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毓慧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32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包括槽座,所述槽座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槽座的U形槽,所述U形槽底部内壁的后侧与引导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顶部内壁的前侧与插板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槽座顶部的后侧开设有贯穿槽座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引导管的正上方。该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通过插板与引导管和连接杆的配合,使得水利工程用排水槽较易于进行拼装,提高了水利工程用排水槽使用的方便性,通过限位板与内挡条和外挡条的配合,使得水利工程用排水槽拼接形成的排水沟的平直度较高,提高了水利工程用排水槽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对水力资源的开发以及防止水灾而实施建造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沟渠、水库等项目,在水利工程中往往需要建造排水槽,用以泄洪或灌溉。现有的排水槽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将多个排水槽连接形成排水沟时容易变形,并且安装较不方便。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183670U提出了一种排水槽,包括槽本体,槽本体的截面呈U形,槽本体的底壁的一端设置有榫头,槽本体的底壁的另一端设置有榫槽,榫槽与所述榫头的形状相适配,通过榫槽与所述榫头的配合,使得排水槽的安装方便、施工工期短。但是该种排水槽不易于对排水槽纵向的偏移进行限位,多组排水槽连接形成排水沟后较易于产生多组排水槽之间高低不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解决了现有的排水槽安装不方便,且较易于受力变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包括槽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座(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槽座(1)的U形槽(2),所述U形槽(2)底部内壁的后侧与引导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2)顶部内壁的前侧与插板(4)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槽座(1)顶部的后侧开设有贯穿槽座(1)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位于引导管(3)的正上方,所述槽座(1)背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多组引导槽(6),所述槽座(1)正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引导块(7),每两组相邻所述槽座(1)中位于后侧的槽座(1)前侧插板(4)伸入到位于前侧的槽座(1)中部U形槽(2)内,所述连接孔(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安装的水利工程用排水槽,包括槽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座(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槽座(1)的U形槽(2),所述U形槽(2)底部内壁的后侧与引导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2)顶部内壁的前侧与插板(4)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槽座(1)顶部的后侧开设有贯穿槽座(1)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位于引导管(3)的正上方,所述槽座(1)背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多组引导槽(6),所述槽座(1)正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多组引导块(7),每两组相邻所述槽座(1)中位于后侧的槽座(1)前侧插板(4)伸入到位于前侧的槽座(1)中部U形槽(2)内,所述连接孔(5)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底端穿过插板(4)和引导管(3)并伸入到地面内,每两组相邻所述槽座(1)中位于后侧的槽座(1)前侧多组引导块(7)分别伸入到位于前侧的槽座(1)后侧多组引导槽(6)内,所述槽座(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外挡条(9),每两组相邻所述外挡条(9)的中部设置有内挡条(10),所述内挡条(10)与槽座(1)固定连接,每两组相邻所述槽座(1)表面的相邻内挡条(10)中部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的表面开设有两组限位槽(12),两组所述限位槽(12)分别与两组相邻内挡条(10)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毓慧韩怀帅李伟高源
申请(专利权)人:陈毓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