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开度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98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闸门或液压油缸配套使用,用来测量闸门开度和液压油缸行程的外置式开度仪。包括有壳体和安设在壳体内的卷筒,卷筒一侧与盘簧轮固联,盘簧轮通过恒力弹簧与卷簧轮配置连接,卷筒外周固联并缠绕绳索,其不同之处在于支承卷筒的主轴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直接与编码器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卷筒通过主轴直接将转动的角位移传递给编码器,使测量更加精确、可靠。2.独有的断绳保护装置,可在发生异常的断绳事故时对设备进行自动保护。3.采用自动排绳机构,克服了钢丝绳乱绳现象,使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4.单向止动机构的设置使安装、检修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新型涉及一种与闸门或液压油缸配套使用,用来测量闸门开度和液压油缸行程的外置式开度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外置式开度仪开度测量是通过组合测轮来实现,测量轮为中间过轮,旋转编码器与测量轮同轴联结,钢丝绳缠绕在储绳轮上,钢丝绳绕过测量轮和压轮固定在闸门或油缸活塞杆上,闸门或油缸活塞杆运动带动钢丝绳运动,钢丝绳通过摩擦力带动测量轮和编码器转动,编码器将测量轮的角位移量转换成对应的数字(脉冲)量,经解算后得出对应闸门的开度和油缸的行程。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通过摩擦力带动测量轮和编码器转动,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和测量误差;2、通过压轮将钢丝绳压在测量轮上以增加摩擦力,结构复杂,防打滑效果差;3、无故障保护机构,一旦出现钢丝绳断绳,整个仪器将严重损坏;4、由于需要现场调整压轮,安装和维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靠性强、测量精度高、安装方便的外置式开度仪。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壳体9和安设在壳体内的卷筒8,卷筒一侧与盘簧轮4固联,盘簧轮通过恒力弹簧16与卷簧轮15配置连接,卷筒外周固联并缠绕绳索,其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式开度仪,包括有壳体(9)和安设在壳体内的卷筒(8),卷筒一侧与盘簧轮(4)固联,盘簧轮通过恒力弹簧(16)与卷簧轮(15)配置连接,卷筒外周固联并缠绕绳索,其特征在于支承卷筒的主轴(7)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直接与编码器(11)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国陈宏利林金华余启河张耀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之洋光电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