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89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属于工程机械配件技术领域,包括轮体、主轴以及位于主轴两端的轴套和外盖,所述外盖与轮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外盖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环、活动套和滑块,所述滑块至少设置有两个,并相对设置并贯穿主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其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外滑出主轴,并使推动活动套朝向密封环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密封环受压变形膨胀,以将主轴与外盖之间的间隙封堵,其改变了传统密封环套在主轴上,容易因外盖与主轴的多次拆装使其损坏而导致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也提高了密封环的使用寿命和封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支重轮
本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属于工程机械配件

技术介绍
支重轮是挖掘机、推土机等履带底盘中四轮一带中的一种,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挖掘机、推土机的重量,让履带沿着轮子前进。支重轮采用在内部加注润滑油,以满足其正常的工作需要,并保证其使用寿命。这就要求支重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能出现漏油现象。因此支重轮通常设置浮动油封,但是当支重轮内部清洁度下降,内部润滑油混有杂质,不仅会加剧内部构件的相对磨损,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浮动油封损坏,继而因漏油发展成支重轮的最终失效故障。目前,国内支重轮的漏油现象发生频率高,已经成为故障失效的最大原因。公告号为CN20207191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支重轮,涉及工程机械,该支重轮总成包括支重轮体、支重轮轴、双金属轴套、左右轴座、O型密封圈、固定销、浮动密封组件、油塞,支重轮体两端和左右轴座之间的型腔为浮封室,每个浮封室内装配一组浮动密封组件,结构优化改造后浮封室和浮动密封组件的结合,构成高密封性能的密封机构。上述专利通过优化浮封室和浮封组件,使得轴座和轮体之间的密封性得到提升,配合支重轮轴上的O型密封圈,能够避免发生漏油的情况,但由于O型密封圈是套在支重轮轴上设置有的环形槽中,其外径是大于轴座的内孔直径,在装配轴座时,轴座会沿着支重轮轴的轴向滑动挤压O型密封圈,容易使得O型密封圈出现破损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以及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O型密封圈密封性也十分有限,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则需要增大O型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如此一来就会增加左右轴座的安装难度,同时也会加速O型密封圈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支重轮轴上的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不佳、使用寿命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型支重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包括轮体、主轴以及位于主轴两端的轴套和外盖,所述外盖与轮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外盖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环、活动套和滑块,所述滑块至少设置有两个,并相对设置并贯穿主轴,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滑块推出主轴的推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块,其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外滑出主轴,并使推动活动套朝向密封环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密封环受压变形膨胀,以将主轴与外盖之间的间隙封堵,由于密封环密封性是利用活动套移动所产生压力而达到的,其改变了传统密封环套在主轴上,容易因外盖与主轴的多次拆装使其损坏而导致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也提高了密封环的使用寿命和封油效果。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位于主轴中心的楔紧柱,所述楔紧柱的一端具有与滑块配合的锥面,其另一端为圆柱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紧柱上具有锥面,其与滑块的一端配合,当楔紧柱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其会在滑块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移以使滑块运动。优选的,所述楔紧柱上设置有用于拆装楔紧柱的工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工艺孔,其可以方便楔紧柱的拆卸和装配。优选的,所述楔紧柱与主轴的内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工艺孔为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紧柱与主轴过渡配合,通过敲击楔紧柱使得其与滑块的配合面发生变化,从而使滑块滑出主轴,而螺纹孔则是为了插入螺栓拔出楔紧柱。优选的,所述楔紧柱与主轴的内孔采用螺纹配合,所述工艺孔为六角形盲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紧柱与主轴螺纹配合,通过六角扳手插入六角形盲孔中并旋钮楔紧柱,从而使得楔紧柱与滑块配合面发生变化,以使滑块滑出主轴。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活动套的一侧通过第一斜面配合,所述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二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斜面,其可以使得活动套顺利的朝密封环移动,而第二斜面可以减少滑块的端头宽度,以便于滑块顺利的插入外盖中。优选的,所述外盖的内孔上设置有抵紧槽,且其对应滑块的位置设置有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紧槽,当滑块被楔紧柱推入至抵紧槽后,其可以限制外盖向外脱出主轴,而通孔能够在拆卸外盖时,将滑块反向敲回主轴中。优选的,所述滑块包括滑动体以及包覆在滑动体外侧的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可以为滑动体与活动套提供弹性预紧力,避免密封环出现过挤压损坏的情况。优选的,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密封环的截面为矩形,且其厚度大于定位台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台,利用活动套移动时压住密封环以使其能够有足够的形变空间,从而将外盖与主轴之间的间隙封堵。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浮封环和浮封胶圈,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滑块错位分布的导油孔,所述导油孔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密封结构处,所述导油孔内设置有螺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油孔,可以对支重轮注入润滑油,并利用螺塞将导油孔堵住,以避免润滑油外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滑块,其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向外滑出主轴,并使推动活动套朝向密封环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密封环受压变形膨胀,以将主轴与外盖之间的间隙封堵,由于密封环密封性是利用活动套移动所产生压力而达到的,其改变了传统密封环套在主轴上,容易因外盖与主轴的多次拆装使其损坏而导致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也提高了密封环的使用寿命和封油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型支重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型支重轮的侧视截面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楔紧柱;2、轮体;3、主轴;4、轴套;5、外盖;6、滑块;7、工艺孔;8、定位台;9、第一密封结构;10、活动套;11、通孔;12、螺塞;13、橡胶套;14、滑动体;15、密封环;16、第一斜面;17、第二斜面;18、抵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包括轮体2、主轴3、轴套4和外盖5,其中轴套4和外盖5设置有两个,轴套4位于轮体2的内侧并套在主轴3的外侧,外盖5套在主轴3的外侧安装在轮体2的侧面,同时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9,第一密封结构9主要由浮封环和浮封胶圈构成,外盖5上设置有导油孔,其一端延伸至浮封环处,将润滑油从导油孔注入,并通过螺塞12将导油孔堵住,配合浮封胶圈可避免润滑油外泄,而外盖5和主轴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主要由滑块6、活动套10和密封环15构成,其中滑块6是位于主轴3上的,并可贯穿伸出主轴3,主轴3的中心设置有推动机构,其具体是一个楔紧柱1,楔紧柱1具有一个与滑块6配合锥面,其另一端为圆柱面,当楔紧柱1插入至主轴3的内侧时,由于锥面各个位置的直径不一致,使得滑块6与锥面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包括轮体(2)、主轴(3)以及位于主轴(3)两端的轴套(4)和外盖(5),所述外盖(5)与轮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5)与主轴(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环(15)、活动套(10)和滑块(6),所述滑块(6)至少设置有两个,并相对设置并贯穿主轴(3),所述主轴(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滑块(6)推出主轴(3)的推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包括轮体(2)、主轴(3)以及位于主轴(3)两端的轴套(4)和外盖(5),所述外盖(5)与轮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5)与主轴(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环(15)、活动套(10)和滑块(6),所述滑块(6)至少设置有两个,并相对设置并贯穿主轴(3),所述主轴(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滑块(6)推出主轴(3)的推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位于主轴(3)中心的楔紧柱(1),所述楔紧柱(1)的一端具有与滑块(6)配合的锥面,其另一端为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紧柱(1)上设置有用于拆卸楔紧柱(1)的工艺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紧柱(1)与主轴(3)的内孔采用过渡配合,所述工艺孔(7)为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紧柱(1)与主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勇林连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航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