正周边部的像差。第六透镜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像散、场曲和畸变。通过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并且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能够更好地校正场曲和畸变,并且更好地控制光线向摄像元件的入射角。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通过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和畸变。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像侧。通过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像侧,能够适当地控制光线向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入射角,并且良好地校正像散、场曲和畸变。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四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通过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正的值,能够更容易地实现低背化。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附近平面的形状。通过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附近平面的形状,而不会影响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光焦度,由于双面的非球面,能够良好地校正周边部的像散、场曲和畸变。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5.00<(D1/f1)×100<10.00其中,D1: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f1:第一透镜的焦距。条件式(1)将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规定在适当的范围。通过小于条件式(1)的上限值,防止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变得过厚,易于确保第一透镜的像侧的空气间隔。其结果,能够实现低背化。另一方面,通过大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防止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变得过薄,使透镜的成型性变得良好。通过满足条件式(1)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2)2.20<(T2/TTL)×100<4.70其中,T2: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总长。条件式(2)将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间隔规定在适当的范围。通过满足条件式(2)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和畸变。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3)2.50<(T5/TTL)×100<4.70其中,T5: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总长。条件式(3)将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光轴上的间隔规定在适当的范围。通过满足条件式(3)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和畸变。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4)0.15<νd5/νd6<0.55其中,νd5:第五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νd6:第六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条件式(4)将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各自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规定在适当的范围。通过满足条件式(4)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5)7.80<(D3/f3)×100<14.00其中,D3: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f3:第三透镜的焦距。条件式(5)将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规定在适当的范围。通过小于条件式(5)的上限值,防止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变得过厚,易于确保第三透镜的物体侧和像侧的空气间隔。其结果,能够实现低背化。另一方面,通过大于条件式(5)的下限值,防止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变得过薄,使透镜的成型性变得良好。通过满足条件式(5)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和畸变。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6)-1.15<r8/r11<-0.70其中,r8: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11: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条件式(6)规定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和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的关系。通过满足条件式(6),能够抑制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和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焦度变得过强。其结果,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和畸变。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7)5.00<(D4/f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n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n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n第三透镜;/n第四透镜;/n第五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以及/n第六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像侧,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以及(3):/n(1)5.00<(D1/f1)×100<10.00/n(3)2.50<(T5/TTL)×100<4.70/n其中,/nD1: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nf1:第一透镜的焦距,/nT5: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总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7 JP 2018-133904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
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
第三透镜;
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以及
第六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像侧,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以及(3):
(1)5.00<(D1/f1)×100<10.00
(3)2.50<(T5/TTL)×100<4.70
其中,
D1: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T5: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附近平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2.20<(T2/TTL)×100<4.70
其中,
T2: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TL:光学总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5.00<(D4/f4)×100<19.00
其中,
D4:第四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8)2.50<(T1/TTL)×100<6.50
其中,
T1: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TL:光学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9)0.20<T2/T3<0.45
T2: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3: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10)0.80<f3/f4<1.65
其中,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1.15<r8/r11<-0.70
其中,
r8: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11)1.70<|r2|/f
其中,
r2: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12)1.20<r3/f<3.00
其中,
r3: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田耕二桥本雅也
申请(专利权)人:康达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