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宇萱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17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罐体、阀门和伺服电机,所述罐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口,且出口的外侧安装有阀门,并且阀门的外侧固定焊接有防护罩,所述罐体的底部开设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涡旋弹簧,且连接轴通过涡旋弹簧与封闭盘相互连接,并且封闭盘以及料箱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一出料口。该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污水在排进罐体的同时会推动涡轮叶进行旋转,故安装环跟随涡轮叶进行旋转,安装环则通过驱动齿轮对封闭盘进行推动旋转,方便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进行对齐,有利于投放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回收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处理污水时,常用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作为水处理添加剂对污水进行处理,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易潮产生絮状结块,需利用电动搅拌机将药与污水搅拌均匀,从而使得粘附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絮凝,提升处理效果,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方便对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进行自动添加,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添加,费时费力,同时不好根据污水的处理情况进行加药;2、不能够在污水进行灌注的同时进行加药,导致混合絮凝处理不彻底,影响污水的回收效果,同时不方便对完成絮凝的水分以及絮凝物进行过滤处理。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污水回收处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不方便对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进行自动添加,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手动添加,费时费力,同时不好根据污水的处理情况进行加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阀门(3)和伺服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口(2),且出口(2)的外侧安装有阀门(3),并且阀门(3)的外侧固定焊接有防护罩(4),所述罐体(1)的底部开设有伺服电机(5),且伺服电机(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的外侧安装有滤板(7),且搅拌轴(6)上螺栓安装有搅拌杆(8),并且滤板(7)以及搅拌杆(8)均位于罐体(1)的内部,所述滤板(7)上设置有导流槽(9),且导流槽(9)的内侧开设有滤孔(10),所述罐体(1)的上方安装有进水斗(11),且进水斗(1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环(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自投料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阀门(3)和伺服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口(2),且出口(2)的外侧安装有阀门(3),并且阀门(3)的外侧固定焊接有防护罩(4),所述罐体(1)的底部开设有伺服电机(5),且伺服电机(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的外侧安装有滤板(7),且搅拌轴(6)上螺栓安装有搅拌杆(8),并且滤板(7)以及搅拌杆(8)均位于罐体(1)的内部,所述滤板(7)上设置有导流槽(9),且导流槽(9)的内侧开设有滤孔(10),所述罐体(1)的上方安装有进水斗(11),且进水斗(1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环(12),所述安装环(1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涡轮叶(13),且安装环(12)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的内侧嵌套有滚珠(15),且安装环(12)通过限位槽(14)以及滚珠(15)与罐体(1)相互连接,所述安装环(12)的外侧焊接有齿块(16),且安装环(12)的外侧设置有驱动齿轮(17),所述驱动齿轮(17)上固定安装有竖轴(18),且驱动齿轮(17)通过竖轴(18)与罐体(1)相互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7)的左侧设置有封闭盘(19),且封闭盘(19)的上方设置有料箱(20),并且料箱(20)固定安装于罐体(1)的上方,所述封闭盘(19)通过连接轴(21)与料箱(20)相互连接,且连接轴(21)位于料箱(20)的下方,所述连接轴(21)的外侧设置有涡旋弹簧(22),且连接轴(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宇萱
申请(专利权)人:罗宇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