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及布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569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及布置结构,包括主轴,主轴一端连接轮毂,另一端连接齿轮箱,主轴外侧从轮毂向齿轮箱方向依次设有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前主轴承组件包括前主轴承和前主轴承座,后主轴承组件包括后主轴承和后主轴承座;其特征是,所述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间隙设置;前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前集油盘和前排油管,后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后集油盘和后排油管;前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大于后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之间的主轴设有圆锥面;后主轴承组件的后端设有锁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好处是改善齿轮箱受载,装配方便,散热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及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电机组轴承传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及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风力发电机,由定子绕组直连定频三相电网的绕线型异步发电机和安装在转子绕组上的双向背靠背IGBT电压源变流器组成。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轴组件是连接齿轮箱和轮毂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风机运行的可靠性,而要确保主轴承能正常工作。将目前的风力发电机组,单主轴承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刚性较差,齿轮箱受载较复杂,故障较多。现有技术中的双主轴承通常采用电绝缘深沟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352353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2月18日公开的名为“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承结构”的技术专利,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承载力大、防护性能好、不漏油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轴承结构,包括滚动轴承、轴承套、轴承内盖、轴承外盖、预紧力机构、定位密封机构、废油收集机构。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套在发电机的转轴上;轴承套通过一衬套套装在滚动轴承的外圈上;轴承内盖固定在轴承套的内侧面上,该轴承内盖的内圆面上设有迷宫槽;轴承外盖固定在轴承套的外侧面上;预紧力机构包括放置在轴承外盖的盲孔中并抵顶在滚动轴承的外圈的外侧面的压缩弹簧;定位密封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滚动轴承外侧的甩油盘、止动垫圈、紧固螺母、迷宫环及弹性挡圈;废油收集机构包括排油盒及导油管,排油盒固定在轴承外盖的出油口上,导油管连接在排油盒上并引到发电机的机座外。轴承套通过一衬套套装在普通深沟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上。其不足之处在于:1、深沟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固定在同一个轴承套上,轴承套需要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深沟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受力会相互作用干扰,影响主轴传动和轴承、齿轮箱寿命;2、深沟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之间的废油脂排出困难,容易影响轴承间的散热性,造成高温故障,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增加系统刚性,改善齿轮箱受载的大型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及布置结构就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馈风电机组整体刚性差,齿轮箱受载复杂,容易造成双馈风电机组主轴传动损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及布置结构,能够通过不同的轴承承载主轴传递的径向力和轴向力,改善齿轮箱受载情况,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目的之二是能够辅助在集油盘上分散废油脂,使集油盘能够收集更多的油脂,促进高温废油脂流动,加强散热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包括主轴,主轴一端连接轮毂,另一端连接齿轮箱,主轴外侧从轮毂向齿轮箱方向依次设有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前主轴承组件包括前主轴承和前主轴承座,后主轴承组件包括后主轴承和后主轴承座;其特征是,所述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间隙设置;前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前集油盘和能伸出到前集油盘的前排油管,后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后集油盘和能伸出到后集油盘的后排油管;前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大于后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之间的主轴设有过渡的圆锥面;后主轴承组件的后端设有能挡住后主轴承组件的锁紧件。前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直径大于后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直径,使主轴的重心前移,从而减小主轴的重心与前主轴承组件之间的距离,使前主轴承能够集中承受主轴造成的径向压力,提高径向力和轴向力分开承受的可靠性,提高传动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前主轴承组件的最小径向尺寸大于后主轴承组件的最小径向尺寸,能够方便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在主轴上的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前主轴承组件的径向尺寸较大,内部轴承所受压力分摊面较大,能够辅助提高前主轴承组件的稳定性;锁紧件能锁紧后轴承组件,限制后轴承组件的轴向位移,提高主轴传动的稳定性;前排油管和后排油管分别排出由于轴承磨损造成的高温废油脂,废油脂在集油盘内聚集并流动,有利于保证轴承运动的稳定性,方便轴承内部散热。作为优选,前集油盘内和后集油盘内分别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块扰流板,扰流板的外端与主轴相对,扰流板和主轴之间设有隔离缝。主轴转动时会在主轴侧面产生风压,带动扰流板外端颤动,通过扰流板扰动高温废油脂,加速从轴承座内排出的高温废油脂的散热;能够辅助油脂分成,防止集油盘内排油管口处油脂堆积溢出;隔离缝能够防止扰流条与主轴摩擦,同时能够保证主轴转动对扰流条扰动的可靠性,还能防止废油脂经扰流板流动到主轴侧面。作为优选,扰流板沿所在集油盘径向布置,扰流板上设有与前集油盘或后集油盘内侧连接的固定板。扰流板安装方便。作为优选,扰流板包括固定在前集油盘或后集油盘内的连接杆和若干根位于连接杆外端的扰动条;连接杆和扰动条之间的位置设有罩设在连接杆外的返流罩。扰动条响应主轴外侧的风压变化,能够分散风压,防止扰流板的颤动幅度过大;返流罩阻挡连接杆,能防止废油脂沿扰流板流动到主轴侧面,保证机舱内的洁净性。作为优选,锁紧件为锁紧螺母,主轴上设有配合锁紧螺母的螺纹,主轴在螺纹的后端设有内凹的圆弧槽。方便锁紧件的安装,锁紧件的锁紧作用可靠。作为优选,前主轴承和后主轴承都采用双列球面调心滚子轴承,所述的前主轴承的游隙大于后主轴承的游隙。前轴承承受径向力,后轴承承受轴向,能够更好的支撑主轴,支撑稳定性高。作为优选,主轴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通孔。提高主轴的散热性能,降低主轴整体质量,提高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一种基于上述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的布置结构,包括塔筒、安装在塔筒顶部的机舱、轮毂和安装在轮毂上的叶片,轮毂位于机舱的前端,机舱内从后往前依次设有发电机、齿轮箱和主轴组件;其特征是,主轴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动装置。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通过不同的轴承承载主轴传递的径向力和轴向力,改善齿轮箱受载情况,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能够加速从轴承座内排出的高温废油脂的散热;能够辅助油脂分成,防止集油盘内排油管口处油脂堆积溢出;主轴外的传动装置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风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轴组件与齿轮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传动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所用单片前轴承密封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前集油盘与主轴的配合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机舱;2.发电机;3.齿轮箱;主轴组件4;41.前主轴承组件;411.前主轴承座;412.后端盖A;413.前轴承密封压板;414.前轴承密封圈;415.后挡圈A;416.前挡圈A;417.前端盖A;418.前主轴承;43.后主轴承组件;431.后主轴承座;432.后端盖B;433.后轴承密封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包括主轴,主轴一端连接轮毂,另一端连接齿轮箱,主轴外侧从轮毂向齿轮箱方向依次设有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前主轴承组件包括前主轴承和前主轴承座,后主轴承组件包括后主轴承和后主轴承座;其特征是,所述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间隙设置;前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前集油盘和能伸出到前集油盘的前排油管,后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后集油盘和能伸出到后集油盘的后排油管;前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大于后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之间的主轴设有过渡的圆锥面;后主轴承组件的后端设有能挡住后主轴承组件的锁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包括主轴,主轴一端连接轮毂,另一端连接齿轮箱,主轴外侧从轮毂向齿轮箱方向依次设有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前主轴承组件包括前主轴承和前主轴承座,后主轴承组件包括后主轴承和后主轴承座;其特征是,所述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间隙设置;前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前集油盘和能伸出到前集油盘的前排油管,后主轴承座的至少一处端壁设有后集油盘和能伸出到后集油盘的后排油管;前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大于后主轴承组件所在主轴圆柱面直径,前主轴承组件和后主轴承组件之间的主轴设有过渡的圆锥面;后主轴承组件的后端设有能挡住后主轴承组件的锁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集油盘内和后集油盘内分别等距间隔设有若干块扰流板,扰流板的外端与主轴相对,扰流板和主轴之间设有隔离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双主轴承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扰流板沿所在集油盘径向布置,扰流板上设有与前集油盘或后集油盘内侧连接的固定板。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照汤永江刘勇裘园赵海燕翁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