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9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包括一端设有出口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有可相对容器本体活动的倒取调节结构,初始状态时,所述倒取调节结构设于容器本体内;作用倒取调节结构时,所述倒取调节结构相对容器本体活动使预先盛放在容器本体内的物体往出口方向流动,从出口流出。采用这种结构的容器,其作用倒取调节结构可以把容器本体内的物体不断上升,不用倾倒容器本体就可以获得全部的物体,而且可以轻松将容器本体底部的物体取干净,而且使用起来也安全可靠,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
本技术涉及容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场合需要我们对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全部取出和快速取出来使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填装在容器内腔中的物质存在难以全部取出或导出的问题,导致容器内腔中还残留有物质,造成人们使用不便及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容器内的物质呈粘稠时,导致物质与容器内腔粘黏在一起,导致人们难以将其从容器内腔中取出导出,因此造成诸多不便。为此,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现有容器存在问题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其作用倒取调节结构可以把容器本体内的液体或物体不断上升,不用倾倒容器本体就能便于获得全部的物体,而且可以轻松将容器本体底部的物体或液体取干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包括一端设有出液口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内设有可相对容器本体活动的倒取调节结构,初始状态时,所述倒取调节结构设于容器本体内;作用倒取调节结构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设有出液口(10)的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内设有可相对容器本体(1)活动的倒取调节结构(2),初始状态时,所述倒取调节结构(2)设于容器本体(1)内;作用倒取调节结构(2)时,所述倒取调节结构(2)相对容器本体(1)活动使预先盛放在容器本体(1)内的液体往出液口(10)方向流动,从出液口(10)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设有出液口(10)的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内设有可相对容器本体(1)活动的倒取调节结构(2),初始状态时,所述倒取调节结构(2)设于容器本体(1)内;作用倒取调节结构(2)时,所述倒取调节结构(2)相对容器本体(1)活动使预先盛放在容器本体(1)内的液体往出液口(10)方向流动,从出液口(10)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取调节结构(2)包括固定杆(21)和活动塞(22),所述固定杆(21)可转动设于容器本体(1)内,所述固定杆(21)一端与容器本体(1)的底壁转动连接并突出或露出容器本体(1)的底壁以供用户驱动,另一端往出液口(10)方向延伸,所述活动塞(22)设于固定杆(21)上,所述活动塞(22)可随固定杆(21)转动而向上或向下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取调节结构(2)包括固定杆(21)和活动塞(22),所述固定杆(21)可转动设于容器本体(1)内,所述固定杆(21)一端与容器本体(1)的底壁转动连接并突出或露出容器本体(1)的底壁以供用户驱动,另一端往出液口(10)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杆(21)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211),所述活动塞(22)设于固定杆(21)上,所述活动塞(22)上设有与外螺纹(211)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活动塞(22)可随固定杆(21)转动而向上或向下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活塞式倒取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取调节结构(2)包括固定杆(21)和活动塞(22),所述固定杆(21)可转动设于容器本体(1)内,所述固定杆(21)一端与容器本体(1)的底壁转动连接并突出或露出容器本体(1)的底壁以供用户驱动,另一端往出液口(10)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杆(21)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211),所述活动塞(22)上设有往上或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