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45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包括防护棚主体,所述防护棚主体底部设有地脚,所述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并在运输口位置设置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包括一对门侧框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之间的门主体,所述门侧框顶部位置设有定滑轮,所述门主体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门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定滑轮上绕过后连接设置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防护棚主体侧面设置安全门,使得运输口能够在施工时处于打开状态,在施工结束后处于关闭状态,提高了该建筑设施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
技术介绍
防护棚主要应用在建筑工地上,例如配电箱防护棚、钢筋防护棚、木工防护棚、搅拌站防护棚等,是一种建筑工地上的防护安全措施,干粉砂浆搅拌站,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设备,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设备、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撑装置等组成。而干粉砂浆搅拌站容易在工作运作时,将水泥砂浆飞溅出去,造成空气和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在搅拌站外围设置防护棚进行防护。目前,现有的防护棚都采用临时防护,即采用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顶面满铺木跳板的做法。这种做法一则需要单独搭设外架专门进行人工操作,二则防护棚无法与地面进行有效连接,施工现场风力较大时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传统钢管脚手架搭设无法设置操作方便的固定封闭出料门,搅拌站运转时会通过出料门洞移除大量的扬尘污染,也不能很好的降低现场作业噪音,不能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体要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防护棚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设计合理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棚主体,所述防护棚主体底部设有地脚,所述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并在运输口位置设置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包括一对门侧框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之间的门主体,所述门侧框顶部位置设有定滑轮,所述门主体上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门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定滑轮上绕过后连接设置配重块。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主体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边角处的立柱及设置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横梁,所述立柱内侧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角铁,所述横梁通过连接角铁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上在位于相邻横梁之间的对角位置处设有加强筋,且相邻加强筋端部位置固定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上;所述底架顶部也设有连接角铁,所述立柱与底架之间通过连接角铁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框一端固定设置在底架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横梁上,所述门侧框与立柱之间的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位于相邻横梁之间,所述加强筋在运输口位置两侧左右、上下对称设置,且上下位置的加强筋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上。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框底部及中部位置分别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门主体底部设有转动手柄,且转动手柄与限位凸起限位配合。所述底架由四个首尾相接的工字钢构成,所述立柱采用L型角钢,且L型角钢的钢板与工字钢的腹板位置上下对应;所述加强筋及横梁也采用L型角钢结构。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框采用两个L型角钢对接构成的U型框,所述U型框顶部外侧位置设有第一定滑轮,内侧位置设有设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主体四周设有防护棚外罩,其中防护棚外罩包括下外罩及设置在下外罩上方的上外罩。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罩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一挂耳,下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二挂耳,且第一挂耳与第二挂耳错位设置。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罩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上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挂耳,下端位置分别对应设置第四挂耳,且第三挂耳与第四挂耳错位设置,所述下外罩上在位于安全门位置开设有门洞,所述门主体上对应门洞的位置设置门板。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耳与第二挂耳分别设置在上外罩前后两侧面位置处,所述第三挂耳与第四挂耳分别设置在下外罩左右两侧面位置处,所述防护棚主体上在与第一挂耳、第二挂耳、第三挂耳及第四挂耳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套筒,所述第一挂耳、第二挂耳、第三挂耳及第四挂耳分别穿设于套筒上并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防护棚整体为四周封闭空间,可阻止水泥砂浆制作过程中粉尘扩散,防护棚内设有可以上下滑动的硬质安全门,使得出料口能够在运作时处于打开状态,在运作结束后处于关闭状态,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符合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2)本技术采用深入土质的钢管作为浅基础,全封闭式工字钢形成整体地圈梁,再通过角钢对接斜拉形成整体的钢框架结构,受力路径传递简单,整体稳定性好,能够有效保护施工作业安全。3)本技术在钢框架结构外围采用整体四周铁皮外包结构,通过插销与螺栓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一次成型吊装,简单快速安装固定,解决现场防护棚广告布人工悬挂难的问题。5)防护棚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周转材料(角钢、钢板),安拆方便,可循环使用,环保节能。6)本技术周转式定型化现场搅拌站操作棚,安全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的整体要求,提升了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的水平;通过周转式定型化现场搅拌站操作棚的专利技术与应用,成功实现了现场搅拌站的全封闭式管理,响应了国家政策对安全文明施工及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且操作棚整体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所用材料均可多次周转使用,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工程成本,又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是绿色施工的有力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全门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全门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棚外罩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外罩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外罩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套筒与挂耳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套筒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L型螺纹杆安装示意图;图中:1-底架,2-立柱,3-横梁,4-加强筋,5-门侧框,6-门主体,7-地脚,8-连接角铁,9-第一定滑轮,10-第二定滑轮,11-转动手柄,12-限位凸起,13-钢丝绳,14-配重块,15-下外罩,16-上外罩,17-门洞,18-第三挂耳,19-第四挂耳,20-第一挂耳,21-第二挂耳,22-L型螺纹杆,23-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9所示,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包括底架1、立柱2、横梁3、加强筋4、门侧框5、门主体6、地脚7、连接角铁8、第一定滑轮9、第二定滑轮10、转动手柄11、限位凸起12、钢丝绳13、配重块14、下外罩15、上外罩16、门洞17、第三挂耳18、第四挂耳19、第一挂耳20、第二挂耳21及套筒23。实施例: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包括防护棚主体,防护棚主体底部设有地脚7,并通过地脚7插入地层,从而对防护棚主体进行固定。防护棚主体包括底架1、设置在底架1边角处的立柱2及设置在相邻立柱2之间的横梁3,其中底架1由四个首尾相接的工字钢构成,立柱2、加强筋4及横梁3均采用L型角钢,立柱2内侧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棚主体,所述防护棚主体底部设有地脚(7),所述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并在运输口位置设置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包括一对门侧框(5)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5)之间的门主体(6),所述门侧框(5)顶部位置设有定滑轮,所述门主体(6)上设有钢丝绳(13),所述钢丝绳(13)一端与门主体(6)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定滑轮上绕过后连接设置配重块(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棚主体,所述防护棚主体底部设有地脚(7),所述防护棚主体的一侧面设有运输口,并在运输口位置设置安全门,所述安全门包括一对门侧框(5)及滑动配合设置在一对门侧框(5)之间的门主体(6),所述门侧框(5)顶部位置设有定滑轮,所述门主体(6)上设有钢丝绳(13),所述钢丝绳(13)一端与门主体(6)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定滑轮上绕过后连接设置配重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主体包括底架(1)、设置在底架(1)边角处的立柱(2)及设置在相邻立柱(2)之间的横梁(3),所述立柱(2)内侧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连接角铁(8),所述横梁(3)通过连接角铁(8)与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上在位于相邻横梁之间的对角位置处设有加强筋(4),且相邻加强筋(4)端部位置固定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8)上;所述底架(1)顶部也设有连接角铁(8),所述立柱(2)与底架(1)之间通过连接角铁(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框(5)一端固定设置在底架(1)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横梁上(3),所述门侧框(5)与立柱(2)之间的对角位置分别设有加强筋(4),且加强筋(4)位于相邻横梁(3)之间,所述加强筋(4)在运输口位置两侧左右、上下对称设置,且上下位置的加强筋(4)设置在同一个连接角铁(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框(5)底部及中部位置分别设有限位凸起(12),所述门主体(6)底部设有转动手柄(11),且转动手柄(11)与限位凸起(12)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粉砂浆搅拌站防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由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章国胜项林利洪佳杰刘仁军施良吕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