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67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属于城市地下水利工程领域,可以用于城市地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针对城市河道部分区段防洪能力不足的情况,目前一般仍采用拓宽河道+清淤的方式,但河道周边征地极为困难,因此这种方式很难落地。针对此现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考虑结合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地下分洪通道进口和出口,地下分洪通道线路布置在市政道路下方,采用综合管廊方式归集沿线的地下管线,并在此综合管廊结构顶板上间隔布置横向管线通道,解决管线过街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河道的防洪能力,并且有利于缓解沿线区域内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属于城市地下水利工程领域,可以用于城市地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的现有河网存在防洪标准不达标的现状,近些年“城市看海”现象频发,为了提升城市河道的防洪能力,需要拓宽现有河道的部分河段,目前一般仍采用“拓宽河道+清淤”的方式,然而城市土地寸土寸金,沿河地段有“河景”加持,地价更是昂贵,并且河道周边征地极为困难,参照图1,由于受河道两岸的建筑物影响,很多现有河道并不具备拓宽条件。因此“拓宽河道+清淤”这种方式很难落地,“城市看海”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缓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以提升城市河道的防洪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包括河道以及布置于城市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内的分洪通道,分洪通道的进口连通河道的上游,分洪通道的出口连通河道的下游。进一步的是:分洪通道进口底板的上表面高程高于分洪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包括河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城市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内的分洪通道(2),分洪通道(2)的进口连通河道(1)的上游,分洪通道(2)的出口连通河道(1)的下游。/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包括河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城市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内的分洪通道(2),分洪通道(2)的进口连通河道(1)的上游,分洪通道(2)的出口连通河道(1)的下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洪通道(2)进口底板的上表面高程高于分洪通道(2)出口底板的上表面高程,并且沿着分洪通道(2)的长度方向,分洪通道(2)的底板上表面整体呈斜坡状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洪通道(2)进口底板的上表面高程低于分洪通道(2)进口位置的河道(1)底面高程;分洪通道(2)出口底板的上表面高程高于分洪通道(2)出口位置的河道(1)底面高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洪通道(2)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分洪通道(2)的长度小于分洪通道(2)的进口位置与出口位置之间的河道(1)长度。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城市分洪的综合廊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城市公共用地的地下空间内布置有雨水仓和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丽娟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