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俊英专利>正文

电子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75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表锁,它包括锁体、锁盖,其特征是:在锁体内组装RFID模块,在锁体上设置螺纹孔,位于螺纹孔的横向开有锁表钢线穿孔,在锁体的螺纹孔上拧装锁紧旋棒,锁紧旋棒前部设有易折沟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仪表盖的锁住装置,特别是一种能防止私自拆卸和盗表、并能标识和识读度量仪表信息的电子表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锁体、锁盖,其特征是在锁体内组装RFID模块,锁体上设置螺纹孔,位于螺纹孔的横向开有锁表钢线穿孔,在锁体的螺纹孔上拧装锁紧旋棒,锁紧旋棒前部设有易折沟槽。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将表锁功能和电子标签(RFID射频识别技术)集于一体,既能将度量仪表的关键部位锁住,完全杜绝私自拆卸和盗表现象,同时能与抄表员手中的抄表机的读写器组成一个智能系统,标识仪表,一表一码,一一对应,自动采集数据并进行处理后,通过RS232接口将其自动传输到电脑中,实现对度量仪表的现代化管理和定期普查,在本技术的电子标签内写入度量仪表的基本信息(如表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生产厂商、规格、及安装地点等),抄表员、检查人员可随时读取该表的信息。2、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自动传输,减少手工录入大量数据和繁锁的运算过程,从而了降低抄表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通过对电子标签ID码的识别,实现对抄表员的管理,使之必须到仪表的安装现场抄表,避免因估数给企业带来损失。3、比铅封结构美观耐用。工作原理对度量仪表盖进行锁封时,将锁表钢线5的两端穿过锁表钢线穿孔4,旋进锁紧旋棒7,紧紧顶住而锁死锁表钢线5,继续拧动锁紧旋棒7直至从前部的易折沟槽8处断开。在日常使用时,当抄表员的抄表机接近本技术一定距离时,抄表机的读写器发出射频脉冲整流并给电容充电,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经稳压作为工作电压,本技术的RFID模块数据解调部分从接收到的射频脉冲中解调出数据并送到控制逻辑,控制逻辑接受指令完成存储,发送数据或其它操作。抄表机的读写器存储电子标签的ID号及其它数据,从而完成了识读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表锁,它包括锁体、锁盖,其特征是在锁体内组装RFID模块,在锁体上设置螺纹孔,位于螺纹孔的横向开有锁表钢线穿孔,在锁体的螺纹孔上拧装锁紧旋棒,锁紧旋棒前部设有易折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表锁,其特征是锁体上开有长孔,在长孔内固定嵌装金属内螺套。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表锁,它主要解决目前安装在用户内的水、电、煤气等度量表具,其表封的结构和方式存在不能完全杜绝私自拆卸和盗表现象以及抄表员笔录数据,劳动量大并计算繁琐等问题,本技术包括锁体、锁盖,其特征是在锁体内组装RFID模块,在锁体上设置螺纹孔,位于螺纹孔的横向开有锁表钢线穿孔,在锁体的螺纹孔上拧装锁紧旋棒,锁紧旋棒前部设有易折沟槽。优点是既能将度量仪表的关键部位锁住,完全杜绝私自拆卸和盗表现象,同时能与抄表员的抄表机组成一个智能系统,实现对度量仪表的现代化管理和定期普查,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自动传输,从而了降低抄表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档编号G01D11/26GK2575613SQ0228081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朱俊英, 孙艳霞 申请人:朱俊英, 孙艳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英孙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朱俊英孙艳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