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双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49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双开门,包括门框、驱动装置、感应装置、转动组件以及并排设置在门框内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门框的两侧分别竖直的设置有一立柱,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分别通过转动组件与立柱转动连接,驱动装置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立柱上,且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分别驱动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沿立柱上转动,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门框的上端部的两侧,感应装置分别与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感应连接,且感应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自动开闭,操作简单,动作平稳,噪音低,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双开门
本技术涉及自动门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双开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大门大多需要通过人工打开和关闭,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双开门,旨在解决现有的大门大多需要通过人工打开和关闭,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给人们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双开门,包括门框、驱动装置、感应装置、转动组件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门框内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所述门框的两侧分别竖直的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分别通过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沿所述立柱上转动,所述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感应连接,且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支架以及外壳,所述气缸支架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所述外壳分别盖设在所述气缸支架上,所述气缸的底部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气缸支架上,且所述气缸位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气缸分别与所述感应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支架上,所述气缸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上,且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座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安装板、光电传感器以及反光板,所述安装板分别相对的凸设于所述门框的上端横梁的两端,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沿长度方向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反光板具有两互相垂直设置的发光面,所述反光板分别设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上端缘上,并分别随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转动,且两所述发光面可分别位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前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转轴,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沿高度方向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立柱的背侧壁上,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方设置,所述转轴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且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壁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壁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内设置,且所述转轴分别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轴套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与所述轴套的上端壁可转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所述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滑动轴承设置,且所述滑动轴承分别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承的下端壁分别与所述轴套的上端壁可转动抵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分别可拆卸的箍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上,且所述卡箍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壁可转动抵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平键,所述平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轴和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分别通过所述平键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分别通过转动组件与立柱转动连接,驱动装置分别相对的设置在立柱上,且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连接,通过驱动装置分别驱动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沿立柱上转动,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门框的上端部的两侧,感应装置分别与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感应连接,且感应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电连接,通过感应装置发出的检测信号来控制气缸的运动,从而实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自动开闭,操作简单,动作平稳,噪音低,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成本低廉,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双开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双开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双开门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双开门。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自动双开门,包括门框100、驱动装置200、感应装置300、转动组件400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门框100内的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102,所述门框100的两侧分别竖直的设置有一立柱103,所述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102分别通过所述转动组件400与所述立柱10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00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立柱103上,且所述驱动装置200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102的背侧壁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200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102沿所述立柱103上转动,所述感应装置300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100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感应装置300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102感应连接,且所述感应装置300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200电连接。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200包括气缸201、气缸支架202以及外壳203,所述气缸支架202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立柱103的上,所述外壳203分别盖设在所述气缸支架202上,所述气缸201的底部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气缸支架202上,且所述气缸201位于所述外壳203内设置,所述气缸201的气缸杆2011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101和第二门扇102的背侧壁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气缸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驱动装置、感应装置、转动组件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门框内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所述门框的两侧分别竖直的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分别通过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沿所述立柱上转动,所述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感应连接,且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驱动装置、感应装置、转动组件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门框内的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所述门框的两侧分别竖直的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分别通过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沿所述立柱上转动,所述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感应连接,且所述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支架以及外壳,所述气缸支架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所述外壳分别盖设在所述气缸支架上,所述气缸的底部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气缸支架上,且所述气缸位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气缸分别与所述感应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支架上,所述气缸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背侧壁上,且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安装板、光电传感器以及反光板,所述安装板分别相对的凸设于所述门框的上端横梁的两端,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沿长度方向平行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反光板具有两互相垂直设置的发光面,所述反光板分别设在所述第一门扇和第二门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股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