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电桥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16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谐振电桥传感器。它适用于检测金属物表面覆盖的非金属层厚度。现有的用于同样目的的传感器,是采用振荡器激励谐振线圈工作的。这种形式的传感器易受空间电磁场和环境温度的影响,灵敏度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电桥原理,利用电桥的对称性,因而获得温度补偿能力和消除了空间电磁场的干扰,实用检测灵敏度高,耗电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实际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谐振电桥传感器。它适用于检测金属物表面覆盖的非金属层厚度。现有的用于同样目的的传感器,是采用振荡器激励谐振线圈工作的。如联帮德国专利(专利号2943504)的传感器,它用于检测涂漆车身的覆盖层厚度。传感器的探头接触探测表面,就能探知金属板至探头之间的距离,即漆层厚度。其原理是本来处于谐振状态的振幅由于厚度的差异引起不同的变化,变化程度反映漆层的均匀度。这种形式的传感器易受空间电磁场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使得检测灵敏度受到限制。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测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测试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以下的方式完成的谐振电桥传感器是由电容器C1、C2和电感器L1、L2组成。电桥内参数的微小变化将引起电桥输出的电压V0变化。决定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1和Q2与作用距离有关,当传感器检测面选在线圈L1端面上时,金属至电感器L1的距离小于电感L2的距离,结果Q1值下降高于Q2值,电桥的平衡被破坏,电桥输出V0不再是零从而达到了检测的目的,实现了本技术的任务。本技术的特点由于电桥的对称性可消除空间电磁场的干扰,因而测量结果可达到精确、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耗电少。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传感器原理图。图2是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图。参照图1,电容器C1电感器L1组成第一串联谐振回路,电容器C2电感器L2组成第二串联谐振回路。由这两个串联谐振回路组成谐振电桥。其激励电压Vi从电容器C1、C2连接点A和电感器L1、L2连接点B输入,其输出电压V0从第一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点C和第二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点D引出。在AB上加桥压Vf,电桥平衡时CD端输出电压V0为零或接近零。当金属靠近传感器探测面时,由于金属的锅流损耗或者说由于金属对谐振回路的阻尼,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值下降,谐振电压减少,变化量△V取决于金属的面积或直径、材料成份和金属探头探测面的距离,当金属尺寸和种类一定时,测量结果仅与探测距离即介质厚度有关。金属离探头越近,电桥输出越大。当探测面选在L1端面上时,电容器C2电感器L2便成为补偿桥臂,由于补偿桥臂的作用,传感器因而获得温度补偿和抗干扰能力,这是本技术区别于已有技术和获得一系列优点的根本原因。电感器电容器参数选择适当时使谐振回路的Q值较高。这些参数的微小变化将引起电桥输出较大电压,检测灵敏度较高时,电容器C1、C2和电感器L1、L2温度特性的一致性显得特别重要,只有一致性得到满足时电桥在非测量状态下才能保持平衡,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附图2是谐振电桥传感器内部结构图。A和B为罐形磁芯,C为屏蔽盒,罐形磁芯内有电感线圈L1和L2,电容器C1和C2固定在罐形磁芯旁边,屏蔽盒用非铁磁材料制成。为了便于与放大器连接,特别是灵敏度设计较高时,采用耦合变压器T,变压器T由初级线圈L3、次级线圈L4和磁路闭合的罐形磁芯组成。信号源产生交流电压加在初级线圈L3上,耦合到次级线圈L4然后加在电桥AB点。尽管电容器C1、C2取同一标称值,并经过温度试验,保证在给定的温度区间内相对误差很小。电感器L1、L2圈数相同,内阻一样,但事实上差别总是有的,电桥未经调整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严重的不平衡致使电桥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达到所需的平衡,在屏蔽盒表面适当部位加铜片和软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放在电感量较小的谐振线圈端面上。经过调整,使得两个谐振回路的Q值相等,谐振频率相同,于是电桥达到完全平衡。这种调整方法既简单又容易达到设计要求。专利技术人曾作过一个实施例。利用本技术的传感器就能定量地检测钢板上0.1cm至20cm的非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误差很小。采用这种传感器,还可以把输入的各种机械的物理量,如位移、振动、压力,温度等参数转换成电量输出。因此能满足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和控制等。利用本技术可制造重量小于100克的微型谐振电桥传感器大于1000克的高灵敏度精密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谐振线圈和谐振电容组成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两个串联谐振回路组成谐振电桥,第一谐振回路由电容器C↓〔1〕电感器L↓〔1〕组成,第二串联谐振回路由电容器C↓〔2〕电感器L↓〔2〕组成,其激励电压V↓〔i〕从电容器C↓〔1〕、C↓〔2〕连接点A和电感器L↓〔1〕、L↓〔2〕连接点B输入,其输出电压V↓〔o〕从第一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点C和第二串联回路连接点D引出,电容器C↓〔1〕、C↓〔2〕电感器L↓〔1〕、L↓〔2〕紧固在屏蔽盒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由谐振线圈和谐振电容组成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两个串联谐振回路组成谐振电桥,第一谐振回路由电容器C1电感器L1组成,第二串联谐振回路由电容器C2电感器L2组成,其激励电压Vi从电容器C1、C2连接点A和电感器L1、L2连接点B输入,其输出电压Vo从第一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点C和第二串联回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根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