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57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其结构包括基板、锁固件、脚刹器、滚轮、方形槽、辅助支撑机构、凹槽、锁孔和置放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板内中部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当固定好工作位置后,由手轮带动丝杆传动,使得内部滑动块向内推动,内部的竖直运动板下滑,使得下压机构内的大面积接触垫接触到地面,增大受力面积,并且摩擦力增大,不容易发生摇晃,有效提高移动结构锁定后的稳定性,解决了移动结构大多采用自锁万向轮进行移动,在锁定后,由于万向轮与之中轴杆仍能进行小幅度偏移,导致压缩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偏移,造成设备稳定性较差以及万向轮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移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
技术介绍
气体压缩机是把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一种动力装置,常用于风动工具提供气体动力,在石油化工、钻采、冶金等行业也常用于压送氧、氢、氨、天然气、焦炉煤气、惰性气体等介质,便捷式压缩机在户外使用或者需要移动时,顶部都需要安装移动结构,方便压缩机移动到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进行工作,但现有移动结构大多采用自锁万向轮进行移动,在锁定后,由于万向轮与之中轴杆仍能进行小幅度偏移,导致压缩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偏移,造成设备稳定性较差以及万向轮寿命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解决了现有移动结构大多采用自锁万向轮进行移动,在锁定后,由于万向轮与之中轴杆仍能进行小幅度偏移,导致压缩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偏移,造成设备稳定性较差以及万向轮寿命的降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包括基板、锁固件、脚刹器、滚轮、方形槽、辅助支撑机构、凹槽、锁孔和置放板,所述基板底部四端通过螺栓与锁固件进行固定,所述锁固件内左端嵌入有脚刹器,所述锁固件内中部通过轴杆与滚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基板前端面中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基板内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四端设置有锁孔,所述凹槽内中部与置放板相互粘合,所述基板内中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框、竖直运动板、卡杆、异形槽、滑动块、下压机构、套筒、丝杆、轴座、手轮和滑槽,所述固定框底部与基板内底部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框内中部被竖直运动板贯穿,所述竖直运动板内中部一体注塑成型有卡杆,所述卡杆嵌入在异形槽内,所述异形槽开设于滑动块内后端,所述滑动块与固定框内滑动连接,所述竖直运动板底部连接有下压机构,所述滑动块前端面中部与贯穿固定框的套筒相互固定,所述套筒内中部与丝杆相咬合,所述丝杆前端贯穿轴座与手轮进行紧密固定,并且手轮设置在方形槽内,所述轴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内底部,所述固定框背面开设有滑槽,并且卡杆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顶板、卡槽、底盖和接触垫,所述顶板内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竖直运动板底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密插入至卡槽内,所述顶板底部套接有底盖,所述底盖底部与接触垫相互黏合。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顶端中部以及内底端中部均开设有开口,并且开口大小尺寸大于竖直运动板尺寸。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内上端两端均呈光滑状,并且固定框中部后端固定有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异形槽内前后两端表面均粘接有一层硅胶层,并且硅胶层厚度为0.3cm。进一步的,所述滑槽高度等于异形槽内高低差距离,并且竖直运动板最大下移距离等于异形槽内高低差距离。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垫顶部面积与底盖底部面积相等,并且接触垫厚度为1.5cm。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垫采用橡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手轮采用不锈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移动结构大多采用自锁万向轮进行移动,在锁定后,由于万向轮与之中轴杆仍能进行小幅度偏移,导致压缩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偏移,造成设备稳定性较差以及万向轮寿命降低的问题,通过在基板内中部安装有辅助支撑机构,当固定好工作位置后,由手轮带动丝杆传动,使得内部滑动块向内推动,内部的竖直运动板下滑,使得下压机构内的大面积接触垫接触到地面,增大受力面积,并且摩擦力增大,不容易发生摇晃,有效提高移动结构锁定后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基板-1、锁固件-2、脚刹器-3、滚轮-4、方形槽-5、辅助支撑机构-6、凹槽-7、锁孔-8、置放板-9、固定框-61、竖直运动板-62、卡杆-63、异形槽-64、滑动块-65、下压机构-66、套筒-67、丝杆-68、轴座-69、手轮-610、滑槽-611、顶板-661、卡槽-662、底盖-663、接触垫-66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包括基板1、锁固件2、脚刹器3、滚轮4、方形槽5、辅助支撑机构6、凹槽7、锁孔8和置放板9,基板1底部四端通过螺栓与锁固件2进行固定,锁固件2内左端嵌入有脚刹器3,锁固件2内中部通过轴杆与滚轮4进行转动连接,基板1前端面中部开设有方形槽5,基板1内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7,凹槽7内四端设置有锁孔8,凹槽7内中部与置放板9相互粘合,基板1内中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6,辅助支撑机构6包括固定框61、竖直运动板62、卡杆63、异形槽64、滑动块65、下压机构66、套筒67、丝杆68、轴座69、手轮610和滑槽611,固定框61底部与基板1内底部进行固定,固定框61内中部被竖直运动板62贯穿,竖直运动板62内中部一体注塑成型有卡杆63,卡杆63嵌入在异形槽64内,异形槽64开设于滑动块65内后端,滑动块65与固定框61内滑动连接,竖直运动板62底部连接有下压机构66,滑动块65前端面中部与贯穿固定框61的套筒67相互固定,套筒67内中部与丝杆68相咬合,丝杆68前端贯穿轴座69与手轮610进行紧密固定,并且手轮610设置在方形槽5内,轴座69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内底部,固定框61背面开设有滑槽611,并且卡杆63与滑槽611滑动连接。其中,所述下压机构66包括顶板661、卡槽662、底盖663和接触垫664,所述顶板661内中部开设有卡槽662,所述竖直运动板62底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密插入至卡槽662内,所述顶板661底部套接有底盖663,所述底盖663底部与接触垫664相互黏合。其中,所述基板1顶端中部以及内底端中部均开设有开口,并且开口大小尺寸大于竖直运动板62尺寸,方便竖直运动板62的上下滑动。其中,所述固定框61内上端两端均呈光滑状,并且固定框61中部后端固定有限位板,摩擦力小,滑动稳定。其中,所述异形槽64内前后两端表面均粘接有一层硅胶层,并且硅胶层厚度为0.3cm,防止长期接触导致损坏。其中,所述滑槽611高度等于异形槽64内高低差距离,并且竖直运动板62最大下移距离等于异形槽64内高低差距离,移动距离大,并且卡位效果好。其中,所述接触垫664顶部面积与底盖663底部面积相等,并且接触垫664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包括基板(1)、锁固件(2)、脚刹器(3)、滚轮(4)、方形槽(5)、凹槽(7)、锁孔(8)和置放板(9),所述基板(1)底部四端通过螺栓与锁固件(2)进行固定,所述锁固件(2)内左端嵌入有脚刹器(3),所述锁固件(2)内中部通过轴杆与滚轮(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基板(1)前端面中部开设有方形槽(5),所述基板(1)内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四端设置有锁孔(8),所述凹槽(7)内中部与置放板(9)相互粘合;/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6),所述基板(1)内中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6),所述辅助支撑机构(6)包括固定框(61)、竖直运动板(62)、卡杆(63)、异形槽(64)、滑动块(65)、下压机构(66)、套筒(67)、丝杆(68)、轴座(69)、手轮(610)和滑槽(611),所述固定框(61)底部与基板(1)内底部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框(61)内中部被竖直运动板(62)贯穿,所述竖直运动板(62)内中部一体注塑成型有卡杆(63),所述卡杆(63)嵌入在异形槽(64)内,所述异形槽(64)开设于滑动块(65)内后端,所述滑动块(65)与固定框(61)内滑动连接,所述竖直运动板(62)底部连接有下压机构(66),所述滑动块(65)前端面中部与贯穿固定框(61)的套筒(67)相互固定,所述套筒(67)内中部与丝杆(68)相咬合,所述丝杆(68)前端贯穿轴座(69)与手轮(610)进行紧密固定,并且手轮(610)设置在方形槽(5)内,所述轴座(69)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内底部,所述固定框(61)背面开设有滑槽(611),并且卡杆(63)与滑槽(61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压缩机用便捷移动结构,包括基板(1)、锁固件(2)、脚刹器(3)、滚轮(4)、方形槽(5)、凹槽(7)、锁孔(8)和置放板(9),所述基板(1)底部四端通过螺栓与锁固件(2)进行固定,所述锁固件(2)内左端嵌入有脚刹器(3),所述锁固件(2)内中部通过轴杆与滚轮(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基板(1)前端面中部开设有方形槽(5),所述基板(1)内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四端设置有锁孔(8),所述凹槽(7)内中部与置放板(9)相互粘合;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6),所述基板(1)内中部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6),所述辅助支撑机构(6)包括固定框(61)、竖直运动板(62)、卡杆(63)、异形槽(64)、滑动块(65)、下压机构(66)、套筒(67)、丝杆(68)、轴座(69)、手轮(610)和滑槽(611),所述固定框(61)底部与基板(1)内底部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框(61)内中部被竖直运动板(62)贯穿,所述竖直运动板(62)内中部一体注塑成型有卡杆(63),所述卡杆(63)嵌入在异形槽(64)内,所述异形槽(64)开设于滑动块(65)内后端,所述滑动块(65)与固定框(61)内滑动连接,所述竖直运动板(62)底部连接有下压机构(66),所述滑动块(65)前端面中部与贯穿固定框(61)的套筒(67)相互固定,所述套筒(67)内中部与丝杆(68)相咬合,所述丝杆(68)前端贯穿轴座(69)与手轮(610)进行紧密固定,并且手轮(610)设置在方形槽(5)内,所述轴座(69)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内底部,所述固定框(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裕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帅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