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63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其包括相对两侧设有活动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的相对两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内沿竖直方向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相对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底座内的相对两侧,所述丝杆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本体的一端沿竖直向下伸出底座,所述套筒伸出底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运作过程中整体保持稳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有许多的房屋都在拔地而起,在建房屋时都需要用到混凝土,而在混凝土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而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工作时振动较大,因此混凝土搅拌机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本体和安装在本体底部相对两侧的活动轮,工作时活动轮位于地面。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混凝土搅拌机在工作时活动轮时与地面接触的,因此在混凝土搅拌机在运作过程中会发生移动,从而不能保证混凝土搅拌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其具有运作过程中稳定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相对两侧设有活动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的相对两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内沿竖直方向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可转动安装在底座内,所述丝杆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本体的一端沿竖直向下伸出底座,所述套筒伸出底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从而使得套筒能沿竖直方向移动,即达到位于本体底部的两侧的支撑板将本体支撑起,从而使得设在本体两侧的活动轮离地,即在本体进行运作的过程中不会由于活动轮发生滚动而使本体运作不稳定,并能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两丝杆之间的转轴,所述转轴的相对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底座,所述转轴与所述丝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轴间隔套接有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一侧的所述丝杆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驱动轮相对应的第一从动轮、另一侧的所述丝杆固定套接有与第二驱动轮相对应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进行传动,所述第二驱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件进行传动;所述转轴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从动件与第二从动件传递转轴提供的动能,分别驱动两根丝杆进行转动,从而达到了驱动支撑板进行沿竖直方向的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底座内,第一锥齿轮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二锥齿轮套接在转轴,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相互配合,从而可达到将第一电机固定且平躺在底座的表面,减少了第一电机所占据的空间,也降低了升降装置整体的高度,从而使得整体变得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伸出底座形成通孔,所述通孔安装有耐磨环,所述套筒与耐磨环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耐磨环的目的是为了能保证在套筒在通孔内滑动时更加顺畅,减少套筒与通孔侧壁之间的磨损,保证了套筒和底座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远离底座的一侧均匀设有插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应用混凝土搅拌机的施工场所一般为土质地面,通过设置有插锥从而能在支撑座与地面接触使能使得插锥插入地里,增大抓地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一端铰接在开口处边缘一侧、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开口处边缘另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活动门,当升降装置需要维修等处理时,将活动门打开,从而方便与底座内进行维修、润滑等处理,从而保证了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沿边缘设有与活动门相适配的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槽底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活动门靠近承接槽的槽底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磁吸件相适配的第二磁吸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达到了使活动门将开口进行封闭,防止灰尘进入到底座内,避免影响传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门远离所述第二磁吸件的一侧设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把手的目的是为了能方便将活动门打开,提高便利。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从而使得套筒能沿竖直方向移动,即达到位于本体底部的两侧的支撑板将本体支撑起,从而使得设在本体两侧的活动轮离地,即在本体进行运作的过程中不会由于活动轮发生滚动而使本体运作不稳定,并能提高本体的工作效率;2.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相互配合,从而可达到将第一电机固定且平躺在底座的表面,减少了第一电机所占据的空间,也降低了升降装置整体的高度,从而使得整体变得更加稳定;3.通过设置有耐磨环从而能保证在套筒在通孔内滑动时更加顺畅,减少套筒与通孔侧壁之间的磨损,保证了套筒和底座的使用寿命;4.通过设置有活动门,当升降装置需要维修等处理时,拉动把手将活动门打开,从而方便与底座内进行维修、润滑等处理,从而保证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活动门开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升降装置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升降装置剖视图。图中,1、底座;11、通孔;111、耐磨环;12、开口;121、承接槽;122、第一磁吸件;13、活动门;131、第二磁吸件;132、把手;2、丝杆;3、套筒;4、支撑板;41、插锥;5、驱动组件;51、转轴;511、第二锥齿轮;52、第一驱动轮;53、第二驱动轮;54、第一从动轮;55、第二从动轮;56、第一传动件;57、第二传动件;58、第一电机;581、第一锥齿轮;59、第二电机;101、本体;102、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本体101,本体101的相对两侧设有活动轮,从而方便对本体101进行搬运;本体101底部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底座1,底座1内设有安装腔,底座1朝外的侧壁设有开口12,开口12与安装腔连通,开口12处沿边缘设有承接槽121,承接槽121的槽底设有第一磁吸件122,开口12处设有活动门13,活动门13的一侧铰接在开口12边缘的一侧、另一侧设有与第一磁吸件122相适配的第二磁吸件131,活动门13远离承接槽121的槽底一侧设有把手132,从而达到了对活动门13进行关闭和开启,进而能看到安装腔内部情况。如图3所示,安装腔内沿本体101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间隔设有两根丝杆2,丝杆2的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底座1、另一端套接有套筒3,套筒3与丝杆2进行螺纹配合,套筒3远离本体101的一端沿竖直向下延伸出底座1,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相对两侧设有活动轮的本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1)的底部的相对两侧设有升降装置(102),所述升降装置(102)包括固定在本体(101)底部的底座(1),所述底座(1)内沿竖直方向设有丝杆(2),所述丝杆(2)可转动安装在底座(1)内,所述丝杆(2)套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远离本体(101)的一端沿竖直向下伸出底座(1),所述套筒(3)伸出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底座(1)内设有驱动丝杆(2)转动的驱动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包括相对两侧设有活动轮的本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1)的底部的相对两侧设有升降装置(102),所述升降装置(102)包括固定在本体(101)底部的底座(1),所述底座(1)内沿竖直方向设有丝杆(2),所述丝杆(2)可转动安装在底座(1)内,所述丝杆(2)套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远离本体(101)的一端沿竖直向下伸出底座(1),所述套筒(3)伸出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底座(1)内设有驱动丝杆(2)转动的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设在两丝杆(2)之间的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相对两端可转动安装在底座(1),所述转轴(51)与所述丝杆(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转轴(51)间隔套接有第一驱动轮(52)和第二驱动轮(53),一侧的所述丝杆(2)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驱动轮(52)相对应的第一从动轮(54)、另一侧的所述丝杆(2)固定套接有与第二驱动轮(53)相对应的第二从动轮(55),所述第一驱动轮(52)与第一从动轮(54)之间通过第一传动件(56)进行传动,所述第二驱动轮(53)与第二从动轮(55)之间通过第二传动件(57)进行传动;所述转轴(51)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作稳定的混凝土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58)、第一锥齿轮(581)和第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志达商品混凝土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