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式结构换撑体系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到换撑体系,更具体的是一种可周转式结构换撑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结构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并呈现出深度深、结构复杂及周围环境复杂等特点,复杂的周边环境使基坑锚杆锚索等支护体系受到了限制,采用内支撑结构体系,其刚度大,受力均匀,稳定性好,减少了基坑周围的变形及位移,提高了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专利申请号为201821505422.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周转式铝模板斜撑结构,其包括斜撑杆及固定在结构楼板上的锚固板,所述斜撑杆分别与铝模板铰接,其采用铝模板作为支撑体系,牢固程度较为一般,且稳定性一般。传统的内支撑体系通常为混凝土结构支撑,混凝土结构前期施工难度较大,后期对混凝土凿除要求也较高,同时垃圾清运问题也较为困难,且传统的内支撑体系不可周转使用,施工周期较长,稳定性一般,水平承载力不够突出,难以达到换撑标准,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式结构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围护桩(2)以及预埋在结构侧墙(9)内侧的两块钢垫板(8),两组所述围护桩(2)的顶部均连接有一组冠梁(3),两组所述冠梁(3)之间焊接有第一钢支撑(1),两组所述围护桩(2)相对侧面靠结构侧墙(9)的外侧均连接有一组钢围檩(4),两组所述钢围檩(4)之间焊接有第二钢支撑(10),两块所述钢垫板(8)之间焊接有钢换撑(5),所述钢换撑(5)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工字钢(6)和两组平行设置的钢缀板(7),两组所述工字钢(6)均设置在两块所述钢缀板(7)之间,且两组所述工字钢(6)与两块所述钢缀板(7)呈垂直设置,工字钢(6)与钢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式结构换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围护桩(2)以及预埋在结构侧墙(9)内侧的两块钢垫板(8),两组所述围护桩(2)的顶部均连接有一组冠梁(3),两组所述冠梁(3)之间焊接有第一钢支撑(1),两组所述围护桩(2)相对侧面靠结构侧墙(9)的外侧均连接有一组钢围檩(4),两组所述钢围檩(4)之间焊接有第二钢支撑(10),两块所述钢垫板(8)之间焊接有钢换撑(5),所述钢换撑(5)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工字钢(6)和两组平行设置的钢缀板(7),两组所述工字钢(6)均设置在两块所述钢缀板(7)之间,且两组所述工字钢(6)与两块所述钢缀板(7)呈垂直设置,工字钢(6)与钢缀板(7)衔接处相焊接,且钢换撑(5)通过两组钢缀板(7)分别与两块钢垫板(8)焊接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天培,胡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