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试验机的抗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002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拉力试验机的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升降桌和拉力装置;所述机架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拉力装置的固定架,所述机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分机架和第二分机架,所述第一分机架和所述第二分机架对称设置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桌设置于所述机架内部,所述升降桌包括控制器、桌板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桌两端,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装置使所述升降桌上下移动;所述拉力装置包括拉力机和定位柱,所述拉力机和所述定位柱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两端的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抗拉组件连接,具有结构稳定安全,试验过程快速高效,工人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力试验机的抗拉组件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拉力试验机的抗拉组件。
技术介绍
拉力试验机又名万能材料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是用来针对各种材料进行仪器设备静载、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撕裂、剥离等力学性能试验用的机械加力的试验机,适用于塑料板材、管材、异型材、塑料薄膜及橡胶、电线电缆、钢材、玻纤维等材料的各种物理机械性能测试为材料开发,为物性试验、教学研究、质量控制等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拉力机夹具作为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夹具,也是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及试验结果准确度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测试卡线器强度的拉力试验机一般都为大型设备,现有的拉力试验机要么设备体积过小,人员进行试验时,操作空间小工作困难,机器的拉力上限也较小,要么设备体积过大,占用空间也大,重量过重,难以搬动,也无法应对不同线缆长度下的试验需求,且现有的拉力试验机放置材料的工作台多为固定放置,拉力机的运作过程较慢,因此拉直电缆的时间被延长,工作效率较低,还有试验过程中线缆也有被拉断崩开的可能,所以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工人操作方便,试验过程准确安全的拉力试验机及其控制方法。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稳定升降的拉力试验机的升降桌。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够通过拼接增加设备长度以适应不同的试验需求,并承受较大拉力不易变形的拉力试验机的机架。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固定拉力装置,防止其移动,且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的拉力试验机的抗拉组件。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力试验机,包括机架、升降桌和拉力装置;所述机架为框式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上梁和下梁,所述机架下梁与地面接触,所述机架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拉力装置的固定架,所述机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分机架和第二分机架,所述第一分机架和所述第二分机架对称设置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桌设置于所述机架内部,所述升降桌包括控制器、桌板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桌两端,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装置使所述升降桌能够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交叉设置且转动连接,并安装于所述桌板两侧,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桌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桌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拉力装置包括拉力机和定位柱,所述拉力机和所述定位柱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两端的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固定架之间通过抗拉组件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横向支架、第一纵向支架和第二纵向支架,两根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向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架和所述机架,两根所述第二纵向支架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横向支架,两根所述第二纵向支架和两根所述横向支架之间形成拉力装置通过口。具体的,所述抗拉组件包括抗拉板和抗拉块,所述抗拉板覆盖于所述固定架外侧,所述抗拉板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通过孔,所述抗拉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抗拉板上,所述抗拉块包括方形抗拉底座和拱形固定板,两块所述拱形固定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方形抗拉底座上,所述定位柱转动设置于两块所述拱形固定板之间,所述拱形固定板外侧还设置有两组互相对称的三角形加强筋。具体的,所述第一分机架和所述第二分机架的连接端末端纵向安装有长连接板,所述两块长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机架和所述第二分机架的连接端两侧横向安装有短连接板,所述机架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相邻两块所述短连接板。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两侧设置有三角形支撑块和支撑杆,所述三角形支撑块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结构连接处,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梁和所述机架下梁。作为改进,所述机架上梁和所述机架下梁之间设置有U型滑轨,所述U型滑轨两侧分别滑动设置有一块隔板。作为改进,同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一升降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其中一端的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作为改进,所述抗拉板的长度与所述机架的宽度相同,所述抗拉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方形抗拉底座的长度。作为改进,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等间距设置的多行观察孔。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拉力试验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力数显仪、油缸、低压泵和高压泵,将所述拉力数显仪的定值a设定为试验额定负荷,将所述拉力数显仪的定值b设定为试验额定负荷的二分之一,所述油缸开始工作时,所述低压泵和所述高压泵同时供油快速拉紧,当负荷到所述定值b时,切断所述低压泵供油,所述高压泵慢速供油拉至所述定值a,当负荷到达所述定值a设定值时,切断所述高压泵供油,所述油缸保持锁定状态,当工件变形或所述油缸漏油导致拉力降低时,所述高压泵启动供油保持额定试验拉力,拉力值误差为0~1Kn,当拉力时间到达设定时间时,自动启动所述低压泵和所述高压泵的快速放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拉力试验机通过改进了传统的机架结构,将机架变为落地式,机架框体之间的距离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减少压迫感和操作难度,机架分为了对称的左右两部分,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机架主体的拆分和组合,能够按照试验需求延长机架长度,机架内设置的升降桌,在下降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进行试验时,升降桌可上升,减少拉力试验机的工作行程,加快试验速度,机架两端设置加强过的固定架,并与抗拉组件连接,实现对拉力机和定位柱的稳定固定,机架两侧增设了可滑动隔板,减少电缆崩断时可能造成的危险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取下抗拉组件后固定架的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6所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力试验机的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组件包括抗拉板和抗拉块,所述抗拉板覆盖于机架两端,所述抗拉板上设置有供液压拉力机穿过的通过孔,所述抗拉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抗拉板上,所述抗拉块包括方形抗拉底座和拱形固定板,两块所述拱形固定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方形抗拉底座上,液压拉力机一端转动设置于两块所述拱形固定板之间,所述拱形固定板外侧还设置有两组互相对称的三角形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试验机的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组件包括抗拉板和抗拉块,所述抗拉板覆盖于机架两端,所述抗拉板上设置有供液压拉力机穿过的通过孔,所述抗拉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抗拉板上,所述抗拉块包括方形抗拉底座和拱形固定板,两块所述拱形固定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方形抗拉底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翔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