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陶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78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陶炉,其包括炉体(10)和隔热组件(20),炉体(10)内设有炉腔(13),隔热组件(20)设在炉腔(13)内,其中,隔热组件(20)上设有高温件(21)和低温件(22),且低温件(22)的耐热性能低于高温件(21)的耐热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热组件中低温件的设置,能够降低隔热组件的材料成本,有助于降低隔热组件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陶炉
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电陶炉。
技术介绍
电陶炉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炉灶设备,由于其功能多样,对锅具材质无特殊要求,也无电磁辐射危害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目前,电陶炉主要由发热盘、微晶板、电控系统、温控系统和炉体组成。由于电陶炉发热盘产生的热量较高,为了避免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对炉腔中的电子器件(如电路板、电源板、数码管等)造成损坏,现有的电陶炉将导风板设在发热盘的外侧,用于阻挡发热盘的热量传递到电子器件上。然而,由于发热盘产生的热量较高,使得导风板需具有耐高温的特性,现有电陶炉的导风板通常采用特殊的材料(如耐高温材料)制备而成,从而导致导风板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陶炉,有助于降低导风板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陶炉,包括炉体和隔热组件,所述炉体内设有炉腔,所述隔热组件设在所述炉腔内,其中,所述隔热组件上设有高温件和低温件,且所述低温件的耐热性能低于所述高温件的耐热性能。本技术通过隔热组件中高温件和低温件的设置,使得隔热组件的耐热性能在满足炉腔内耐高温性能要求的同时,由于低温件的耐热性能低于高温件的耐热性能,因此,相较于现有的采用耐高温材料制备的导风板,本技术通过隔热组件中低温件的设置,能够降低隔热组件的材料成本,有助于降低隔热组件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从而解决现有的导风板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用于将所述炉腔分隔成用于容纳加热组件的高温区域、以及用于容纳非加热组件的低温区域,所述高温件紧邻或位于所述高温区域内,所述低温件位于所述低温区域内。这样通过隔热组件将炉腔内分隔成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能够避免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隔热组件进入低温区域,对低温区域内的非加热组件进行保护,从而延长非加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非加热组件包括与所述高温区域相连通的风机,所述隔热组件用于将所述风机的风向引导至所述高温区域内。这样当通过风机对高温区域内进行散热时,隔热组件能够将风机的风引导至高温区域内,使得隔热组件在具有隔热性能的同时,还具有导风的作用,使得风机集中对高温区域进行散热,从而提高风机的散热效率。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温件采用第一材料,所述低温件采用第二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耐高温材料,第二材料的耐热性能低于所述第一材料的耐热性能。这样使得隔热组件具有两种不同耐热性能的材料,使得隔热组件在满足炉腔内耐高温性能要求的同时,将隔热组件的材料根据炉腔内不同区域的温度特点进行优化,使得隔热组件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即在高温区域内采用耐高温材料,降低低温区域内的隔热组件的耐热性能,使得低温件可以采用普通材料或普通耐热材料,有助于降低隔热组件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从而解决现有的导风板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采用非金属材料。由于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较大,且非金属材料相较于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较低,这样当隔热组件采用非金属材料时,能够使得隔热组件的导热性能较差,避免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隔热组件传递到低温区域内的非加热组件上,对非加热组件造成损坏,以延长非加热组件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温件设在所述高温件的一侧,和/或,所述高温件高于所述低温件。由于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有一定的损耗,这样当低温件设在高温件的一侧,能够便于实现炉腔内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的划分,且当高温件高于低温件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高温件传递到低温件,使得低温件处于较低的温度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降低低温件的耐热性能,从而降低低温件和隔热组件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对低温区域内的非加热组件进行保护。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高温件与所述低温件可拆卸连接。这样在满足隔热组件的耐热性能的基础上,使得隔热组件的设置更加多样化,通过高温件和低温件可拆卸连接,一方面,能够便于隔热组件的拆卸,另一方面,使得隔热组件的适配性更广,进而降低了隔热组件和电陶炉的制造成本。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为所述高温件和所述低温件通过二次注塑制备形成的一体化结构。这样使得隔热组件的机械强度更高。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温件设在所述加热组件的外侧,且所述高温件与所述加热组件的结构相适配。这样通过高温件设置加热组件的外侧,能够对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进行阻挡,避免该热量通过高温件传递至低温区域。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为发热盘,所述高温件为与所述发热盘结构相适配的弧形结构。这样当高温件设置为与发热盘结构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时,使得高温件围设在发热盘的外侧,能够将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便于散热的同时,有助于电陶炉的小型化。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非加热组件包括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和/或所述风机通过所述低温件设在所述低温区域内,且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高温件与所述高温区域相连通,用于对所述高温区域散热。这样电源板和/或风机通过低温件设置低温区域内,使得电源板和风机所处的空间具有较低的温度,有助于延长电源板和风机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通过风机对高温区域进行散热,能够使得电陶炉的散热性能更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板设在所述低温件上,和/或,所述低温件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风机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限位结构的限位范围内。这样通过低温件能够将电源板和/或风机进行固定,使得电源板和风机在炉腔内相对固定,从而提高电陶炉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低温件面向所述高温件的一面上设有与用于避让所述风机的避让槽体,所述避让槽体形成了所述限位结构;或者,所述低温件靠近所述风机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风机结构相适配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形成了所述限位结构,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与所述风机至少部分结构相适配的缺口或者凹槽。这样通过低温件上的避让槽体或限位结构能够对风机进行限位,使得风机相对于低温件的设置更加多样化的同时,使得风机在炉腔内与高温件和低温件相对固定,一方面使得通过风机对高温区域进行散热时的效果更加稳定,一方面能够提高电陶炉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两个所述低温件,两个所述低温件分别为第一低温件和第二低温件,所述第一低温件和所述第二低温件之间设有安装间距,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安装间距内,并与所述第一低温件和/或所述第二低温件可拆卸连接。这样通过两个低温件,一方面两个低温件之间设有安装间距,且风机设在安装间距内,能够通过两个低温件增强对风机的定位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为其他的非加热组件提供安装基础,便于其他非加热组件的安装。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陶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和隔热组件(20),所述炉体(10)内设有炉腔(13),所述隔热组件(20)设在所述炉腔(13)内,其中,所述隔热组件(20)上设有高温件(21)和低温件(22),且所述低温件(22)的耐热性能低于所述高温件(21)的耐热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陶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和隔热组件(20),所述炉体(10)内设有炉腔(13),所述隔热组件(20)设在所述炉腔(13)内,其中,所述隔热组件(20)上设有高温件(21)和低温件(22),且所述低温件(22)的耐热性能低于所述高温件(21)的耐热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20)用于将所述炉腔(13)分隔成用于容纳加热组件(40)的高温区域(131)、以及用于容纳非加热组件(50)的低温区域(132),所述高温件(21)紧邻或位于所述高温区域(131)内,所述低温件(22)位于所述低温区域(1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加热组件(50)包括与所述高温区域(131)相连通的风机(51),所述隔热组件(20)用于将所述风机(51)的风向引导至所述高温区域(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件(21)采用第一材料,所述低温件(22)采用第二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材料为耐高温材料,第二材料的耐热性能低于所述第一材料的耐热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20)采用非金属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件(22)设在所述高温件(21)的一侧,和/或,所述高温件(21)高于所述低温件(22)。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20)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高温件(21)与所述低温件(22)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20)为所述高温件(21)和所述低温件(22)通过二次注塑制备形成的一体化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件(21)设在加热组件(40)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