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49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包括窗框、若干窗扇、内框以及纱扇,若干窗扇均可活动地设于窗框上,窗框的外侧设有第一挡板,内框设于窗框上且位于窗扇和挡板之间,纱扇可活动地设在内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采用内嵌式安装纱窗的平开窗。在关闭状态时,由内框和纱扇组成的纱窗隐藏于窗框内部,窗框的表面平整不突兀窗整体感好,外观美观;内框位于窗扇和挡板之间,挡板和窗扇能够对纱扇进行限位,平开窗整体刚性强。本平开窗采用双内开的方式实现窗扇和纱窗的开合,本平开窗结构更紧凑、开合更方便、外形更美观、清洁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
本技术涉及系统门窗
,特别涉及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纱窗分为普通带纱扇纱窗和隐形卷轴纱窗两种,两种纱窗都是通过外侧连接卡件固定在窗户上,长期暴晒致使连接卡件老化松动,导致连接不稳定,从而影响纱窗的正常使用。且由于通过外侧连接卡件固定,严重影响清洗纱窗的工作效率,一旦纱窗出现问题,必须整扇更换,拆卸不方便,同时造成资源浪费。此外,纱窗构件高出窗体外侧表面,影响窗体的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包括窗框、若干窗扇、内框以及纱扇,若干窗扇均可活动地设于窗框上,窗框的外侧设有第一挡板,内框设于窗框上且位于窗扇和挡板之间,纱扇可活动地设在内框上。本技术提供了采用内嵌式安装纱窗的平开窗。在关闭状态时,由内框和纱扇组成的纱窗隐藏于窗框内部,窗框的表面平整不突兀窗整体感好,外观美观;内框位于窗扇和挡板之间,挡板和窗扇能够对纱扇进行限位,平开窗整体刚性强。本平开窗采用双内开的方式实现窗扇和纱窗的开合,本平开窗结构更紧凑、开合更方便、外形更美观、清洁更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窗框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若干第一隔热条以及第一密封条,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通过若干第一隔热条相接,第一密封条设于第一隔热条上,内框设于第一框体上且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一密封条之间。由此,第一框体、第二框体通过若干第一隔热条进行隔断,降低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的导热效率,能够提高本平开窗的保温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的端面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内框的一侧面设有设有卡齿,内框的另一侧面设有卡条,卡齿与第一卡槽配合连接,卡条与第二卡槽配合连接。由此,通过卡齿与第一卡槽配合,卡条与第二卡槽配合,内框可拆卸地设于第一框体的端面上,更方便内框的拆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框和第一密封条之间形成集水腔,第一框体的外侧还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与集水腔连通。由此,本平开窗通过内框和第一密封条形成的集水腔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排水槽将积水排至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的端面设有第一排水孔,内框位于第一排水孔的上方,内框的内侧面的下端位置设有第二排水孔,卡条的端面设有第三排水孔,集水腔通过第三排水孔、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与排水槽连通。由此,集水腔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下通过第三排水孔、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留至排水槽,从而将积水排至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窗扇包括第一扇体、第二扇体、隔热玻璃以及若干第二隔热条,第一扇体和第二扇体通过第二隔热条相接,隔热玻璃通过压线组件安装在第一扇体和第二扇体之间。由此,第一扇体、第二扇体通过若干第二隔热条进行隔断,降低第一扇体、第二扇体的导热效率,且设置有隔热玻璃,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平开窗的保温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靠近窗框的第二隔热条设有凸条,凸条与第一密封条可分离抵触。由此,窗扇与窗框之间以凸条、第一密封条进行密封,形成中间部密封结构。保证本平开窗的气密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的内侧设有第二密封条,纱扇的外侧设有缺口,第二密封条与缺口可分离抵触。由此,窗框与内框之间以第二密封条进行密封,形成最外侧的密封结构。保证本平开窗的气密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纱扇的内侧设有第三密封条,第三密封条与窗扇可分离抵触。由此,纱扇与窗扇之间以第三密封条进行密封,形成次外侧的密封结构。保证本平开窗的气密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扇体的内侧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设有第四密封条,第四密封条与窗框可分离抵触。由此,窗扇与窗框之间以第四密封条进行密封,形成最内侧的密封结构。保证本平开窗的气密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内框和纱扇组成的纱窗隐藏于窗框内部,窗框的表面平整不突兀窗整体感好,外观美观。本技术的纱窗安装不用钻孔,能够保证平开窗整体的密封性,本技术不仅气密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内框的安装、拆卸都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中内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中的另一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窗框、11-第一框体、111-第一挡板、112-第一卡槽、113-第二卡槽、114-排水槽、115-第一排水孔、12-第二框体、13-第一隔热条、14-第一密封条、15-第二密封条、2-窗扇、21-第一扇体、22-第二扇体、221-第二挡板、23-隔热玻璃、24-第二隔热条、241-凸条、25-压线组件、26-第四密封条、3-内框、31-卡齿、32-卡条、33-第二排水孔、34-第三排水孔、4-纱扇、41-缺口、42-第三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包括窗框1、若干窗扇2、内框3以及纱扇4。若干窗扇2均可活动地设于窗框1上,窗扇2通过铰链组件安装在窗框1上,窗扇2能够在窗框1上进行摆动;窗框1的外侧设有第一挡板111,内框3设于窗框1上且位于窗扇2和挡板之间;纱扇4可活动地设在内框3上,纱扇4通过铰链组件设在内框3上,纱扇4能够在内框3上进行摆动;在紧闭状态下纱扇4的外侧面与第一挡板111的外侧面平齐或向内偏移。本技术提供了采用内嵌式安装纱窗的平开窗。在关闭状态时,由内框3和纱扇4组成的纱窗隐藏于窗框1内部,窗框1的表面平整不突兀窗整体感好,外观美观;内框3位于窗扇2和挡板之间,挡板和窗扇2能够对纱扇4进行限位,平开窗整体刚性强。本平开窗采用双内开的方式实现窗扇2和纱窗的开合,本平开窗结构更紧凑、开合更方便、外形更美观、清洁更方便。结合图1,窗框1包括第一框体11、第二框体12、若干第一隔热条13以及第一密封条14。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通过若干第一隔热条13相接,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外内分布。第一密封条14设于第一隔热条13上,第一密封条14位于第一隔热条13的端面上。第一挡片设于第一框体11的外侧,内框3设于第一框体11的端面上且位于第一挡板111和第一密封条14之间。第一框体11、第二框体12通过若干第一隔热条13进行隔断,降低第一框体11、第二框体12的导热效率,能够提高本平开窗的保温性能。结合图1-2,窗框1的端面设有第一卡槽112、第二卡槽113,第一卡槽112、第二卡槽113位于第一框体11的端面上;内框3的一侧面设有设有卡齿31,内框3的另一侧面设有卡条32,卡齿31和卡条32外内分布;卡齿31与第一卡槽112配合连接,卡条32与第二卡槽113配合连接。通过卡齿31与第一卡槽112配合,卡条32与第二卡槽113配合,内框3可拆卸地设于第一框体11的端面上,更方便内框3的拆装。结合图1和2,内框3和第一密封条14之间形成集水腔,第一框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若干窗扇(2)、内框(3)以及纱扇(4),若干所述窗扇(2)均可活动地设于窗框(1)上,所述窗框(1)的外侧设有第一挡板(111),所述内框(3)设于窗框(1)上且位于窗扇(2)和第一挡板(111)之间,所述纱扇(4)可活动地设在内框(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若干窗扇(2)、内框(3)以及纱扇(4),若干所述窗扇(2)均可活动地设于窗框(1)上,所述窗框(1)的外侧设有第一挡板(111),所述内框(3)设于窗框(1)上且位于窗扇(2)和第一挡板(111)之间,所述纱扇(4)可活动地设在内框(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包括第一框体(11)、第二框体(12)、若干第一隔热条(13)以及第一密封条(14),所述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通过若干第一隔热条(13)相接,所述第一密封条(14)设于第一隔热条(13)上,所述内框(3)设于第一框体(11)上且位于第一挡板(111)和第一密封条(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11)的端面设有第一卡槽(112)、第二卡槽(113),所述内框(3)的一侧面设有卡齿(31),所述内框(3)的另一侧面设有卡条(32),所述卡齿(31)与第一卡槽(112)配合连接,所述卡条(32)与第二卡槽(113)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3)和第一密封条(14)之间形成集水腔,所述第一框体(11)的外侧还设有排水槽(114),所述排水槽(114)与集水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嵌式纱窗的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11)的端面设有第一排水孔(115),所述内框(3)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柏瑞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