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781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6
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涉及一种燃烧器,包括壳体、内筒、面板和空气旋流器,壳体内部一侧设有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左右两个区域,左区域为导流区,右区域为辐射区,内筒设置在壳体导流区,在壳体与内筒之间设有孔管,在孔管的外缘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圈间隔设置的通孔,孔管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在内筒上固定有空气旋流器,在壳体的面板上分别设有插入内筒内的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和密闭式看火孔,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的前端分别设置在隔板中部的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燃烧器为高强度、短火焰、涡流形高效混合型燃烧器,能保证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保温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是涉及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
技术介绍
公知的,硫磺尾气脱硫大多采用斯科特脱硫工艺,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的作用是制造还原气氛,即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氢气和极少游离氧的存在,可将硫回收尾气还原和水解为H2S,经吸收再生净化处理后送入尾气焚烧炉焚烧;由于燃烧室反应温度要求在约1700℃条件下完成,所以对设备的耐受等级要求较高;因此提出一种为斯科特脱硫装置中下游尾气的焚烧设备,提供还原气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基本诉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包括壳体、内筒、面板和空气旋流器,壳体内部一侧设有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左右两个区域,左区域为导流区,右区域为辐射区,内筒设置在壳体导流区,且内筒的外端与壳体外部的面板固定连接,在壳体与内筒之间设有孔管,在孔管的外缘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圈间隔设置的通孔,孔管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在内筒上固定有空气旋流器,隔板右侧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火内衬,在具有耐火内衬的壳体上分别安装有紫外线火焰检测器A、紫外线火焰检测器B和蒸汽喷枪,在壳体的面板上分别设有插入内筒内的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和密闭式看火孔,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的前端分别设置在隔板中部的安装孔内。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内筒、孔管与壳体同心设置。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耐火内衬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隔热层和耐火层,耐火层采用比重为3.1的重质刚玉衬,隔热层采用比重为1.4的高铝材料,耐火层设置为喉口状。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空气旋流器的径向方向上均布有多个空气旋流片。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所述燃气喷枪设置为环管结构,在燃气喷枪的前端设置有稳焰罩。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蒸汽喷枪与壳体的安装处设有密封填料,蒸汽喷头处均布设有多个带倾角的喷孔,使高速喷出的蒸汽与燃烧器火焰实现对冲燃烧,蒸汽喷枪与蒸汽管线采用绕性金属软管连接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在壳体的上端外部设有助燃空气入口。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通过设置孔管,空气从助燃空气入口进入孔管,在孔管上径向均布有通孔,可均分助燃空气强化空燃混合,均匀分配后在经过空气旋流器进入燃烧器燃烧混合区域,不冲击火焰,优化混合效果,燃烧强烈、完全,火焰紊流度大,可有效降低过剩空气系数,提高燃烧效率。2、本技术所述的耐火内衬采用耐火层加隔热层结构,燃烧室反应温度要求在约1700℃条件下完成,耐火层采用了比重为3.1的重质刚玉衬里,耐高速气流冲刷、酸腐蚀、H2S腐蚀及热冲击,并且浇注成喉口状,可强化燃气和空气混合,燃气和空气在喉口混合后,边旋转边从喉口喷入燃烧室,形成漩涡状扩张火焰,由于气流向四周扩张,就在中心产生一个负压区域,吸引下游的未完全燃烧的气体返流火焰中心区域进一步燃烧,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燃烧过程,能够达到很好的燃烧效果;隔热层采用比重1.4的高铝材料,可有效降低燃烧器外壁温度,减少热能流失。3、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燃烧器为高强度、短火焰、涡流形高效混合型燃烧器,能保证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保温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空气旋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助燃空气入口;2、内筒;3、推进型点火长明灯;4、耐火内衬;5、燃气喷枪;6、紫外线火焰检测器A;7、蒸汽喷枪;8、壳体;9、孔管;10、空气旋流器;11、面板;12、密闭式看火孔;13、紫外线火焰检测器B;14、隔板;15、通孔;16、空气旋流片。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4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包括壳体8、内筒2、面板11和空气旋流器10,壳体8内部一侧设有隔板14将壳体8分隔为左右区域,左区域为导流区,右区域为辐射区;内筒2设置在壳体8导流区,且内筒2的外端与壳体8外部的面板11固定连接,在壳体8与内筒2之间设有孔管9,在孔管9的外缘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圈间隔设置的通孔15,孔管9的一端固定在隔板14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8的内壁上,在内筒2上固定有空气旋流器10,隔板14右侧壳体8的内壁上设有耐火内衬4,即辐射区壳体8的内壁上设有耐火内衬4,在具有耐火内衬4的壳体8上分别安装有紫外线火焰检测器A6、紫外线火焰检测器B13和蒸汽喷枪7,在壳体8的面板11上分别设有插入内筒2内的推进型点火长明灯3、燃气喷枪5和密闭式看火孔12,推进型点火长明灯3、燃气喷枪5的前端分别设置在隔板14中部的安装孔内。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内筒2、孔管9与壳体8同心设置。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耐火内衬4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隔热层和耐火层,耐火层采用比重为3.1的重质刚玉衬,隔热层采用比重为1.4的高铝材料,耐火层设置为喉口状。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空气旋流器10的径向方向上均布有多个空气旋流片16。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所述燃气喷枪5设置为环管结构,在燃气喷枪5的前端设置有稳焰罩。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蒸汽喷枪7与壳体8的安装处设有密封填料,蒸汽喷头处均布设有多个带倾角的喷孔,使高速喷出的蒸汽与燃烧器火焰实现对冲燃烧,蒸汽喷枪与蒸汽管线采用绕性金属软管连接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在壳体8的上端外部设有助燃空气入口1。实施本技术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在使用时,本技术所述的燃烧器以燃料介质为燃烧介质,空气从助燃空气入口1经过孔管9上的通孔15均匀分配后再经过空气旋流器10进入燃烧器燃烧混合区域,耐火层浇注成喉口形态,可强化燃气和空气混合,燃气和空气在喉口混合后,边旋转边从喉口喷入燃烧室,形成漩涡状扩张火焰,由于气流向四周扩张,就在中心产生一个负压区域,吸引下游的未完全燃烧的气体返流火焰中心区域进一步燃烧,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燃烧过程,能够达到很好的燃烧效果,壳体8设计压力为0.05-0.35MPa,保证其机械强度能够承受内部爆炸的压力;燃气喷枪5采用环管结构并在燃气喷枪前端设置了稳焰罩,多喷孔级数、小喷孔直径、大喷射角度,可强化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消除析碳,又能避免低负荷工况发生回火,从而提高调节比范围和燃烧效率;蒸汽喷枪7独立安装在燃烧器壳体8外侧,为保证正压无泄漏,安装处采用填料密封结构,蒸汽喷头处开有多个均布的带有倾角的的喷孔,使高速喷出的蒸汽与燃烧器火焰对冲燃烧,另外为便于安装,蒸汽喷枪与蒸汽管线采用挠性金属软管连接;推进型点火长明灯3具有高效防风效果,在大风速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包括壳体、内筒、面板和空气旋流器,其特征是:壳体内部一侧设有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左右两个区域,左区域为导流区,右区域为辐射区,内筒设置在壳体导流区,且内筒的外端与壳体外部的面板固定连接,在壳体与内筒之间设有孔管,在孔管的外缘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圈间隔设置的通孔,孔管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在内筒上固定有空气旋流器,隔板右侧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火内衬,在具有耐火内衬的壳体上分别安装有紫外线火焰检测器A、紫外线火焰检测器B和蒸汽喷枪,在壳体的面板上分别设有插入内筒内的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和密闭式看火孔,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的前端分别设置在隔板中部的安装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包括壳体、内筒、面板和空气旋流器,其特征是:壳体内部一侧设有隔板将壳体分隔为左右两个区域,左区域为导流区,右区域为辐射区,内筒设置在壳体导流区,且内筒的外端与壳体外部的面板固定连接,在壳体与内筒之间设有孔管,在孔管的外缘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一圈间隔设置的通孔,孔管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在内筒上固定有空气旋流器,隔板右侧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火内衬,在具有耐火内衬的壳体上分别安装有紫外线火焰检测器A、紫外线火焰检测器B和蒸汽喷枪,在壳体的面板上分别设有插入内筒内的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和密闭式看火孔,推进型点火长明灯、燃气喷枪的前端分别设置在隔板中部的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气发生炉燃烧器,其特征是:内筒、孔管与壳体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忠民范洪波邓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新普石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