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2285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与处理区,所述道路的两侧均设有透水路面,且透水路面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等距设有多组,所述透水路面的下方铺设有半圆柱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道路两侧设置含孔的透水路面,路面下侧20cm铺设躺着的半圆柱管道,管道均与排水井相连接,通过半圆柱管道雨水先进入雨水处理区,如果雨水过多处理不过来了,则进入雨水缓冲区,如果再满到一定程度,则用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区,雨水缓冲区的设置,方便以后不用手动关闭雨水与污水之间的阀门,且借用污水管道处理雨水是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有效的方式,雨水能够适当清洗污水管道,综上,无需重新建设排水管道,提高地表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形势下,我国许多城市频繁遭受城市内涝灾害,城市内涝已成为城市常见的严重的“城市病”之一,城市扩张使得陆表不透水面迅速增加,如:广场、建筑、道路上的水泥路面等,而城市扩张与地下管网发展速度的不匹配使之成为引发内涝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目前的城市内涝可归因于:(1)地表渗水性变差,(2)城市发展与地下排水管网发展速度不平衡。另外,现有城市区域结构基本固定,地下布满供水、供电、供气、供油等多种网络管道,加上各种因素导致的开挖、维修、加设管道等原因,使得地下的管网错综复杂且空间越来越有限,想要重新铺设排水管网来增加排水管道具有很大的难度且没有足够的空间,地下管网修复的最小成本则是依据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微小的更新与建设;现有井盖为有圆的和长方形的两种,第一种排水量太小,第二种长方形容易掉到下面去,两种井盖在内涝台风比较严重时,井盖容易掀翻或丢失,行人或车辆路过时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1)与处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的两侧均设有透水路面(2),且透水路面(2)上设有井盖(3),所述井盖(3)等距设有多组,所述透水路面(2)的下方铺设有半圆柱管道(4),且半圆柱管道(4)平躺放置,所述井盖(3)的下方设有排水井(5),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排水井(5)相连接,所述处理区包括雨水处理区(6)、雨水缓冲区(7)和污水处理区(8),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所述雨水处理区(6)相连通,所述雨水处理区(6)和雨水缓冲区(7)之间的上方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1)与处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的两侧均设有透水路面(2),且透水路面(2)上设有井盖(3),所述井盖(3)等距设有多组,所述透水路面(2)的下方铺设有半圆柱管道(4),且半圆柱管道(4)平躺放置,所述井盖(3)的下方设有排水井(5),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排水井(5)相连接,所述处理区包括雨水处理区(6)、雨水缓冲区(7)和污水处理区(8),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所述雨水处理区(6)相连通,所述雨水处理区(6)和雨水缓冲区(7)之间的上方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处理区(6)与雨水缓冲区(7)之间的连通处设有过滤网(9),所述雨水缓冲区(7)的一侧上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舒娱琴李汉杰吕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