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治疗系统以及治疗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64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3
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治疗系统以及治疗方法,其中治疗装置包括用于穿刺进入心肌以释放治疗物的治疗针。所述治疗针包括针体(5a),针体(5a)内部带有治疗物输送腔,针体(5a)端部为可刺入心肌以及引导针体(5a)在心肌内穿行的针头(5b),该针头(5a)具有与治疗物输送腔连通的治疗物输出口。治疗装置采用微创的方式进入心肌内向病灶附近释放治疗物,改善心肌功能或活性,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治疗系统以及治疗方法
本申请涉及心脏病的治疗,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治疗系统以及治疗方法。
技术介绍
心肌修复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搏出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临床中左心衰竭最为常见,随着病情发展,左心室壁的病灶部位发生纤维化或萎缩失,逐渐去弹性。针对心肌修复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患者受心衰的影响一般也难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创治疗心肌修复的装置,能够以穿刺的方式进入心肌内并释放治疗物。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包括用于穿刺进入心肌以释放治疗物的治疗针。本申请中治疗针可以采用微创的方式进入心肌内向病灶附近释放治疗物,改善心肌功能或活性,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针包括针体,针体内部带有治疗物输送腔,针体远端为可刺入心肌以及引导针体在心肌内穿行的针头,该针头具有与治疗物输送腔连通的治疗物输出口。针体内带有治疗物输送腔,即空心结构,针体整体上呈管状,但并严格要求是圆管,其截面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但外周一般具有光滑的边缘,防止划伤组织。针头与针体之间可以是一体或分体结构,优选一体结构,治疗物输送腔延伸至针头远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的疗物输出口。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治疗物输送腔等径向远端延伸直至治疗物输出口。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针体以及针头的总长度至少可由体外延伸至心室游离壁。由于本申请的治疗针经由肋间进入胸腔,再进入心肌尤其是心室游离壁部位进行治疗物的而释放,因此治疗针的长度(针体以及针头的总长度)也有相应的要求。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针体以及针头的总长度至少可由体外经心尖延伸至心室游离壁。治疗针优选经由心尖进入心室游离壁,因此治疗针的长度也应与之相应。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针体以及针头的总长度为12至20cm。一定范围内的长度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也可以避免治疗针过长带来的操作和调整不便。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针根据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每个工作状态下,针头所处的位置为治疗位置。针头应理解为针体邻近远端的一段,治疗物输出口即可处在针头轴向的端部,也可以设置在径向的侧壁,即大致沿径向输出治疗物,两种方式也可以结合使用。治疗位置即对应针头所处的位置也与体内病灶部位相应,治疗位置并不局限于一点,可以一定范围的区域,这与治疗物输出口的排布也有关系,当治疗物输出口为开设在轴向的端部或侧壁的一个通孔时,心肌的治疗位置即处在治疗物输出口周边区域,当治疗物输出口设置在针体侧壁且沿轴向排布有多个时,心肌同时接纳治疗物的部位可能也稍大,此时相对心肌而言,治疗位置可整体看待。不同的工作状态对应了治疗针不同的相对位置以及三维空间上姿态,相对位置以及姿态的改变既可以通过手工控制也可以采用辅助治疗针工作的外围设备,也可以在治疗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附加改进的部件。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状态至少包括进入心室游离壁后的初始工作状态,初始工作状态下,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内。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初始工作状态下,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内且处在房室沟与心尖的中点上缘。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治疗针的初始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初始工作状态,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的前壁内;或第二初始工作状态,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的侧壁内;或第三初始工作状态,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的后壁内。所述针头具有刺入体表、穿过心外膜继而刺进心肌,并在一个或多个治疗位置间移动的穿刺路径,穿刺路径为一条或多条,各穿刺路径始终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之间的心肌中。所述针头穿过心外膜的位置为穿刺进入位,所述一条或多条穿刺路径经由同一穿刺进入位延伸。所述穿刺进入位应理解为针头已经进入体内并与心肌外膜接触时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穿刺进入心肌。心肌主要包括室间隔以及心室游离壁部位,针头一旦经由穿刺进入位刺破心外膜进入心肌后,在移动过程中就不再撤心外膜,当然也避免刺穿心内膜。即使在切换穿刺路径时,针头部位也始终处在心内膜和心外膜之间的心肌中。除非改变穿刺进入位,即治疗针从另外位置穿刺进入心肌,在切换时才需将治疗针完全撤出心肌以及心外膜。可选的,治疗针的各初始工作状态,针头分别对应其中一条穿刺路径的第一个治疗位置,在同一穿刺路径中,相对于第一个治疗位置,其余的各治疗位置依次逐渐邻近穿刺进入位。例如从心尖处至心室游离壁的侧壁之间为一条穿刺路径,该穿刺路径的第一个治疗位置最远离心尖,大致位于房室沟与心尖的中点上缘,该穿刺路径的其余各治疗位置依次逐渐邻近心尖。同理在心室游离壁的前壁、心室游离壁的后壁均分别设置一条或多条穿刺路径,不同的穿刺路径既可以经由同一穿刺进入位延伸,也可以是经由不同的穿刺进入位延伸。经由同一穿刺进入位延伸的多个穿刺路径上,针头在完成其中一穿刺路径上所有治疗位置的移动后并不撤出心肌,而是调整角度之间沿另一穿刺路径进一步伸入,直至到达另一穿刺路径的第一个治疗位置,即治疗针处在另一初始工作状态。所述穿刺进入位理解为针头的位置,由于该状态下针头与心外膜接触,因此也对应了心脏的位置。与所述穿刺进入位相应的心脏位置为:心尖;或,心室游离壁的前壁;或,心室游离壁的后壁;或,心室游离壁的侧壁;或,室间隔。针对同一穿刺进入位的穿刺路径,可从穿刺进入位起,向具有心肌组织的方向延伸。即至少需要在心肌内延伸。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位置为一组或多组且均处在心室游离壁,各组之间沿心脏长轴依次排布。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同组内的治疗位置为一个或多个且绕心脏长轴依次排布。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穿刺路路径上的治疗位置属于同一组或分布在不同组。可选的,穿刺进入位与同处一条穿刺路径上的治疗位置之间的连线沿心脏长轴方向延伸。可选的,穿刺进入位与同处一条穿刺路径上的治疗位置之间的连线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与心脏长轴垂直。可选的,穿刺进入位与同处一条穿刺路径上的治疗位置之间的连线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相对心脏长轴倾斜延伸。可选的,同一穿刺路径上的治疗位置为一个或多个。作为优选,其中一穿刺路径沿室间隔延伸。例如穿刺进入位与该穿刺路径上第一个治疗位置均在室间隔处,且穿刺进入位处在前侧,而第一个治疗位置处在后侧,那么该穿刺路径大致是在室间隔内延伸,但并不严格要求沿直线延伸,途中也可根据需要有相应的转折。可选的,在针体内活动穿设有牵引丝,牵引丝远端连接针头部位,牵引丝近端延伸出针体作为拉动针头改变朝向的施力端。牵引丝远端位于针体内部,可直接与针头部位连接或通过连接件间接连接。可选的,所述针头包括尖端,该尖端与针体其他部位采用螺纹或焊接方式固定,尖端与针体相对接的部位带有安装槽,该安装槽与针体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治疗针,从心外膜将所述治疗针刺入进入心肌内且不穿过心内膜,并经所述治疗针注射用于心肌修复的治疗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CN 2018102864707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治疗针,从心外膜将所述治疗针刺入进入心肌内且不穿过心内膜,并经所述治疗针注射用于心肌修复的治疗物。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肌为心房游离壁、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刺穿体表皮,经心外膜进入心肌内。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沿心室短轴方向或与心室短轴呈锐角方向,从心外膜进入心肌内。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沿心室长轴方向或与心室长轴呈锐角方向,从心外膜进入心肌内。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从心室短轴方向,由体表、经心外膜,进入心室游离壁,并沿与治疗针运动相应的穿刺路径,注入一处或多处用于心肌修复的治疗物。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沿室间隔短轴方向,经体表、心外膜,从室间隔内穿过,进入后心室游离壁,并沿与治疗针运动相应的穿刺路径,注入一处或多处用于心肌修复的治疗物。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经体表、心外膜,从心尖处,沿心室游离壁内穿行,并沿与治疗针运动相应的穿刺路径,注入一处或多处用于心肌修复的治疗物。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治疗针的针头由穿刺进入位沿穿刺路径进入心室游离壁内。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穿刺进入位相应的心脏位置为以下的一个或多个:
心尖;
心室游离壁的前壁;
心室游离壁的后壁;
心室游离壁的侧壁;
室间隔。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针头由体表经肋骨间、再经穿刺进入位由心外膜穿刺进入心室游离壁内。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治疗时,按照治疗针的针头部位运动轨迹,具有一条或多条穿刺路径,每一穿刺路径上,治疗针的针头对应有一个或多个治疗位置,且在每一治疗位置上释放治疗物。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穿刺路径上,针头对应多个治疗位置,首先在第一治疗位置注射治疗物,然后将治疗针依次撤退预定距离,逐个在其余治疗位置注射治疗物。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一治疗位置注射相应剂量的治疗物后,保持3-6秒若患者状态平稳,沿穿刺路径退针或进针0.5~2.0cm,针头到达下一治疗位置,以相应剂量注射治疗物,不同治疗位置的治疗物剂量相同或不同。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穿刺路径下,首个治疗位置处在房室沟与心尖中点上缘。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同一穿刺进入位,在切换穿刺路径时,治疗针未退出心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治疗针的穿刺过程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像设备为超声仪器,在多维的超声引导下,对心脏长轴切面和短轴切面交叉扫查,使用超声引导线进行穿刺路径定位。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一引导装置将治疗针进行穿刺前定位,引导装置与超声探头配合,引导治疗针沿超声引导线穿刺。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超声心动图,判断心室心功能情况及心肌功能。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心脏核磁,明确心功能情况及心肌功能。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治疗针的穿刺过程中,同步进行心电监测。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术前超声造影。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为多根,所述多根治疗针在启动注射装置进行治疗之前可被同时或先后穿刺进入心肌。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术前检查、制定手术方案。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定手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医学影像图像进行心脏分割和三维建模以获得心脏模型;
根据心脏模型确认穿刺进入位和冠脉血管分布情况,制定治疗针的穿刺路径;以及根据室壁的厚度选择治疗针的型号。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一根活检针穿刺进行心肌活检,再用所述治疗针进行治疗,或用所述治疗针穿刺直接进行心肌活检,再进行治疗。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通过治疗针注入一种或多种辅助治疗药物。


一种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刺进入心肌以释放治疗物的治疗针。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包括针体,针体内部带有治疗物输送腔,针体远端为可刺入心肌以及引导针体在心肌内穿行的针头,该针头具有与治疗物输送腔连通的治疗物输出口。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以及针头的总长度至少可由体外延伸至心室游离壁。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以及针头的总长度至少可由体外经心尖延伸至心室游离壁。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以及针头的总长度为12至20cm。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针根据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同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作状态,每个工作状态下,针头所处的位置为治疗位置。


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具有刺入体表、穿过心外膜继而刺进心肌,并在一个或多个治疗位置间移动的穿刺路径,穿刺路径为一条或多条,各穿刺路径始终位于心内膜和心外膜之间的心肌中。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所述针头穿过心外膜的位置为穿刺进入位,所述一条或多条穿刺路径经由同一穿刺进入位延伸。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至少包括所述治疗针进入心室游离壁后的初始工作状态,初始工作状态下,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内。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工作状态下,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内且处在房室沟与心尖的中点上缘。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治疗针的初始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初始工作状态,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的前壁内;或第二初始工作状态,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的侧壁内;或第三初始工作状态,针头位于心室游离壁的后壁内。


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治疗针的各初始工作状态,针头分别对应其中一条穿刺路径的第一个治疗位置。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穿刺路径中,相对于第一个治疗位置,其余的各治疗位置依次逐渐邻近穿刺进入位。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穿刺进入位相应的心脏位置为:
心尖;
或,心室游离壁的前壁;
或,心室游离壁的后壁;
或,心室游离壁的侧壁;
或,室间隔。


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位置为一组或多组且均处在心室游离壁内,各组之间沿心脏长轴依次排布。


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同组内的治疗位置为一个或多个且绕心脏长轴依次排布。


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心肌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穿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訾振军邵南胡晶晶刘丽文曾小桐郑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