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40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包括安装在钢构箱式房屋的:驱动扭力轴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和折叠门组件,钢构箱式房屋具有上纵梁和下纵梁,驱动扭力轴组件包括万向十字节、扭力杆套筒、扭力杆轴承座、轴承座安装支座、扭力杆、可编程步进电机、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安装支座和折叠门安装座,链条传动组件包括链轮轴承座、链轮、链条、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座、滑块、U型螺栓、提升槽体、提升连接板和链条盒,折叠门组件包括上折叠门框架、上翻合叶、加强角码、下折叠门框架和折叠合叶;本装置能够巧妙将折叠门翻折上举后形成一个大面积的遮阳蓬,从而实现两个功能合二为一,实现了智能电子控制的折叠门和遮阳蓬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
本技术涉及智能房屋
,具体而言,涉及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
技术介绍
对于独立可移动的小型建筑来说,在有限的体量下拓展功能或使用空间具有重大意义,本案就是在不变动现有房屋主体结构和体量的情况下,再次拓展出一个大面积的可折叠式遮阳雨篷,在未入住时则将其放下成为一刚性折叠门,当需要时可电动向上折叠成为一个大面积的遮阳雨篷。现有大幅收藏门及遮阳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卷帘门:通过对柔性连接的铝片或PVC片绕其上端轴向上收卷实现门的收藏。这种方式不能提供本案例所需的遮阳蓬功能,且此类产品刚性差,运行噪音大,运转平稳性差,收藏后占用室内空间,同时不能满足建筑外观要求。连杆式卷布遮阳蓬:通过两组可折叠连杆将缠绕的柔性织物拉出。一般适用于小形、轻量化伸缩雨篷,对其刚性、稳定性及外观要求不高的简易遮阳蓬。以上前两种传动方式普遍存在着结构刚性差,抗风能力差,伸缩物体运行不平稳和不可控,并无法实行智能操控(电机为普通直流电机),且两者功能相互独立,各自单独配置驱动系统,这导致两者的逻辑关系建立亦变得复杂,从而不能满足本案人机互动功能的需求。同时上述两种机构过于简单,加工精度及强度亦不高,导致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其能够巧妙将折叠门翻折上举后形成一个大面积的遮阳蓬,从而实现两个功能合二为一,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运行平稳可靠,有足够刚性以克服形变,且实现了智能电子控制的折叠门和遮阳蓬的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其包括安装在钢构箱式房屋的:驱动扭力轴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和折叠门组件,钢构箱式房屋具有上纵梁和下纵梁,驱动扭力轴组件包括万向十字节、扭力杆套筒、扭力杆轴承座、轴承座安装支座、扭力杆、可编程步进电机、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安装支座和折叠门安装座,折叠门组件包括上折叠门框架、上翻合叶、下折叠门框架和折叠合叶;扭力杆通过万向十字节连接至链条传动组件顶端,扭力杆套筒连接在扭力杆,扭力杆套筒固定在扭力杆轴承座且通过扭力杆轴承座固定至轴承座安装支座,轴承座安装支座的两侧固定在折叠门安装座和上纵梁,上折叠门框架通过上翻合叶连接至折叠门安装座,减速器安装支座固定在折叠门安装座,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在减速器安装支座,可编程步进电机连接至蜗轮蜗杆减速器,上折叠门框架通过上翻合叶连接至折叠门安装座,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通过折叠合叶连接且转动而折叠,下折叠门框架的底端连接至链条传动组件且通过链条传动组件上下移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扭力杆连接有多个扭力杆套筒,折叠门安装座和上纵梁之间通过多个轴承座安装支座固定。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折叠门组件还包括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加强角码,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分别为框架式结构且具有多格,加强角码连接在框架式结构的内角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折叠门组件折叠时,可编程步进电机带动扭力杆转动,扭力杆连接链条传动组件且带动链条传动组件,使得下折叠门框架的底端沿链条传动组件向上运动,此时下折叠门框架通过折叠合叶带动上折叠门框架转动,使得上折叠门框架向上翻转,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折叠且在钢构箱式房屋的侧面形成遮阳的区域。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链条传动组件包括链轮轴承座、链轮、链条、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座、滑块、U型螺栓、提升槽体、提升连接板和链条盒;链条盒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纵梁和下纵梁,链轮轴承座固定在链条盒内的顶底两部分,链轮安装在链轮轴承座,位于顶部的链轮通过万向十字节连接至扭力杆,链条将两个链轮缠绕连接,直线导轨座固定在链条盒内,直线导轨固定在直线导轨座,提升槽体固定至提升连接板,滑块卡在提升槽体和直线导轨之间,提升槽体通过U型螺栓固定至链条。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提升槽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滑块相互匹配的滑槽,滑块卡入滑槽内,滑块沿直线导轨在滑槽内可滑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提升槽体通过螺栓固定至提升连接板,链条盒的内侧设置有连接下折叠门框架的通槽,下折叠门框架通过通槽连接至滑块且沿链条盒的方向可上下移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驱动扭力轴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和折叠门组件由国标型材和钢板制成。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可编程步进电机通过编程或手动而进行启停操作,蜗轮蜗杆减速器具有大于50的减速比,使得可编程步进电机采用小功率驱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的连接处还安装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通过感应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的位置而发出停止运行信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利用已有的钢构箱式房屋的主结构,在此基础上增设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并通过链条盒提升下折叠门框架,使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发生转动而折叠,待升至上止点形成遮阳蓬,由于在两直线轨运行轨迹形成的垂直面上,下提升点在上翻旋转点外侧(防反折间距),这样在上提时上下折叠门只可能向外侧发生折叠,从而有效避免了反折现象发生;折叠门框架采用铝型材加解码组合,内外再覆盖铝板使将形成一组刚性足够强的框架结构,而两边直线轨道为上升提供准确的线性轨迹,为折叠门可靠折叠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应用可编程步进电机对其实现人机智能控制成为可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驱动扭力轴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扭力轴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驱动扭力轴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链条传动组件的内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链条传动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折叠门组件的示意图;图标:1、驱动扭力轴组件;1-1、万向十字节;1-2、扭力杆套筒;1-3、扭力杆轴承座;1-4、轴承座安装支座;1-5、扭力杆;1-6、可编程步进电机;1-7、蜗轮蜗杆减速器;1-8、减速器安装支座;1-9、折叠门安装座;2、链条传动组件;2-1、链轮轴承座;2-2、链轮;2-3、链条;2-4、直线导轨;2-5、直线导轨座;2-6、U型螺栓;2-7、提升槽体;2-8、提升连接板;2-9、链条盒;3、折叠门组件;3-1、上折叠门框架;3-2、上翻合叶;3-3、加强角码;3-4、下折叠门框架;3-5折叠合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构箱式房屋的:驱动扭力轴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和折叠门组件,钢构箱式房屋具有上纵梁和下纵梁,所述驱动扭力轴组件包括万向十字节、扭力杆套筒、扭力杆轴承座、轴承座安装支座、扭力杆、可编程步进电机、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安装支座和折叠门安装座,所述折叠门组件包括上折叠门框架、上翻合叶、下折叠门框架和折叠合叶;所述扭力杆通过万向十字节连接至链条传动组件顶端,所述扭力杆套筒连接在扭力杆,所述扭力杆套筒固定在扭力杆轴承座且通过扭力杆轴承座固定至轴承座安装支座,所述轴承座安装支座的两侧固定在折叠门安装座和上纵梁,所述减速器安装支座固定在折叠门安装座,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在减速器安装支座,所述可编程步进电机连接至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上折叠门框架通过上翻合叶连接至折叠门安装座,所述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通过折叠合叶连接且转动而折叠,所述下折叠门框架的底端连接至链条传动组件且通过链条传动组件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构箱式房屋的:驱动扭力轴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和折叠门组件,钢构箱式房屋具有上纵梁和下纵梁,所述驱动扭力轴组件包括万向十字节、扭力杆套筒、扭力杆轴承座、轴承座安装支座、扭力杆、可编程步进电机、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安装支座和折叠门安装座,所述折叠门组件包括上折叠门框架、上翻合叶、下折叠门框架和折叠合叶;所述扭力杆通过万向十字节连接至链条传动组件顶端,所述扭力杆套筒连接在扭力杆,所述扭力杆套筒固定在扭力杆轴承座且通过扭力杆轴承座固定至轴承座安装支座,所述轴承座安装支座的两侧固定在折叠门安装座和上纵梁,所述减速器安装支座固定在折叠门安装座,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安装在减速器安装支座,所述可编程步进电机连接至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上折叠门框架通过上翻合叶连接至折叠门安装座,所述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通过折叠合叶连接且转动而折叠,所述下折叠门框架的底端连接至链条传动组件且通过链条传动组件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杆连接有多个扭力杆套筒,所述折叠门安装座和上纵梁之间通过多个轴承座安装支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门组件还包括用于加强结构强度的加强角码,所述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框架分别为框架式结构且具有多格,所述加强角码连接在框架式结构的内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构箱式房智能电动折叠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门组件折叠时,所述可编程步进电机带动扭力杆转动,所述扭力杆连接链条传动组件且带动链条传动组件,使得下折叠门框架的底端沿链条传动组件向上运动,此时下折叠门框架通过折叠合叶带动上折叠门框架转动,使得上折叠门框架向上翻转,所述上折叠门框架和下折叠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英赵晖彭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未来立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